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煤仓内部竖板式振动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3426发布日期:2023-10-22 06:1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煤仓内部竖板式振动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主要涉及煤仓的,具体为一种原煤仓内部竖板式振动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1、煤仓内煤料下料时,由于煤料的长时间堆积、煤料内水分等原因会造成煤料粘接,影响煤仓的下料效率,甚至堵塞煤仓。

2、根据申请号为cn201922209618.x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受煤坑煤仓可知,该产品包括方形的煤仓体,所述煤仓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煤仓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在所述煤仓体的两侧内壁上对称的设置有若干个弹性振动装置,所述弹性振动装置包括固定座、压缩弹簧、振动板;该产品结构简单,通过在煤仓内设计弹性振动装置以及空气炮,弹性振动装置可以较少原煤矿石对煤仓内壁的磨损,从而提高煤仓的使用寿命;将通风过滤板装置设计在弹性振动装置下方,可以有效的防止通风过滤板被煤矿石堵塞,通风效果好,防止煤矿石结块堵塞。

3、上述专利中的产品通过在煤仓内设计弹性振动装置以及空气炮便于对煤料进行下料防堵,但不便于了解煤仓内煤料的堵塞部位,且便于针对堵塞部位进行重点疏导下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原煤仓内部竖板式振动下料机构,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原煤仓内部竖板式振动下料机构,包括煤仓,所述煤仓内自上而下依序设有多个竖板盒,所述竖板盒顶部以及底部均通过定位板固定在煤仓内壁,所述竖板盒侧壁且位于两个定位板中间设有贯穿煤仓的振打杆,所述竖板盒内设有下料检测装置,所述振打杆外壁套设共振装置,所述煤仓外壁设有振打装置,所述振打装置与所述振打杆位置对应;

4、所述下料检测装置包括滑动连接竖板盒内壁的滑块,设于所述滑块顶部的水平移动部件,一端连接所述水平移动部件执行端、另一端贯穿滑块并延伸至煤仓内壁的煤料接触管,设于所述竖板盒内壁底部且用于检测与滑块间距离的距离检测部件,以及设于所述竖板盒侧壁且用于带动滑块上移的复位部件,测量时,煤料接触管插入煤料内,并随煤料的下料移动带动滑块移动;

5、所述振打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煤仓外壁的振击部件,以及设于所述振击部件执行端的智能断连部件,所述智能断连部件用于振击部件执行端与共振装置的连接或分离。

6、优选的,所述水平移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滑块顶部的伸缩缸,所述伸缩缸执行端连接煤料接触管。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水平移动部件实现煤料接触管的稳定移动,以便于将煤料接触管插入煤料中。

7、优选的,所述距离检测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竖板盒内壁底部的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滑块位置对应。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距离检测部件便于测量与滑块间的距离,以便于了解煤料堵塞的位置。

8、优选的,所述复位部件包括竖直设于所述竖板盒内壁的直线导轨,以及设于所述直线导轨执行端的托板。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复位部件实现滑块的上移复位。

9、优选的,所述煤料接触管远离所述水平移动部件的一端设有喷气头,所述喷气头两端均为圆台状,所述喷气头与所述煤料接触管连通。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两端均为圆台状的喷气头便于煤料接触管插入煤料,且便于随煤料的下移带动滑块下移。

10、优选的,所述竖板盒内壁底部设有控温输气部件,所述控温输气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竖板盒内壁底部的外罩管,一端贯穿外罩管、另一端延伸至煤仓外部的气源管,设于所述外罩管内壁且套设于所述气源管外壁的加热管,以及设于所述气源管内壁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气源管通过管道与煤料接触管相连接。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控温输气部件便于对进气温度进行调节,且合适温度的气体经煤料接触管进入煤仓后便于对煤料进行干燥以及气体疏松。

11、优选的,所述竖板盒远离所述振打杆的一侧设有气流部件,所述气流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竖板盒侧壁的气流盒,设于所述气流盒侧壁且供煤料接触管贯穿的贯通孔,以及设于所述贯通孔内壁的气流孔,所述气流盒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源管相连接。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气流部件便于减少煤渣进入竖板盒,同时可对煤料进行干燥。

12、优选的,所述共振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振打杆外壁的滑动管,所述滑动管一端贯穿煤仓侧壁并延伸至外部、另一端连接共振罩板,所述共振罩板为八字形。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共振装置便于将振动传导至煤料中,以便于煤料的下料。

13、优选的,所述振击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煤仓侧壁的基座板,设于所述基座板上表面的气锤,以及设于所述气锤执行端的振击头。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振击部件便于锤击振打杆,以产生振动。

14、优选的,所述智能断连部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振击头外壁的电磁环,以及套设于所述滑动管外壁的铁环。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智能断连部件便于在煤料堵塞时连接共振装置,以便于带动共振装置往复移动,以带动煤料疏松下料。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中的振动下料机构便于了解煤仓内煤料的堵塞部位,便于针对堵塞部位进行重点疏导下料,且便于煤仓内煤料的干燥;

