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地规划用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32951发布日期:2023-09-04 16:0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地规划用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土地规划相关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土地规划用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1、在进行土地规划时需要使用收放线装置对土地尺寸进行测量,现有的放线装置大多是人工读数,误差较大,精确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地规划用放线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土地规划用放线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土地规划用放线装置,包括小车、放线轮、测距轮、测量线、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依次设置在所述小车上的前后位置,所述测距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放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测量线首端固定在所述放线轮上,所述测量线的末端穿过所述测距轮底端绕着测距轮表面从测距轮的上方穿出。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测量线的末端,测量线带动测距轮和放线轮转动,测距轮转动的圈数与测距轮周长的乘积便是测量线放出的距离,放线轮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上,拉动测量线后,放线轮转动并放线。

5、优选的,在所述测距轮的表面上设有凸起,在所述测量线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适配的孔。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测量线上设置孔,在测距轮上设置凸起,当拉动测量线时,测量线带动测距轮转动。

7、优选的,在靠近所述放线轮的所述小车末端上设有换向柱,在换向柱的上端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下表面的换向柱上设有滚珠,所述测量线末端穿过所述换向柱上端的通孔。

8、优选的,在所述测量线的末端固定设有固定杆。

9、优选的,在所述测距轮的侧面的边缘设有磁铁块,在靠近所述磁铁块的第一固定座的内侧设有磁感应计数器,在所述测距轮转动时,磁铁块可与磁感应计数器对齐。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感应计数器感应磁铁块转动的圈数,进而得到测距轮转动的圈数。

11、优选的,在靠近所述测距轮的所述小车上设有把手,在所述把手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磁感应计数器信号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测的长度可显示在显示屏上,便于记录和观看。

13、优选的,在所述第二固定座外侧设有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放线轮同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线完成,转动转轮,便可将测量线缠绕到放线轮上。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16、1.拉动测量线的末端,测量线带动测距轮和放线轮转动,测距轮转动的圈数与测距轮周长的乘积便是测量线放出的距离,放线轮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上,拉动测量线后,放线轮转动并放线。

17、2.本装置采用磁铁块和磁感应计数器测出测距轮转动的圈数,然后通过圈数与周长换算出实际测量的长度,测量数据更加准确。



技术特征:

1.一种土地规划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9)、放线轮(6)、测距轮(3)、测量线(4)、第一固定座(10)和第二固定座(8),所述第一固定座(10)和第二固定座(8)依次设置在所述小车(9)上的前后位置,所述测距轮(3)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10)上,所述放线轮(6)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8)上,所述测量线(4)首端固定在所述放线轮(6)上,所述测量线(4)的末端穿过所述测距轮(3)底端绕着测距轮(3)表面从测距轮(3)的上方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地规划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距轮(3)的表面上设有凸起,在所述测量线(4)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适配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地规划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放线轮(6)的所述小车(9)末端上设有换向柱(5),在换向柱(5)的上端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下表面的换向柱(5)上设有滚珠,所述测量线(4)末端穿过所述换向柱(5)上端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地规划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量线(4)的末端固定设有固定杆(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地规划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距轮(3)的侧面的边缘设有磁铁块(11),在靠近所述磁铁块(11)的第一固定座(10)的内侧设有磁感应计数器(13),在所述测距轮(3)转动时,磁铁块(11)可与磁感应计数器(13)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土地规划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测距轮(3)的所述小车(9)上设有把手(1),在所述把手(1)上设有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与所述磁感应计数器(13)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土地规划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固定座(8)外侧设有转轮(7),所述转轮(7)与所述放线轮(6)同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土地规划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土地规划用放线装置,包括小车、放线轮、测距轮、测量线、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依次设置在所述小车上的前后位置,所述测距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放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测量线首端固定在所述放线轮上,所述测量线的末端穿过所述测距轮底端绕着测距轮表面从测距轮的上方穿出。拉动测量线的末端,测量线带动测距轮和放线轮转动,测距轮转动的圈数与测距轮周长的乘积便是测量线放出的距离,放线轮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上,拉动测量线后,放线轮转动并放线。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霞,王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坊隅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