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力防磨穿斗式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4525发布日期:2023-06-15 13:0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气力防磨穿斗式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玻璃原料传输,具体涉及一种气力防磨穿斗式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浮法电子玻璃原料的传输过程中,一般利用斗式提升机进行运输,提升至钢仓进行储存。

2、目前,对于这种传输方法,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在传输过程中,料斗采用挖料的方式进行提升传输,料斗磨损严重,更换频繁,易损件维护费用高;二是挖料提升过程中,由于挖料产生的阻力,使得传输皮带会产生一定的拉伤,从而导致跑偏甚至断裂现象,维修困难;三是挖料时,下方料量无法保证时刻均匀,导致料斗存在空斗运行现象,工作效率极低,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24小时运作才能保证生产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力防磨穿斗式提升装置,解决了易损件更换频率高、皮带跑偏断裂、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有效节约了维护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力防磨穿斗式提升装置,包括给料单元、输送单元和控制器;所述给料单元包括料仓和螺旋给料机,料仓进料口处设置料位计,料仓的底部设置有料仓出料控制器,螺旋给料机两端倾斜设置,一端的设置高度高于另一端,螺旋给料机的设置高度低的一端设置于料仓出料口的下方,螺旋给料机设置高度高的一端设置于粉料入口处;所述料位计、料仓出料控制器和螺旋给料机均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离心风机、粉料滑道和斗式输送机,所述离心风机设置于粉料入口处,粉料滑道的一端设置于粉料入口处,另一端设置于斗式输送机的进料口,斗式输送机的出料口设置有流量监测计,斗式输送机的侧部设置有除尘口,除尘口连接除尘器,所述离心风机、除尘器和斗式输送机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3、优选地,所述粉料滑道呈半圆形。

4、优选地,所述出料口设置有湿度计,湿度计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5、优选地,所述出料口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设置于湿度计的下部,雾化喷头的另一端连接进水管,雾化喷头的开关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6、优选地,所述料仓出料控制器包括支撑架和电机,电机连接有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闸板固定轴,闸板固定轴上设置有闸板,电机和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7、优选地,所述料仓为锥形。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1. 本实用新型的气力防磨穿斗式提升机,取代了挖料提升的模式,有效杜绝了料斗磨损严重,更换频繁,易损件维护费用高的问题;2、增加了储存料仓,从根本上解决了边加料边提升的问题,并有效降低了传输皮带的损伤,减少了跑偏和皮带断裂事件的发生。3、解决了传输不均匀,工作能力低下的问题;4.流量监控计和料仓出料控制器的设置能够根据原料出口处的流量情况控制料仓出料控制器的开度,保证传输速度;5.除尘口的设置用于斗式提升机内除尘,去除内部漂浮粉尘,达到清洁的目的;6.出料口设置湿度监测计和雾化喷头,根据原料实际湿度需求调节,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力防磨穿斗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料单元、输送单元和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防磨穿斗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滑道(5)呈半圆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防磨穿斗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设置有湿度计(12),湿度计(12)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力防磨穿斗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设置有雾化喷头(13),所述雾化喷头(13)设置于湿度计(12)的下部,雾化喷头(13)的另一端连接进水管,雾化喷头(13)的开关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防磨穿斗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出料控制器(14)包括支撑架(1401)和电机(1402),电机(1402)连接有减速机(1403),减速机(1403)的输出轴连接闸板固定轴(1404),闸板固定轴(1404)上设置有闸板(1405),电机(1402)和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防磨穿斗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为锥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力防磨穿斗式提升装置,属于玻璃原料传输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给料单元、输送单元和控制器;所述给料单元包括料仓和螺旋给料机,料仓进料口处设置料位计,料仓的底部设置有料仓出料控制器,螺旋给料机的设置高度低的一端设置于料仓出料口的下方,螺旋给料机设置高度高的一端设置于粉料入口处;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离心风机、粉料滑道和斗式输送机,所述离心风机设置于粉料入口处,斗式输送机的出料口设置有流量监测计,斗式输送机的侧部设置有除尘口,除尘口连接除尘器。本技术解决了易损件更换频率高、皮带跑偏断裂、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有效节约了维护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匡鹏远,刘建勇,简昱瑞,周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融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