17、通过复位部件实现滑块的上移复位,通过水平移动部件实现煤料接触管的稳定移动,以便于将煤料接触管插入煤料中,通过两端均为圆台状的喷气头便于煤料接触管插入煤料,且便于随煤料的下移带动滑块下移,通过距离检测部件便于测量与滑块间的距离,以便于了解煤料堵塞的位置,通过控温输气部件便于对进气温度进行调节,且合适温度的气体经煤料接触管进入煤仓后便于对煤料进行干燥以及气体疏松,通过气流部件便于减少煤渣进入竖板盒,同时可对煤料进行干燥,通过振击部件便于锤击振打杆,以产生振动,通过共振装置便于将振动传导至煤料中,以便于煤料的下料,通过智能断连部件便于在煤料堵塞时连接共振装置,以便于带动共振装置往复移动,以带动煤料疏松下料。

18、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19、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共振装置结构轴测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检测装置结构爆炸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放大图。



技术特征:

1.一种原煤仓内部竖板式振动下料机构,包括煤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煤仓(10)内自上而下依序设有多个竖板盒(11),所述竖板盒(11)顶部以及底部均通过定位板(12)固定在煤仓(10)内壁,所述竖板盒(11)侧壁且位于两个定位板(12)中间设有贯穿煤仓(10)的振打杆(13),所述竖板盒(11)内设有下料检测装置(20),所述振打杆(13)外壁套设共振装置(30),所述煤仓(10)外壁设有振打装置(40),所述振打装置(40)与所述振打杆(13)位置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煤仓内部竖板式振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部件(22)包括设于所述滑块(21)顶部的伸缩缸(221),所述伸缩缸(221)执行端连接煤料接触管(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煤仓内部竖板式振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部件(24)包括设于所述竖板盒(11)内壁底部的距离传感器(241),所述距离传感器(241)与所述滑块(21)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煤仓内部竖板式振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部件(25)包括竖直设于所述竖板盒(11)内壁的直线导轨(251),以及设于所述直线导轨(251)执行端的托板(2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煤仓内部竖板式振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料接触管(23)远离所述水平移动部件(22)的一端设有喷气头(231),所述喷气头(231)两端均为圆台状,所述喷气头(231)与所述煤料接触管(2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煤仓内部竖板式振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盒(11)内壁底部设有控温输气部件(26),所述控温输气部件(26)包括设于所述竖板盒(11)内壁底部的外罩管(261),一端贯穿外罩管(261)、另一端延伸至煤仓(10)外部的气源管(262),设于所述外罩管(261)内壁且套设于所述气源管(262)外壁的加热管(263),以及设于所述气源管(262)内壁的温度传感器(264),所述气源管(262)通过管道与煤料接触管(23)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原煤仓内部竖板式振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盒(11)远离所述振打杆(13)的一侧设有气流部件(27),所述气流部件(27)包括设于所述竖板盒(11)侧壁的气流盒(271),设于所述气流盒(271)侧壁且供煤料接触管(23)贯穿的贯通孔(272),以及设于所述贯通孔(272)内壁的气流孔(273),所述气流盒(271)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源管(262)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煤仓内部竖板式振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装置(30)包括套设于所述振打杆(13)外壁的滑动管(31),所述滑动管(31)一端贯穿煤仓(10)侧壁并延伸至外部、另一端连接共振罩板(32),所述共振罩板(32)为八字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原煤仓内部竖板式振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击部件(41)包括设于所述煤仓(10)侧壁的基座板(411),设于所述基座板(411)上表面的气锤(412),以及设于所述气锤(412)执行端的振击头(4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原煤仓内部竖板式振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断连部件(42)包括套设于所述振击头(413)外壁的电磁环(421),以及套设于所述滑动管(31)外壁的铁环(4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原煤仓内部竖板式振动下料机构,包括煤仓,煤仓内自上而下依序设有多个竖板盒,竖板盒侧壁设有贯穿煤仓的振打杆,竖板盒内设有下料检测装置,振打杆外壁套设共振装置,煤仓外壁设有振打装置;下料检测装置包括滑动连接竖板盒内壁的滑块,设于滑块顶部的水平移动部件,一端连接水平移动部件执行端、另一端贯穿滑块并延伸至煤仓内壁的煤料接触管,设于竖板盒内壁底部的距离检测部件,以及设于竖板盒侧壁的复位部件;振打装置包括设于煤仓外壁的振击部件,以及设于振击部件执行端的智能断连部件。本技术是一种便于了解煤仓内煤料堵塞部位的,便于针对堵塞部位进行重点疏导的振动下料机构。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伟,代青林,丛立峰,张海军,费卓,陈金平,刘世增,王建成,曹长锁,郭喜奎,何心宇,付东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营口仙人岛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