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印刷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48033发布日期:2023-07-22 12:5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印刷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印刷,特别是一种包装印刷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1、包装印刷装置,就是将印版上图文的油墨转移到纸张上的装置,对特殊的包装产品进行表面印刷,印刷之后的产品,再进行包装,使得印刷之后的产品更加直观,体现出产品的特征;

2、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221387799.0的一种包装印刷传输装置,其有益效果为:本设备在使用时,利用驱动机构,通过驱动电机可以带动驱动杆的转动,再利用联动机构,驱动杆可以通过主带轮、皮带和从带轮带动联动杆的转动,联动杆会通过击打杆带动击打球的转动,最后利用印刷机构,击打球运动过程中会间歇性的击打三角块并挤压三角块的下移,三角块可以通过移动块和移动杆带动印刷板的间歇性下移,下移的印刷板可以对放在输送带上的包装纸表面进行印刷,这种印刷的方式不仅快捷省力,且印刷的效率;

3、现有技术的包装印刷装置,在印刷时难以对包装产品进行间歇传动,从而会导致包装产品堆积在一起,在对包装产品进行印刷时,容易导致颜料飞溅至两侧的包装产品上,从而给印刷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包装印刷传输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的包装印刷装置,在印刷时难以对包装产品进行间歇传动,从而会导致包装产品堆积在一起,在对包装产品进行印刷时,容易导致颜料飞溅至两侧的包装产品上,从而给印刷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印刷传输装置,其包括,传输组件,包括输送带、驱动件以及从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一侧,所述从动件位于所述输送带底部;

5、间歇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一侧,包括支撑板、阻隔件、限位件、传动件以及复位件,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输送带底部,所述阻隔件和所述限位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板顶部,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支撑板底部,所述复位件固定于所述限位件顶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印刷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板、电机和第一皮带轮,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输送带底部,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一侧,所述第一皮带轮固定于所述电机输出端。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印刷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从动件包括连接轴、辊轴以及第二皮带轮,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内,所述辊轴固定于所述连接轴外侧,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于所述连接轴端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印刷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阻隔件包括固定轴、连接座以及挡板,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顶部,所述连接座固定于所述固定轴顶端,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连接座外侧。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印刷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送带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挡板一侧通过通槽位于输送带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印刷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棘轮、活动板以及限位齿,所述棘轮固定于所述固定轴外侧,所述活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顶部,所述限位齿固定于所述活动板一端,所述复位件设置于所述活动板顶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印刷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件包括固定架、马达、转盘、连接块以及凸块,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支撑板底部,所述马达设置于所述固定架内底壁,所述转盘固定于所述马达输出端,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转盘外侧,所述凸块固定于所述活动板一侧。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印刷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复位件包括固定柱、拉簧、连接杆、固定块、定位板以及连接柱,所述固定柱固定于所述活动板顶部,所述拉簧设置于所述固定柱上,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侧面,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端部,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一侧,所述连接柱固定于所述定位板底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印刷传输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柱外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拉簧一端悬挂于凹槽内,另一端与连接柱固定。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间歇限位组件用于对包装产品进行分隔,且使包装产品在传动期间能够被分隔一定间距,从而可避免包装产品在印刷时出现染料飞溅至两侧的包装产品表面的情况,以此有利于对印刷产品进行印刷。



技术特征:

1.一种包装印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印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02)包括固定板(102a)、电机(102b)和第一皮带轮(102c),所述固定板(102a)固定于所述输送带(101)底部,所述电机(102b)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02a)一侧,所述第一皮带轮(102c)固定于所述电机(102b)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印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103)包括连接轴(103a)、辊轴(103b)以及第二皮带轮(103c),所述连接轴(103a)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02a)内,所述辊轴(103b)固定于所述连接轴(103a)外侧,所述第二皮带轮(103c)固定于所述连接轴(103a)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印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202)包括固定轴(202a)、连接座(202b)以及挡板(202c),所述固定轴(202a)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201)顶部,所述连接座(202b)固定于所述固定轴(202a)顶端,所述挡板(202c)固定于所述连接座(202b)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印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01)一侧开设有通槽(s),所述挡板(202c)一侧通过通槽(s)位于输送带(101)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印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3)包括棘轮(203a)、活动板(203b)以及限位齿(203c),所述棘轮(203a)固定于所述固定轴(202a)外侧,所述活动板(203b)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201)顶部,所述限位齿(203c)固定于所述活动板(203b)一端,所述复位件(205)设置于所述活动板(203b)顶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印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204)包括固定架(204a)、马达(204b)、转盘(204c)、连接块(204d)以及凸块(204e),所述固定架(204a)固定于所述支撑板(201)底部,所述马达(204b)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04a)内底壁,所述转盘(204c)固定于所述马达(204b)输出端,所述连接块(204d)固定于所述转盘(204c)外侧,所述凸块(204e)固定于所述活动板(203b)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印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205)包括固定柱(205a)、拉簧(205b)、连接杆(205c)、固定块(205d)、定位板(205e)以及连接柱(205f),所述固定柱(205a)固定于所述活动板(203b)顶部,所述拉簧(205b)设置于所述固定柱(205a)上,所述连接杆(205c)固定于所述支撑板(201)侧面,所述固定块(205d)固定于所述连接杆(205c)端部,所述定位板(205e)设置于所述固定块(205d)一侧,所述连接柱(205f)固定于所述定位板(205e)底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印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05a)外侧开设有凹槽(m),所述拉簧(205b)一端悬挂于凹槽(m)内,另一端与连接柱(205f)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印刷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组件,包括输送带、驱动件以及从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一侧,所述从动件位于所述输送带底部;间歇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一侧,包括支撑板、阻隔件、限位件、传动件以及复位件,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输送带底部,所述阻隔件和所述限位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板顶部,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支撑板底部,所述复位件固定于所述限位件顶部。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间歇限位组件用于对包装产品进行分隔,且使包装产品在传动期间能够被分隔一定间距,从而可避免包装产品在印刷时出现染料飞溅至两侧的包装产品表面的情况,以此有利于对印刷产品进行印刷。

技术研发人员:苏伦荣,陈苗,刘森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市新都华兴印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