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针管注射器真空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9653发布日期:2023-07-25 12:14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针管注射器真空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玻璃针管注射器,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针管注射器真空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1、预灌封注射器灌装抽真空管道系统主要用于灌装时对针管抽真空防止灌装时药液之间产生气泡。加塞真空管道系统用于加塞前对针管里面抽真空,目的是使胶塞与药液之间无气泡,胶塞能零距离接触到药液表面,胶塞在负压下自动落入到针管里面,市场目前结构存在药液之间容易产生气泡,胶塞落不到底,结构复杂且稳定性,外观也不美观。现提供一种玻璃针管注射器真空管道系统结构可以保证负压的准确度带有真空破除的功能,外观美观工整,次结构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真空加塞及灌装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针管注射器真空管道系统,解决了胶塞在负压下自动落入到针管里面,市场目前结构存在药液之间容易产生气泡,胶塞落不到底,结构复杂且稳定性,外观也不美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针管注射器真空管道系统,包括保持柱、保持座,所述保持座的顶侧安装有直管,所述直管的顶侧安装有囊式过滤器,所述囊式过滤器的顶侧连接有直角弯头,所述直角弯头一端的外表面安装有折弯托架,所述直角弯头的外表面通过安装板安装有气动隔膜阀,所述直角弯头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有三通,所述三通的一端安装有特殊接头,所述特殊接头的顶侧连接有真空压力传感器,所述保持柱的表面安装有防水接头,所述直角弯头另一端的底侧通过囊式过滤器安装有变径大小头,所述变径大小头的底侧通过囊式过滤器安装有快速接头。

3、优选的,所述保持柱中空设置,所述保持柱穿过折弯托架与气动隔膜阀连接。

4、优选的,所述直管的表面的上下侧均安装有卡箍。

5、优选的,所述直角弯头、直管、保持座、气动隔膜阀、密封垫、真空压力传感器、三通、特殊接头均设置两组。

6、优选的,所述囊式过滤器设置六个,所述保持柱设置一个,所述防水接头在保持柱两侧的表面安装有六个,所述卡箍安装有三个。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占地面积小,成本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实现灌装加塞无气泡,灌装效果好,本结构带有真空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压力大小,并具有真空破除功能,及空气过滤装置以保证空气的洁净度防止污染药液。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针管注射器真空管道系统,包括保持柱(1)、保持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座(8)的顶侧安装有直管(7),所述直管(7)的顶侧安装有囊式过滤器(503),所述囊式过滤器(503)的顶侧连接有直角弯头(6),所述直角弯头(6)一端的外表面安装有折弯托架(5),所述直角弯头(6)的外表面通过安装板安装有气动隔膜阀(507),所述直角弯头(6)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有三通(3),所述三通(3)的一端安装有特殊接头(4),所述特殊接头(4)的顶侧连接有真空压力传感器(505),所述保持柱(1)的表面安装有防水接头(501),所述直角弯头(6)另一端的底侧通过囊式过滤器(503)安装有变径大小头(2),所述变径大小头(2)的底侧通过囊式过滤器(503)安装有快速接头(5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针管注射器真空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柱(1)中空设置,所述保持柱(1)穿过折弯托架(5)与气动隔膜阀(50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针管注射器真空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7)的表面的上下侧均安装有卡箍(5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针管注射器真空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弯头(6)、直管(7)、保持座(8)、气动隔膜阀(507)、密封垫(504)、真空压力传感器(505)、三通(3)、特殊接头(4)均设置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璃针管注射器真空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式过滤器(503)设置六个,所述保持柱(1)设置一个,所述防水接头(501)在保持柱(1)两侧的表面安装有六个,所述卡箍(506)安装有三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玻璃针管注射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玻璃针管注射器真空管道系统,包括保持柱、保持座,所述保持座的顶侧安装有直管,所述直管的顶侧安装有囊式过滤器,所述囊式过滤器的顶侧连接有直角弯头,所述直角弯头一端的外表面安装有折弯托架,所述直角弯头的外表面通过安装板安装有气动隔膜阀,所述直角弯头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有三通,所述三通的一端安装有特殊接头,所述特殊接头的顶侧连接有真空压力传感器。本装置占地面积小,成本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实现灌装加塞无气泡,灌装效果好,本结构带有真空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压力大小,并具有真空破除功能,及空气过滤装置以保证空气的洁净度防止污染药液。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耀,皇甫书猛,戚贵伟,宋红印,李小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朗岱(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