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5213发布日期:2023-10-14 15:4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物料流转,具体涉及一种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1、一般在进行零件上料时,会涉及零件夹取,如果使用传统的夹钳式机构,由于夹钳一般由相互铰接的杆件构成,杆件相互交叉,在打开时,杆件之间必然存在夹角,在利用杆件端部自外部夹取零件,或自内部撑住零件时,杆件与零件的表面无法完全贴合,实质是靠杆件端部的较小的接触面与零件外壁接触,容易造成应力集中,损坏零件,且由于接触面较小,无法实现对零件可靠的夹取。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传统上料机构对零件夹取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料机构,它可以实现夹持杆无论如何运动,其相对于竖直方向的角度始终不变,从而可以更好地贴合零件的外侧包络面或者内壁表面,更好地实现对零件的夹持。

3、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上料机构,包括支架、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对称的第一铰接孔和对称的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与支架通过第一铰接孔铰接,所述第一杆件靠近第一铰接孔的端部均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与支架通过第二铰接孔铰接;还包括夹持杆,所述夹持杆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第一杆件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杆件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之间的连线与连接杆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

6、可选的,还包括传送件,所述传送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桩和第二定位桩,所述第一定位桩和第二定位桩连线方向与传送件活动方向垂直。

7、可选的,所述传送件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摆动件,所述摆动件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

8、可选的,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扭簧。

9、可选的,所述传送件为传送带。

10、可选的,所述夹持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之间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等于所述连接杆与夹持杆之间的夹角。

11、可选的,所述支架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齿轮固定连接。

12、可选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与支架固定连接。

13、可选的,还包括机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垂直于机架设置,所述气缸输出端水平设置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输出端与支架固定连接。

14、可选的,所述齿轮为扇形齿轮。

15、有益效果

16、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针对传统上料机构对零件夹取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夹持杆无论如何运动,其相对于竖直方向的角度始终不变,从而可以更好地贴合零件的外侧包络面或者内壁表面,避免应力集中,损坏零件,更好地实现对零件的夹持。



技术特征:

1.一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对称的第一铰接孔和对称的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与支架通过第一铰接孔铰接,所述第一杆件靠近第一铰接孔的端部均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与支架通过第二铰接孔铰接;还包括夹持杆,所述夹持杆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第一杆件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杆件的另一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送件,所述传送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桩和第二定位桩,所述第一定位桩和第二定位桩连线方向与传送件活动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件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摆动件,所述摆动件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件为传送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之间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等于所述连接杆与夹持杆之间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齿轮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与支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垂直于机架设置,所述气缸输出端水平设置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输出端与支架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为扇形齿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上料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料机构。包括支架、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第一杆件的一端与支架通过第一铰接孔铰接,第一杆件靠近第一铰接孔的端部均设置有齿轮,齿轮相互啮合;还包括夹持杆,夹持杆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第一杆件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杆件的另一端铰接;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之间的连线与连接杆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针对传统上料机构对零件夹取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可以实现夹持杆无论如何运动,其相对于竖直方向的角度始终不变,从而可以更好地贴合零件的外侧包络面或者内壁表面,更好地实现对零件的夹持。

技术研发人员:蓝徐彬,赵彬,赵振英,严敏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辰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