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无电源场合使用的电动顶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80268发布日期:2023-07-25 12:3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便于无电源场合使用的电动顶升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顶升机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无电源场合使用的电动顶升机。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顶升机尤其是在公共运输领域集装箱运输过程中,离开拖车时需要顶升机进行固定支撑,在固定和支撑过程目前的产品采取手摇作为动力,但是其效率比较低,工作过程耗时耗力。在此基础上有人进行改进,通过电机作为动力带动丝杆副实现顶升机的升降。

2、配置了动力装置的电动顶升机具有效率高、省时省力的优点,但是当没有电源时,将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无电源场合使用的电动顶升机,以提高电动顶升机的适应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无电源场合使用的电动顶升机,包括:

3、用于连接被顶物的主体;

4、与所述主体套接、可相对所述主体上下运动的支撑腿;

5、丝杆副,所述丝杆副包括丝杆及丝母,所述丝母与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

6、设置于所述主体、且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的减速机;以及

7、设置于所述主体、且与所述减速机的动力输入轴连接的第一电机;

8、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轴设置有动力输入部,所述动力输入部用于连接外部动力源。

9、上述电动顶升机用第一电机作为动力装置,在第一电机的动力轴设置有动力输入部,使得当没有电源时,将外部动力源连接到该动力输入部,外部动力源带动第一电机的动力轴回转,驱动丝杆副,进而驱动支撑腿升降,可实现无电源场合下的作业。并且,由于在第一电机和丝杆副之间设置有减速机传递动力,使得所述动力输入部所需的输入扭矩较小,日常使用的电动工具,例如电池驱动的手电钻等即可作为外部动力源。

10、可选地,所述动力输入部为轴孔,所述轴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轴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轴孔为非圆形孔。

11、可选地,所述电动顶升机还包括辅助电动工具,所述辅助电动工具包括:

12、第二电机;

13、与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的动力电池;以及

14、动力输出轴。

15、可选地,所述顶升机还包括自锁装置,所述自锁装置包括:

16、环绕所述丝杆、且固定连接于所述丝杆的齿盘;

17、对应所述齿盘、且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侧部的齿爪,所述齿爪包括啮合状态和分离状态,啮合状态下所述齿爪处于所述齿盘上的齿槽内能够阻止所述主体向下运动,分离状态下所述齿爪处于所述齿盘上的齿槽外;

18、向所述齿爪提供弹力、以使所述齿爪进入啮合状态的第一弹性件;

19、用于驱动所述齿爪进入分离状态的电动致动器;以及

20、用于驱动所述齿爪进入分离状态的手动致动器,所述手动致动器包括:

21、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外侧、且与所述齿爪的转轴固定连接的摇柄;

22、设置于所述摇柄的柱塞;

23、对应所述齿爪的分离状态、且对应所述柱塞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侧部的柱塞孔;以及

24、对应所述齿爪的啮合状态、且对应所述柱塞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侧部的柱塞孔;

25、所述柱塞可沿着与所述齿爪的回转中心线相平行的方向运动。

26、可选地,所述摇柄还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用于对所述柱塞的位置进行锁定。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本电动顶升机用第一电机作为动力装置,在第一电机的动力轴设置有动力输入部,使得当没有电源时,将外部动力源连接到该动力输入部,外部动力源带动第一电机的动力轴回转,驱动丝杆副,进而驱动支撑腿升降,可实现无电源场合下的作业。并且,由于在第一电机和丝杆副之间设置有减速机传递动力,使得所述动力输入部所需的输入扭矩较小,日常使用的电动工具,例如电池驱动的手电钻等即可作为外部动力源。



技术特征:

1.便于无电源场合使用的电动顶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无电源场合使用的电动顶升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无电源场合使用的电动顶升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无电源场合使用的电动顶升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无电源场合使用的电动顶升机,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一种便于无电源场合使用的电动顶升机,其包括用于连接被顶物的主体;与所述主体套接、可相对所述主体上下运动的支撑腿;丝杆副,所述丝杆副包括丝杆及丝母,所述丝母与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设置于所述主体、且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的减速机;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且与所述减速机的动力输入轴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轴设置有动力输入部。本电动顶升机用第一电机作为动力装置,在第一电机的动力轴设置有动力输入部,可实现无电源场合下的作业。并且由于在第一电机和丝杆副之间设置有减速机传递动力,使得所述动力输入部所需的输入扭矩较小,日常使用的电动工具即可作为外部动力源。

技术研发人员:黄康军,杨武军,张雄德,梁世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罗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