极片带上料机构、制片输送装置及电池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65292发布日期:2023-10-26 23:10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极片带上料机构、制片输送装置及电池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极片带上料机构、制片输送装置及电池生产线。


背景技术:

1、叠片是目前主流的电池生产的工艺之一,叠片工艺分为z叠、层叠、热复合等工艺,在数量上又可划分为单叠和多片叠。但叠片机的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将已制成的负极片、隔膜和正极片依次叠置,从而形成初步的电芯。因此,在叠片前需要将极片带切割形成单独的正极片或者是负极片。然而传统叠片机由于工序较多,从制片完成后需经皮带-搬运-纠偏-叠片等工序,极片带在输送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起拱、褶皱,影响生产出的电芯质量,甚至造成电芯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片带上料机构、制片输送装置及电池生产线,以解决极片带在输送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起拱、褶皱,影响极片生产质量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片带上料机构,包括:料带驱动结构;抚平输送结构,设置于所述料带驱动结构的下游,所述抚平输送结构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料带驱动结构适于将料带输送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抚平输送结构设置有风嘴,所述风嘴对应所述抚平输送结构的上下两侧设置并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风嘴能够向所述容纳腔内的料带提供朝向料带输送方向的正压。

3、有益效果:在料带驱动结构驱动料带向前输送过程中,通过抚平输送结构设置有风嘴向料带提供正压,从而对料带施加朝向料带输送方向的抚平力,使料带保持平整,保证极片的生产质量;同时,正压气流能够对料带的表面进行除尘,提高料带的洁净度。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嘴为开设于所述抚平输送结构内的斜向孔。

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抚平输送结构包括下托盘和上盖板,所述上盖板间隔设置于所述下托盘的上方,所述下托盘和所述上盖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斜向孔包括开设于所述下托盘上的下斜孔以及开设于所述上盖板上的上斜孔。

6、有益效果:利用下斜孔和上斜孔向料带提供正压,使料带悬浮于下托盘和上盖板之间,避免料带在输送过程中与下托盘和/或上盖板接触摩擦,从而避免料带摩擦损伤。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斜孔连通设置有正负压发生结构。

8、有益效果:通过将下斜孔连通正负压发生结构,使下斜孔不仅可向容纳腔提供正压,也可向容纳腔提供负压,在下斜孔向容纳腔提供负压时,能够对料带进行吸附,固定料带位置,因此,下斜孔集成了对料带的抚平功能以及对料带的固定功能,简化了下托盘的整体结构。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斜孔连通设置有正压发生结构。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片带上料机构还包括检测控制单元,所述检测控制单元与所述正压发生结构电性连接。

11、有益效果:利用检测控制单元对料带在容纳腔内的输送状态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正压发生结构的流量和压力,从而对下斜孔向容纳腔提供的气流的流量和压力进行调整,实现料带输送状态的调节。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托盘上还开设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贯穿所述下托盘的上表面并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设置,所述吸附孔连通设置有负压发生结构。

13、有益效果:将下斜孔连通正压发生结构,从而利用下斜孔向料带提供正压,实现料带抚平功能;将吸附孔连通负压发生结构,从而利用吸附孔向料带提供负压,实现料带固定功能;因此,使下托盘能够快速地在两个功能之间转换,提高生产效率。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孔垂直于所述下托盘。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片带上料机构还包括集气罩,所述集气罩设置于所述抚平输送结构背离所述料带驱动结构的一侧,所述集气罩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设置并适于向所述容纳腔提供负压。

16、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集气罩向容纳腔提供负压,能够向料带进一步提供朝向料带输送方向的拉力,便于料带展平,同时也可加速料带输送;并且,集气罩能够对容纳腔内的粉尘进行收集,提高容纳腔内的洁净度,避免粉尘再次沾染到极片上。

