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杆钢模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6918发布日期:2023-07-18 17:4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杆钢模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杆生产,具体为一种电杆钢模提升机。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钢模吊运主要是通过自动吊具的小爪夹住钢模跑轮的轮缘来实现的,但在吊起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钢模纵向焊接有纵筋板,钢模跑轮的轮缘与纵筋板之间的空间往大头方向逐渐减小,无法直接夹取,需要将钢模找正使纵筋板朝上时才能顺利夹取吊运;通常从养护池滚出来的钢模,钢模的纵筋板的朝向是随机的、任意的,无规律可循,且养护池底部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无法在底部安装找平装置等设备,用上述的吊运设备在养护池内将钢模吊起的难度很大;另外,由于养护池是电杆自动化生产线的重要环节,只有解决了钢模的吊取问题,才能顺利的实现产线的自动化运行。

2、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适合在养护池内对钢模进行提升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杆钢模提升机,通过将提升小车设计成可翻转的结构,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对钢模的提升。

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杆钢模提升机,包括提升支架及提升小车;

4、提升支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提升轨道,提升小车包括移动连接在提升轨道上的移动底座以及与移动底座的下端铰接连接的翻转板,翻转板随移动底座向下运动过程中受底部外力作用向上转动;

5、提升轨道的上部设置有卷扬机,卷扬机与移动底座通过钢丝绳连接。

6、进一步的,两个提升轨道的内侧设有相对的轨道槽,移动底座上背离翻转板的一面设有转动连接在轨道槽内的车轮组。

7、进一步的,车轮组包括横向间隔固定在移动底座背面上的车轮轴座、转动连接两个车轮轴座上的车轮轴以及固定在车轮轴两端部的车轮,提升小车通过车轮沿轨道槽上下移动。

8、进一步的,车轮组有两个,且上下间隔设置在移动底座的背面,两个车轮组之间还设有动滑轮,钢丝绳缠绕在动滑轮上。

9、进一步的,移动底座的下端部设有与移动底座垂直的限位板,翻转板铰接连接在限位板的上方,翻转板与移动底座垂直时,限位板与翻转板的下端面抵触连接。

10、进一步的,移动底座上固定有第一铰链座,翻转板上固定有第二铰链座,第一铰链座和第二铰链座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无外力作用下,翻转板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翻转与限位板抵触连接。

11、进一步的,翻转板的末端向上延伸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弧形支撑肋,弧形支撑肋的内侧固定有挡板。

12、进一步的,提升轨道包括竖直轨道和与竖直轨道上端连接的弧形轨道,竖直轨道位于地面以下位置,弧形轨道位于地面以上位置。

13、进一步的,弧形轨道的末端横向设有定滑轮组,竖直轨道上横向设有导向轮组,钢丝绳自卷扬机依次通过定滑轮组、导向轮组后与移动底座连接。

14、进一步的,两个提升轨道的背面之间固定设有若干个支撑板。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的钢模提升机的提升小车包括移动底座和与移动底座下端铰接连接的翻转板,工作时,控制卷扬机释放钢丝绳,提升小车靠重力下降,当翻转板触碰到钢模时,靠钢模的作用力,向上翻转并通过钢模与养护池的间隙,通过钢模后,翻转板靠自身重力自动打开,使钢模位于翻转板的上方,此时,控制卷扬机收回钢丝绳,使提升小车带动钢模上升至地面以上。

17、(2)本实用新型的钢模提升机的提升轨道包括竖直轨道和弧形轨道,竖直轨道将钢模提升至地面,弧形轨道将钢模翻转至找平装置上,实现了该提升机与其他机构的顺利衔接,避免了再用吊具进行吊装,自动化程度更高。

18、(3)本实用新型的钢模提升机通过动滑轮、定滑轮组和导向轮组的设计,节省了动力,降低了卷扬机的功率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杆钢模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支架及提升小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杆钢模提升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提升轨道的内侧设有相对的轨道槽,所述移动底座上背离所述翻转板的一面设有转动连接在所述轨道槽内的车轮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杆钢模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组包括横向间隔固定在所述移动底座背面上的车轮轴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车轮轴座上的车轮轴以及固定在所述车轮轴两端部的车轮,所述提升小车通过所述车轮沿所述轨道槽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杆钢模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组有两个,且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移动底座的背面,两个所述车轮组之间还设有动滑轮,所述钢丝绳缠绕在所述动滑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杆钢模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的下端部设有与所述移动底座垂直的限位板,所述翻转板铰接连接在所述限位板的上方,所述翻转板与所述移动底座垂直时,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翻转板的下端面抵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杆钢模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上固定有第一铰链座,所述翻转板上固定有第二铰链座,所述第一铰链座和第二铰链座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无外力作用下,所述翻转板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翻转与所述限位板抵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杆钢模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的末端向上延伸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弧形支撑肋,所述弧形支撑肋的内侧固定有挡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杆钢模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轨道包括竖直轨道和与所述竖直轨道上端连接的弧形轨道,所述竖直轨道位于地面以下位置,所述弧形轨道位于地面以上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杆钢模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轨道的末端横向设有定滑轮组,所述竖直轨道上横向设有导向轮组,所述钢丝绳自所述卷扬机依次通过所述定滑轮组、导向轮组后与所述移动底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杆钢模提升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提升轨道的背面之间固定设有若干个支撑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杆钢模提升机,包括提升支架及提升小车;提升支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提升轨道,提升小车包括移动连接在提升轨道上的移动底座以及与移动底座的下端铰接连接的翻转板,翻转板随移动底座向下运动过程中受底部外力作用向上转动;提升轨道的上部设置有卷扬机,卷扬机与移动底座通过钢丝绳连接。本技术工作时,控制卷扬机释放钢丝绳,提升小车靠重力下降,当翻转板触碰到钢模时,靠钢模的作用力,向上翻转并通过钢模与养护池的间隙,通过钢模后,翻转板靠自身重力自动打开,使钢模位于翻转板的上方,此时,控制卷扬机收回钢丝绳,使提升小车带动钢模上升至地面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盘玉锋,普志勇,陈伍宾,罗武,周昌勇,欧阳天铳,玉款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中久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