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机凸槽及转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05466发布日期:2024-01-23 12:3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转载机凸槽及转载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转载机,尤其涉及一种转载机凸槽及转载机。


背景技术:

1、刮板转载机用于高效高产的大型综采工作面的运输巷道内,刮板转载机的两端分别与工作面的输送机和带式输送机的机尾相连接,以便将综采工作面刮板机运出的煤炭由巷道底部升高后转送到带式输送机上,一旦刮板转载机出故障,就会影响刮板转载机的使用连续性,对煤矿生产产生重大的影响。

2、转载机凸槽是刮板转载机的重要组成部件,用于将低处的刮板机输出的煤炭抬升到高处的带式输送机上,中板和底板是凸槽的关键部件,由于凸槽处于斜坡与直线运输的拐点,在刮板中链运行的过程中,中链紧贴凸槽中板运行,对中板造成磨损,使凸槽的使用寿命降低,直接影响工作面生产效率及煤炭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转载机凸槽及转载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中板易磨损、更换频率高的缺陷,提高转载机凸槽使用寿命。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转载机凸槽,包括中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中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中板包括多个耐磨板,每个所述耐磨板的两端均与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可拆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耐磨板之间设置有凹凸连接结构,两个所述耐磨板适于通过所述凹凸连接结构滑动连接,且每个所述耐磨板的表面设置有耐磨涂层。

3、优选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转载机凸槽,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有插接孔,所述耐磨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插接孔与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连接。

4、优选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转载机凸槽,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耐磨板连接;

5、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侧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耐磨板连接。

6、优选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转载机凸槽,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

7、第一联结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

8、第一连接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联结板上;

9、调节孔,多个调节孔设置在所述耐磨板的第一端,每个所述调节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延伸,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调节孔,将所述第一联结板与所述耐磨板的第一端连接。

10、优选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转载机凸槽,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

11、第二联结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

12、第二连接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联结板上;

13、固定孔,多个固定孔设置在所述耐磨板的第二端,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固定孔,将所述第二联结板与所述耐磨板的第二端连接。

14、优选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转载机凸槽,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连接有第一定位耳板,所述第一定位耳板与所述第一联结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插接孔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定位耳板设置有与所述调节孔对应的第一定位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及所述调节孔,将所述第一定位耳板、所述耐磨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联结板连接。

15、优选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转载机凸槽,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连接有所述第二定位耳板,所述第二定位耳板与所述第二联结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插接孔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定位耳板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及所述固定孔,将所述第二定位耳板、所述耐磨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联结板连接。

16、优选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转载机凸槽,所述耐磨涂层厚度为5-10mm。

17、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载机,包括如第一方面所描述的转载机凸槽。

18、本发明提供的转载机凸槽,包括中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本发明通过将中板设置为由多个耐磨板组成,且每个耐磨板设置有耐磨涂层,减少磨损程度,以提高中板的使用寿命,由于中板采用分体式、可拆卸结构,当任一一块耐磨板磨损后,仅将当前耐磨板从凸槽中拆除更换,方便维护的同时,也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避免更换整块中板。

1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转载机,包括上述的转载机凸槽。由于转载机具有上述的转载机凸槽,因此,转载机包含转载机凸槽所具有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转载机凸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板、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所述中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之间,所述中板包括多个耐磨板(3),每个所述耐磨板(3)的两端均与第一侧板(1)及第二侧板(2)可拆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耐磨板(3)之间设置有凹凸连接结构,两个所述耐磨板(3)适于通过所述凹凸连接结构滑动连接,且每个所述耐磨板(3)的表面设置有耐磨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载机凸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相对设置有插接孔,所述耐磨板(3)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插接孔与所述第一侧板(1)及所述第二侧板(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载机凸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侧板(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耐磨板(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载机凸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载机凸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载机凸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的外侧连接有第一定位耳板(7),所述第一定位耳板(7)与所述第一联结板(4)分别设置在所述插接孔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定位耳板(7)设置有与所述调节孔(5)对应的第一定位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及所述调节孔(5),将所述第一定位耳板(7)、所述耐磨板(3)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联结板(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载机凸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2)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定位耳板(10),所述第二定位耳板(10)与所述第二联结板(8)分别设置在所述插接孔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定位耳板(10)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9)对应的第二定位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及所述固定孔(9),将所述第二定位耳板(10)、所述耐磨板(3)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联结板(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载机凸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涂层厚度为5-10mm。

9.一种转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转载机凸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转载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转载机凸槽及转载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转载机凸槽,包括中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板设置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中板包括多个耐磨板,每个耐磨板的两端均与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可拆卸连接,且每个耐磨板的表面设置有耐磨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中板设置为由多个耐磨板组成,且每个耐磨板设置有耐磨涂层,减少磨损程度,以提高中板的使用寿命,由于中板采用分体式、可拆卸结构,当任一一块耐磨板磨损后,仅将当前耐磨板从凸槽中拆除更换,方便维护的同时,也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避免更换整块中板。

技术研发人员:马进,高洪生,王思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