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工程顶管的机械化垂直运输装置及运输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83044发布日期:2023-11-10 02:5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工程顶管的机械化垂直运输装置及运输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顶管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工程顶管的机械化垂直运输装置及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顶管运输至工作井通常采用的是吊装作业,利用吊装设备将顶管放置于主顶油缸前,在放置过程中由于吊装设备的钢丝绳为柔性材料,放置精度无法保证,因此需要3-5人在井下人工扶正顶管至导轨,在此过程中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吊运过程缓慢,也耗费大量人工,同时在吊运中,顶管的摆动无法避免,有概率磕碰到管体,导致顶管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地下工程顶管的机械化垂直运输装置及运输方法。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地下工程顶管的机械化垂直运输装置,包括:

4、多根支撑柱,呈相对的两排设置,且竖直地固定于工作井内;

5、承托板,通过动力曳引机构可升降设于两排支撑柱之间;

6、可伸缩叉板,设于所述承托板上,且所述可伸缩叉板用于将顶管从顶管运输车上转运至所述承托板上。

7、可选的,所述可伸缩叉板设置有两个,两所述可伸缩叉板的相对内侧设置为与顶管相适配的弧形状。

8、可选的,两所述可伸缩叉板分别通过导向滑动副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滑动连接于所述承托板上。

9、可选的,所述承托板中间位置开设有与顶管下端弧形面相适配弧形槽。

10、可选的,所述动力曳引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柱上的第一曳引轮、第二曳引轮、导向轮以及拉绳,所述第一曳引轮转动于所述支撑柱底部,所述导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顶端,所述第二曳引轮转动连接于支撑柱上用于收放线,所述拉绳的依次缠绕在第一曳引轮、导向轮以及第二曳引轮上,所述拉绳穿过承托板与所述承托板固定连接。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曳引轮、第二曳引轮、导向轮上均设置有供拉绳缠绕的线槽。

12、可选的,所述支撑柱包括多个套筒,多个所述套筒相套接设置。

13、一种地下工程顶管的机械化垂直运输装置的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s1、将顶管运输车停靠在工作井边缘,调节承托板上的所述可伸缩叉板,使之与顶管相对应;

15、s2、通过分别驱动动力曳引机构运行,动力曳引机构带动承托板升至与顶管运输车水平,再驱动承托板上的可伸缩叉板伸长插起运输车辆内的顶管,插起顶管后,收缩可伸缩叉板,将顶管移动至承托板中间;

16、s3、通过分别驱动动力曳引机构运行,动力曳引机构带动承托板下降,使承托板下降至与工作井底部顶管顶进导轨同一水平线;

17、s4、工作井底部的液压顶进机构开始工作,顶进顶管将顶管脱离承托板;

18、s5、重复以上步骤,使本顶管垂直运输装置循环工作。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0、将该装置安装于工作井内,通过可伸缩叉板伸长至顶管运输车内,将顶管管节叉起,然后可伸缩叉板再缩回,使得顶管管节跟随可伸缩叉板缩至承托板上,再通过动力曳引机构使承托板下降至与工作井底部顶管顶进导轨同一水平线上,方便后续液压顶进机构进行施工,有效解决了传统顶管的吊装作业大量使用人工的问题,提升顶管工程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极大提高顶管运输作业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工程顶管的机械化垂直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顶管的机械化垂直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叉板设置有两个,两所述可伸缩叉板的相对内侧设置为与顶管相适配的弧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工程顶管的机械化垂直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可伸缩叉板分别通过导向滑动副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滑动连接于所述承托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顶管的机械化垂直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中间位置开设有与顶管下端弧形面相适配弧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顶管的机械化垂直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曳引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柱上的第一曳引轮、第二曳引轮、导向轮以及拉绳,所述第一曳引轮转动于所述支撑柱底部,所述导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顶端,所述第二曳引轮转动连接于支撑柱上用于收放线,所述拉绳的依次缠绕在第一曳引轮、导向轮以及第二曳引轮上,所述拉绳穿过承托板与所述承托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工程顶管的机械化垂直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上设置有供拉绳缠绕的线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顶管的机械化垂直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多个套筒,多个所述套筒相套接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所述的地下工程顶管的机械化垂直运输装置的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下工程顶管的机械化垂直运输装置及运输方法,包括多根支撑柱,呈相对的两排设置,且竖直地固定于工作井内;承托板,通过动力曳引机构可升降设于两排支撑柱之间;可伸缩叉板,设于所述承托板上,且所述可伸缩叉板用于将顶管从顶管运输车上转运至所述承托板上。本发明相对于传统吊装作业具有精准、稳定、快捷、安全等特性,避免了吊装下井的诸多隐患,节约了人力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东,许传良,吴金平,孙运龙,方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