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病理组织采集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3574发布日期:2023-06-21 11:1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病理组织采集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手术病理标本,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病理组织采集容器。


背景技术:

1、手术病理标本检查是诊断和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手段,也是医生为病人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的主要依据。在医院各大科室进行临床病理标本检验的过程中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病理样本的收集器皿五花八门,如尿杯、试管等,缺少标准化的收集容器,样本存在一定概率的丢失情况且不易管理,标本一旦丢失,对于患者、医生及相关工作人员都是很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病理组织采集容器;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病理样品的规范化采集、监测和管理,保证样品的活性和质量,避免样品丢失和混淆。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病理组织采集容器,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瓶体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透明,所述瓶盖中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凸透镜,所述瓶体内中部连接有刮梁,所述瓶体内下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透明的凸透实心体。

4、进一步地,所述刮梁为直杆结构,所述刮梁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瓶体的内壁上。

5、进一步地,所述刮梁为弧形板结构,所述刮梁的外弧侧固定连接在所述瓶体的内壁上。

6、进一步地,所述凸透实心体的上表面向下凸出的弧度小于所述凸透实心体的下表面向下凸出的弧度。

7、进一步地,所述瓶体的表面为双层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瓶盖的侧面设置有防滑齿纹。

9、进一步地,所述瓶体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的可以通过刮梁将可能残留在镊子上的组织保留在容器内,避免病理组织丢失,透明性可以便于观察和拍照监测病理组织样品是否成功放入容器内,并可以通过从上方观察瓶盖中部的凸透镜或从下方观察瓶体内部的凸透实心体对病理组织进行放大观察,更易于观测,通过将瓶盖设计成不同的颜色来管理和分类不同的病理组织样本类型,便于管理和分类,双层的瓶体能够起到隔热、减震等作用,保护样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活性,避免损伤,通过刻度线可便于观察固定液的体积和样品的位置,并可以在瓶体外表面粘贴患者信息二维码,便于后期对操作者进行跟踪和追溯,方便对病理组织样品进行管理。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病理组织采集容器,包括瓶体(1)和瓶盖(2),所述瓶盖(2)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瓶体(1)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透明,所述瓶盖(2)中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凸透镜(3),所述瓶体(1)内中部连接有刮梁(4),所述瓶体(1)内下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透明的凸透实心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病理组织采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梁(4)为直杆结构,所述刮梁(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瓶体(1)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病理组织采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梁(4)为弧形板结构,所述刮梁(4)的外弧侧固定连接在所述瓶体(1)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病理组织采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实心体(5)的上表面向下凸出的弧度小于所述凸透实心体(5)的下表面向下凸出的弧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病理组织采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表面为双层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病理组织采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的侧面设置有防滑齿纹(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病理组织采集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7)。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病理组织采集容器属于手术病理标本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瓶体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透明,所述瓶盖中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凸透镜,所述瓶体内中部连接有刮梁,所述瓶体内下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透明的凸透实心体。本技术能够满足病理样品的规范化采集、监测和管理,保证样品的活性和质量,避免样品丢失和混淆。

技术研发人员:张贝宁,王思亓,单小元,赵一平,贾丰远,陈俊达,杨铭慧,周子均,颜红炜,乔帅,齐瑞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贝宁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