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料带驱动结构包括驱动辊和压辊,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压辊对应设置,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压辊之间形成允许所述料带穿过的输送间隙。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片输送装置,包括上述的极片带上料机构。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片输送装置还包括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设置于所述抚平输送结构的上方,所述切割机构适于将所述料带切割为成列设置的多个极片。

19、有益效果:通过极片带上料机构以及切割机构的配合,可以实现多个极片的制备以及输送,提高生产效率。

2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激光切割器。

2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板上开设有第一切割避让槽,所述下托盘上开设有第二切割避让槽,所述第二切割避让槽与所述第一切割避让槽对应设置。

22、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切割避让槽和第二切割避让槽,满足激光切割器将抚平输送结构内的料带切割成极片。

2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切割避让槽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切割避让槽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切割避让槽与若干个所述第二切割避让槽对应设置。

2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抚平输送结构具有接料位,所述接料位与所述料带驱动结构对应,所述上盖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接料位处,所述下托盘可移动设置。

25、有益效果:将下托盘可移动设置,可以通过下托盘将极片向后工序输送。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生产线,包括上述的制片输送装置。



技术特征:

1.一种极片带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带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嘴为开设于所述抚平输送结构(10)内的斜向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带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抚平输送结构(10)包括下托盘(14)和上盖板(15),所述上盖板(15)间隔设置于所述下托盘(14)的上方,所述下托盘(14)和所述上盖板(15)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斜向孔包括开设于所述下托盘(14)上的下斜孔(1411)以及开设于所述上盖板(15)上的上斜孔(1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带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斜孔(1411)连通设置有正负压发生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带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斜孔(1411)连通设置有正压发生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带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带上料机构还包括检测控制单元,所述检测控制单元与所述正压发生结构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带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盘(14)上还开设有吸附孔(1412),所述吸附孔(1412)贯穿所述下托盘(14)的上表面并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设置,所述吸附孔(1412)连通设置有负压发生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带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孔(1412)垂直于所述下托盘(14)。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带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带上料机构还包括集气罩(16),所述集气罩(16)设置于所述抚平输送结构(10)背离所述料带驱动结构(20)的一侧,所述集气罩(16)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设置并适于向所述容纳腔提供负压。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带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带驱动结构(20)包括驱动辊(21)和压辊(22),所述驱动辊(21)和所述压辊(22)对应设置,所述驱动辊(21)和所述压辊(22)之间形成允许所述料带穿过的输送间隙。

11.一种制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带上料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片输送装置还包括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设置于所述抚平输送结构(10)的上方,所述切割机构适于将所述料带切割为成列设置的多个极片(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激光切割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带上料机构为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带上料机构,所述上盖板(15)上开设有第一切割避让槽(152),所述下托盘(14)上开设有第二切割避让槽(142),所述第二切割避让槽(142)与所述第一切割避让槽(152)对应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避让槽(152)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切割避让槽(142)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切割避让槽(152)与若干个所述第二切割避让槽(142)对应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带上料机构为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带上料机构,所述抚平输送结构(10)具有接料位,所述接料位与所述料带驱动结构(20)对应,所述上盖板(15)固定设置于所述接料位处,所述下托盘(14)可移动设置。

17.一种电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片输送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极片带上料机构、制片输送装置及电池生产线,包括:料带驱动结构;抚平输送结构,设置于料带驱动结构的下游,抚平输送结构形成有容纳腔,料带驱动结构适于将料带输送至容纳腔内,抚平输送结构设置有风嘴,风嘴对应抚平输送结构的上下两侧设置并与容纳腔连通,风嘴能够向容纳腔内的料带提供朝向料带输送方向的正压。本发明在料带驱动结构驱动料带向前输送过程中,通过抚平输送结构开设的风嘴向料带提供正压,从而对料带施加朝向料带输送方向的抚平力,使料带保持平整,保证极片的生产质量;同时,正压气流能够对料带的表面进行除尘,提高料带的洁净度。

技术研发人员:易小刚,徐鑫,陈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