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自动循环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1564发布日期:2023-09-02 16:1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托盘自动循环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产品组装和零配件组装,尤其涉及一种托盘自动循环线。


背景技术:

1、在工厂生产中,经常需要将工件放置在托盘中固定,再将托盘放置于传送带上,传送带带动托盘和工件经过各个工位,对工件进行加工处理。传送带分为直线式和循环式,直线式传送带在完成输送工件后需要人工回收托盘,并将托盘再次放置于传送带起始处;循环式托盘传送带在完成输送工件后能够自动将托盘送至传送带起始处,无需人工处理,使用更方便。

2、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5520577a公开了一种带有工装夹具的循环料道,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表面设置有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呈“o”型设置;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数量为4个,四个所述导向轮分置机架四个角部,所述导向轮转动连接于机架,且所述导向轮回转轮线竖直设置;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套设于四个导向轮之间,所述传动带的运输面水平设置,所述传送带设置在环形导轨内;驱动轮组,所述驱动轮组转动连接于机架,且回转轴线水平设置,所述传送带在驱动轮组外周环绕一圈,所述驱动轮组位于传送带中段;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使驱动轮组水平转动,所述传送带在驱动轮组带动下水平运转;工装夹具,所述工装夹具用于固定工件,所述工装夹具在传送带摩擦力驱使下滑动于环形导轨。

3、其虽能实现循环输送工装夹具的目的,但环形轨道呈平面结构,需要占用较大的场地,不利于其他设备摆放。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盘自动循环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线占用场地较大,不利于其他设备摆放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托盘自动循环线,包括:机架以及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多个止位装置、多个升降装置和多个推拉装置;

3、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用于运送托盘;

4、所述第二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上方并用于运送托盘,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运送托盘的方向相反;

5、多个所述止位装置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底部,多个所述止位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的托盘停止运动;

6、多个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上的托盘转运至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以及将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的托盘转运至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上;

7、多个所述推拉装置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升降装置的侧旁,所述推拉装置用于推动或拖动所述机架上的托盘。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支架,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分别设置于上下两所述支架上。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均设置于位于下侧的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向后转动。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传送带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于位于上侧的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向前转动。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止位装置包括安装板、底座、底座驱动机构、定位件和定位驱动机构;所述底座可升降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底座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底部并带动所述底座升降活动;所述定位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侧旁;所述定位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并带动所述定位件转动。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止位装置还包括传动板,所述传动板连接所述定位驱动机构和所述定位件;所述传动板的表面具有多个齿槽,所述定位件的周侧设置有多个轮齿,所述定位驱动机构带动所述传动板前后活动,以使所述定位件通过所述轮齿和所述齿槽在所述传动板的表面转动。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板、升降台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升降台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并带动所述升降台升降活动。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拉装置包括推拉杆和推拉驱动机构,所述推拉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推拉杆前后活动,以使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的托盘运送至所述升降装置,或者使所述升降装置上的托盘运送至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一传送装置。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拉装置包括轨道和滑块,所述轨道设置于所述推拉驱动机构的侧旁,所述滑块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上,所述滑块的一端连接所述推拉驱动机构,所述推拉杆固定于所述滑块上。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拉装置为四个,四个所述推拉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两侧。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盘自动循环线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8、通过将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上下设置,并通过升降装置将托盘在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之间传递,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托盘自动循环线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占用面积大幅减少,空间利用率更高,方便用户摆放其他设备。



技术特征:

1.一种托盘自动循环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多个止位装置、多个升降装置和多个推拉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自动循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支架,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分别设置于上下两所述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自动循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均设置于位于下侧的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向后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自动循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传送带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于位于上侧的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向前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托盘自动循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装置包括安装板、底座、底座驱动机构、定位件和定位驱动机构;所述底座可升降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底座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底部并带动所述底座升降活动;所述定位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侧旁;所述定位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并带动所述定位件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盘自动循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装置还包括传动板,所述传动板连接所述定位驱动机构和所述定位件;所述传动板的表面具有多个齿槽,所述定位件的周侧设置有多个轮齿,所述定位驱动机构带动所述传动板前后活动,以使所述定位件通过所述轮齿和所述齿槽在所述传动板的表面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托盘自动循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板、升降台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升降台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并带动所述升降台升降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托盘自动循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装置包括推拉杆和推拉驱动机构,所述推拉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推拉杆前后活动,以使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的托盘运送至所述升降装置,或者使所述升降装置上的托盘运送至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一传送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托盘自动循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装置包括轨道和滑块,所述轨道设置于所述推拉驱动机构的侧旁,所述滑块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上,所述滑块的一端连接所述推拉驱动机构,所述推拉杆固定于所述滑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托盘自动循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装置为四个,四个所述推拉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产品组装和零配件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托盘自动循环线,包括:机架以及均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多个止位装置、多个升降装置和多个推拉装置;第一传送装置用于运送托盘;第二传送装置并用于运送托盘,第二传送装置与第一传送装置运送托盘的方向相反;多个升降装置用于将第一传送装置上的托盘转运至第二传送装置上,以及将第二传送装置上的托盘转运至第一传送装置上;推拉装置用于推动或拖动机架上的托盘。通过将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上下设置,并通过升降装置将托盘在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之间传递,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占用面积大幅减少,空间利用率更高,方便用户摆放其他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吴景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晖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