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辊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4905发布日期:2023-07-15 15:54阅读:59来源:国知局
对辊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加工,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对辊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的生产工艺也愈受重视,如何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也成为各大电池厂商的研究方向。在现有的电池生产工艺中,通常需要分别加工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和电解液,并将其组装以形成电池。

2、而在现有的极片加工过程中,在将来料的极卷进行切割之后,一般需要采用吸板等输送机构将极片传输至纠偏机构,从而能够通过纠偏机构对极片进行纠偏,保证极片处于合适的位置。然而,这种加工过程增加了极片的加工成本,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辊输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极片加工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对辊输送装置。

3、所述对辊输送装置包括:

4、基座;

5、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对辊,所述第一对辊包括两个位置相对的第一压辊,两个所述第一压辊之间形成第一输送间隙,所述第一输送间隙用于穿设工件;

6、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输送组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对辊的两个所述第一压辊反向转动,以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压辊传输工件。

7、可选地,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二对辊,所述第二对辊包括两个位置相对的第二压辊,两个所述第二压辊之间形成第二输送间隙,所述第二输送间隙和所述第一输送间隙连通并用于穿设工件,所述第一对辊和所述第二对辊在转动的情况下用于依次传输工件。

8、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一对辊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对辊的两个所述第一压辊反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二对辊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对辊的两个所述第二压辊反向转动。

9、可选地,所述对辊输送装置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工件的位置偏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偏差信息传递至所述驱动组件,其中,所述位置偏差信息包括第一方向的偏差信息和第二方向的偏差信息,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10、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纠偏驱动件,所述第一纠偏驱动件和所述第一对辊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对辊偏转,以在第一方向上对工件进行纠偏。

11、可选地,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对辊,两个所述第一对辊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12、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所述第一纠偏驱动件,每个所述第一纠偏驱动件均包括两个相对的驱动部,一个所述第一纠偏驱动件的两个所述驱动部与一个所述第一对辊连接,并驱动一个所述第一对辊偏转,以对工件进行第一次纠偏;另一个所述第一纠偏驱动件的两个所述驱动部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对辊连接,并驱动另一个所述第一对辊偏转,以对工件进行第二次纠偏,且两个所述第一对辊的偏转方向相同。

13、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纠偏驱动件,所述第二纠偏驱动件和所述第二对辊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对辊移动,以在第二方向上对工件进行纠偏。

14、可选地,所述第一对辊的数量为多个,和/或,所述第二对辊的数量为多个。

15、可选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均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一检测件用于检测工件的第一方向的偏差信息,所述第二检测件用于检测工件的第二方向的偏差信息。

16、可选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检测件,两个所述第一检测件用于检测工件的对角偏差信息以得到第一方向的偏差信息。

1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第一对辊包括两个位置相对的第一压辊,能够利用反向转动的两个第一压辊,对工件进行便捷传输,同时第一对辊具备纠偏功能,使得在工件的传输过程中能够同步纠偏,提高了工件的生产效率。

18、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对辊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辊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2)还包括第二对辊(22),所述第二对辊(22)包括两个位置相对的第二压辊,两个所述第二压辊之间形成第二输送间隙,所述第二输送间隙和所述第一输送间隙连通并用于穿设工件(5),所述第一对辊(21)和所述第二对辊(22)在转动的情况下用于依次传输工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辊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驱动件(31)和第二驱动件(32),所述第一驱动件(31)和所述第一对辊(21)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对辊(21)的两个所述第一压辊反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件(32)和所述第二对辊(22)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对辊(22)的两个所述第二压辊反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辊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组件(4),所述检测组件(4)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并与所述驱动组件(3)相连,所述检测组件(4)用于检测工件(5)的位置偏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偏差信息传递至所述驱动组件(3),其中,所述位置偏差信息包括第一方向的偏差信息和第二方向的偏差信息,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辊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还包括第一纠偏驱动件(33),所述第一纠偏驱动件(33)和所述第一对辊(21)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对辊(21)偏转,以在第一方向上对工件(5)进行纠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辊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2)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对辊(21),两个所述第一对辊(21)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辊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还包括第二纠偏驱动件(34),所述第二纠偏驱动件(34)和所述第二对辊(22)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对辊(22)移动,以在第二方向上对工件(5)进行纠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辊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辊(21)的数量为多个,和/或,所述第二对辊(22)的数量为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辊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4)包括第一检测件(41)和第二检测件(42),所述第一检测件(41)和所述第二检测件(42)均与所述驱动组件(3)相连,所述第一检测件(41)用于检测工件(5)的第一方向的偏差信息,所述第二检测件(42)用于检测工件(5)的第二方向的偏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对辊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4)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检测件(41),两个所述第一检测件(41)用于检测工件(5)的对角偏差信息以得到第一方向的偏差信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对辊输送装置。所述对辊输送装置包括基座、输送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对辊,所述第一对辊包括两个位置相对的第一压辊,两个所述第一压辊之间形成第一输送间隙,所述第一输送间隙用于穿设工件。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第一对辊包括两个位置相对的第一压辊,能够利用反向转动的两个第一压辊,对工件进行便捷传输,同时第一对辊具备纠偏功能,使得在工件的传输过程中能够同步纠偏,提高了工件的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汪涛,李何欣,潘小莲,傅继贤,张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弗迪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