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煮笋网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02912发布日期:2023-04-29 19:17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煮笋网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笋加工,特别涉及一种蒸煮笋网袋。


背景技术:

1、竹笋在中国被当作"菜中珍品",竹笋是我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但是由于竹笋在生长过程中受到气候、温度、湿度的影响极大,从而导致竹笋的采集、储存、加工制作波动较大。

2、现有技术是先将竹笋收集放入仓库堆放,然后将竹笋进行一批一批加工蒸煮,在蒸煮过程中一般需要用到蒸煮笋网袋,现有的蒸煮笋网袋一般是尼龙网袋编制而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蒸煮笋网袋要整体吊装上千斤甚至数吨重的竹笋进行蒸煮,传统的蒸煮笋网袋包括尼龙网袋部和外绳,外绳绳头的两端通过打结的方式固定在结头里面,该方式导致外绳不能太粗,外绳太粗或者绳子松紧不一样,会造成打不了死结或打结不牢固,导致出现脱绳的现象,且竹笋在蒸煮过程中,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影响,蒸煮笋网袋的底部极易出现磨损严重或者网袋部编织绳断落导致竹笋脱落,使用寿命较低,且容易引起竹笋掉落至蒸煮装置中不便于取出,过量蒸煮又导致加工出来竹笋质量变差,从而导致蒸煮工艺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蒸煮笋网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蒸煮笋网袋在使用过程中竹笋易脱落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蒸煮笋网袋,包括:

4、第一网袋层,包括第一网袋本体和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绕射在所述第一网袋本体的外周;

5、第二网袋层,包括第二网袋本体和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设置四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绳呈交叉状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绳包括延伸段和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固定在第二网袋本体的外周,在所述连接主体的两侧通过两个延伸段与第一连接绳连接;

6、所述第二网袋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网袋层靠近中心的位置,所述第二网袋层的展开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网袋层的展开面积,所述第二网袋层与所述第一网袋层呈层叠状布置;

7、锁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绳与第一连接绳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一网袋层的端角处。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网袋层铺设在所述第一网袋层上方,所述第二网袋层在所述第一网袋层上投影面积的取值为0.3~0.7。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网袋层展开呈正方型,所述第一网袋层展开呈正方向,所述第二连接绳与所述第一连接绳在连接处呈45°夹角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绳的延伸段呈90°夹角布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绳包括第四股尼龙线和第五股尼龙线,所述第四股尼龙线与所述第五股尼龙线呈螺旋状绕线布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绳连接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绳整体从另外一个第二连接绳的第四股尼龙线、第五股尼龙线之间穿插通过。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绳包括第一股尼龙线、第二股尼龙线、第三股尼龙线,所述第一股尼龙线、第二股尼龙线、第三股尼龙线呈螺旋状绕线布置,所述第二连接绳与所述第一连接绳连接时,所述第四股尼龙线、第五股尼龙线依次序穿插连接在所述第一股尼龙线、第二股尼龙线、第三股尼龙线之间形成混合插接部,在所述混合插接部上设置锁紧件。

12、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网袋层的下方设置第三连接绳和第四连接绳,所述第三连接绳与所述第四连接绳呈交叉状布置,所述第三连接绳、所述第四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绳的对角连接,在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绳的端角连接处设置锁紧件。

13、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包括固定底座和锁紧夹,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锁紧夹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部铰接连接,所述述固定底座远离所述第一铰接部的一端设置限位挡板,所述锁紧夹远离所述第一铰接部的一端设置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与所述限位挡板形成多个限位止挡位,用于改变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锁紧夹之间容纳部的孔径。

14、进一步的,在所述限位挡板远离所述容纳部的一侧设置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固定底座连接,在所述压盖与所述限位挡板之间形成安装槽,在所述压盖靠近所述夹持板的一端设置第二止挡部,在所述限位挡板靠近所述夹持板的一端设置第一支挡部,所述夹持板包括弧形板体,在所述弧形板体的上表面设置若干个限位槽,在所述弧形板体的下表面设置若干个限位凸台,所述弧形板体能够插入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一支挡部与所述限位凸台配合止挡限位,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限位槽配合止挡限位。

15、进一步的,所述压盖远离所述夹持板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部与所述固定底座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二铰接部的铰轴处设置扭簧。

16、进一步的,在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贯穿孔。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煮笋网袋具有以下优势:

