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板膜的放膜结构、封膜仪及PCR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2914发布日期:2023-09-16 21:2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封板膜的放膜结构、封膜仪及PCR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封膜,具体是封板膜的放膜结构、封膜仪及pcr仪。


背景技术:

1、在对生物样本检测过程中,为了防止样本逸散,通常需要采用封板膜对装有样本的试剂管孔口进行密封。封膜仪即是用于封膜的仪器。目前有料卷传送式的封膜仪,此种适合连续批量进行封膜,结构比较复杂,所占空间较大。还有一种是结构小巧的单片式封膜仪,使用时,先将封板膜虚放在样本孔板上,然后再放入封膜仪内进行封膜。但是在封膜前封板膜在样本孔板上位置不稳定,在移动过程容易与封膜仪发生刮碰或遇到气流影响时,会发生封板膜移位的情形,造成封膜不合格。

2、另外,在常用的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中,通常需要先对样本孔板进行封膜,然后再将封膜后的样本孔板放置到pcr仪内进行扩增检测。对于实验室来说,需要同步配置封膜仪和pcr仪,增加配置成本。先封膜再检测,步骤多,影响pcr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封板膜的放膜结构、封膜仪及pcr仪。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封板膜的放膜结构,包括第一规制件和第二规制件,所述第一规制件用于规制封板膜的第一侧边部的位置,所述第二规制件用于规制封板膜的第二侧边部的位置,封板膜的所述第一侧边部与第二侧边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边部和第二侧边部都位于所述封板膜与孔板相结合区域之外;在完成封膜后,封板膜从所述第一规制件和第二规制件中脱出的脱离力小于所述封板膜与孔板的结合力。

3、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规制件和第二规制件对封板膜进行定位,确保封膜时,封板膜与孔板对位准确;第一规制件和第二规制件对封板膜起到托持定位的同时,又不妨碍封膜后封板膜从规制件上脱离,确保封板膜与孔板的稳定附着密封。采用该放膜结构,放膜方便,封板膜定位准确,提高了封膜质量和效率。

4、进一步地,封膜机构包括上压板组件和下适配块组件,待封膜孔板放置于所述下适配块组件上,在封膜前,封板膜两侧分别设置于第一规制件和第二规制件上,且封板膜非接触地位于所述上压板组件和待封膜孔板之间的空间。

5、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在封膜前,封板膜与上压板组件和孔板之间都具有间距空间,这样可以防止上压板组件具有热量时,热板对封板膜的放置造成影响。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规制件在与第二规制件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内凹的第一长槽,所述第二规制件在与所述第一规制件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内凹的第二长槽,所述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的前端设有用于放膜的开口,封板膜的第一侧边部位于第一长槽内,封板膜的第二侧边部位于所述第二长槽内。

7、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简单紧凑,有助于封膜装置的小型化,或方便在现有封膜装置上进行改造。

8、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板组件通过铰接开闭式实现与所述下适配块组件的分离或压合。

9、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上压板组件绕铰接轴回转式开闭,尤其适用于上述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的放膜结构,打开时,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竖向开口朝上,方便封板膜的插配放入操作;关闭后,封板膜随上压板组件转向为水平状态与孔板对位贴合。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规制件和第二规制件连接于所述上压板组件的基座上。

11、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一规制件和第二规制件通过连接件与上压板组件的基座固定连接,结构简单,方便第一规制件和第二规制件的安装。

12、进一步地,还包括可水平抽拉式安装于所述上压板组件的基座上的框体,所述第一规制件和第二规制件集成于所述框体,所述框体的上表面为封板膜的放入口。

13、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板组件与所述下适配块组件之间通过垂直升降方式实现分离或压合。

14、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抽拉式框体结构适用于升降开闭式的封膜装置,方便封板膜的放入。

15、封膜仪,其包括上压板组件和下适配块组件,在所述上压板组件上设置上述的封板膜的放膜结构。

16、封膜仪采用该放膜结构,放膜方便,封板膜定位准确,提高了封膜质量和效率。适宜实验室配置使用。

17、pcr仪,其包括热盖组件和下控温组件,在所述热盖组件上设置上述的封板膜的放膜结构。

18、进一步地,所述热盖组件通过铰接开闭式实现与所述下控温组件分离或压合。

19、进一步地,所述热盖组件与所述下控温组件之间通过垂直升降方式实现分离或压合。

20、pcr仪采用该放膜结构,在pcr检测前,无需先专门对样本孔板进行封膜操作,在pcr仪上同步完成封膜和扩增检测,大大提升了pcr检测效率。



技术特征:

1.封板膜的放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规制件和第二规制件,所述第一规制件用于规制封板膜的第一侧边部的位置,所述第二规制件用于规制封板膜的第二侧边部的位置,封板膜的所述第一侧边部与第二侧边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边部和第二侧边部都位于所述封板膜与孔板相结合区域之外;在完成封膜后,封板膜从所述第一规制件和第二规制件中脱出的脱离力小于所述封板膜与孔板的结合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板膜的放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规制件在与第二规制件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内凹的第一长槽,所述第二规制件在与所述第一规制件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内凹的第二长槽,所述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的前端设有用于放膜的开口,封板膜的第一侧边部位于第一长槽内,封板膜的第二侧边部位于所述第二长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板膜的放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规制件和第二规制件集成于一框体,所述框体的上表面为封板膜的放入口。

4.封膜仪,其包括上压板组件和下适配块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压板组件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封板膜的放膜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膜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组件通过铰接开闭式实现与所述下适配块组件的分离或压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膜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组件与所述下适配块组件之间通过垂直升降方式实现分离或压合。

7.pcr仪,其包括热盖组件和下控温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盖组件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封板膜的放膜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cr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盖组件通过铰接开闭式实现与所述下控温组件分离或压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cr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盖组件与所述下控温组件之间通过垂直升降方式实现分离或压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封膜技术领域,提供了封板膜的放膜结构、封膜仪及PCR仪。封板膜的放膜结构包括第一规制件和第二规制件,在完成封膜后,封板膜从第一规制件和第二规制件中脱出的脱离力小于封板膜与孔板的结合力。通过第一规制件和第二规制件对封板膜边部进行定位,确保封膜时,封板膜与孔板对位准确;第一规制件和第二规制件对封板膜起到托持定位的同时,又不妨碍封膜后封板膜从规制件上脱离,确保封板膜与孔板的稳定附着密封。采用该放膜结构,放膜方便,封板膜定位准确,提高了封膜质量和效率。本技术应用在PCR仪时,无需先专门对样本孔板进行封膜操作,在PCR仪上同步完成封膜和扩增检测,大大提升了PCR检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聂尚海,浦雪伟,燕东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莫纳(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