18、(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煮笋网袋,结构巧妙,增强了网袋中心处的承重强度,又能够实现网袋本体外周大绳的快速连接,提高装配效率,避免网袋在使用过程中打结,可以承重数吨重量而不变形,耐用型更强,使用寿命较高。

19、(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煮笋网袋,通过在连接绳的连接处设置可实现多个限位止挡位的锁紧件结构,既保证连接绳连接处锁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又提高了其使用时的通用性,便于存放以及取用操作,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蒸煮笋网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笋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袋层(2)铺设在所述第一网袋层(1)上方,所述第二网袋层(2)在所述第一网袋层(1)上投影面积的取值为0.3~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煮笋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袋层(2)展开呈正方型,所述第一网袋层(1)展开呈正方向,所述第二连接绳(202)与所述第一连接绳(102)在连接处呈45°夹角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绳(202)的延伸段(2021)呈90°夹角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蒸煮笋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绳(202)包括第四股尼龙线(202a)和第五股尼龙线(202b),所述第四股尼龙线(202a)与所述第五股尼龙线(202b)呈螺旋状绕线布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绳(202)连接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绳(202)整体从另外一个第二连接绳(202)的第四股尼龙线(202a)、第五股尼龙线(202b)之间穿插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煮笋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绳(102)包括第一股尼龙线(102a)、第二股尼龙线(102b)、第三股尼龙线(102c),所述第一股尼龙线(102a)、第二股尼龙线(102b)、第三股尼龙线(102c)呈螺旋状绕线布置,所述第二连接绳(202)与所述第一连接绳(102)连接时,所述第四股尼龙线(202a)、第五股尼龙线(202b)依次序穿插连接在所述第一股尼龙线(102a)、第二股尼龙线(102b)、第三股尼龙线(102c)之间形成混合插接部(6),在所述混合插接部(6)上设置锁紧件(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煮笋网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网袋层(1)的下方设置第三连接绳(3)和第四连接绳(4),所述第三连接绳(3)与所述第四连接绳(4)呈交叉状布置,所述第三连接绳(3)、所述第四连接绳(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绳(102)的对角连接,在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绳(102)的端角连接处设置锁紧件(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蒸煮笋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5)包括固定底座(51)和锁紧夹(52),所述固定底座(51)与所述锁紧夹(52)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部(53)铰接连接,所述述固定底座(51)远离所述第一铰接部(53)的一端设置限位挡板(54),所述锁紧夹(52)远离所述第一铰接部(53)的一端设置夹持板(55),所述夹持板(55)与所述限位挡板(54)形成多个限位止挡位,用于改变所述固定底座(51)和所述锁紧夹(52)之间容纳部(510)的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煮笋网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挡板(54)远离所述容纳部(510)的一侧设置压盖(56),所述压盖(56)与所述固定底座(51)连接,在所述压盖(56)与所述限位挡板(54)之间形成安装槽(58),在所述压盖(56)靠近所述夹持板(55)的一端设置第二止挡部(5601),在所述限位挡板(54)靠近所述夹持板(55)的一端设置第一支挡部(5401),所述夹持板(55)包括弧形板体(5501),在所述弧形板体(5501)的上表面设置若干个限位槽(5502),在所述弧形板体(5501)的下表面设置若干个限位凸台(5503),所述弧形板体(5501)能够插入所述安装槽(58),所述第一支挡部(5401)与所述限位凸台(5503)配合止挡限位,所述第二止挡部(5601)与所述限位槽(5502)配合止挡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煮笋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56)远离所述夹持板(55)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部(57)与所述固定底座(51)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二铰接部(57)的铰轴处设置扭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煮笋网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底座(51)上设置贯穿孔(59)。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蒸煮笋网袋,包括:第一网袋层,包括第一网袋本体和第一连接绳;第二网袋层,包括第二网袋本体和第二连接绳,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绳呈交叉状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绳包括延伸段和连接主体,在所述连接主体的两侧通过两个延伸段与第一连接绳连接;所述第二网袋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网袋层靠近中心的位置;锁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绳与第一连接绳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一网袋层的端角处。本技术所述的蒸煮笋网袋,结构巧妙,增强了网袋中心处的承重强度,又能够实现网袋本体外周大绳的快速连接,提高装配效率,避免网袋在使用过程中打结,可以承重数吨重量而不变形,耐用型更强,使用寿命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燕平
技术研发日:20230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