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物料自动混合供料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4719发布日期:2023-07-28 04:1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物料自动混合供料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双物料生产线,具体为一种双物料自动混合供料生产线。


背景技术:

1、生产线就是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线活动所构成的路线。生产线是按对象原则组织起来的,完成产品工艺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即按产品专业化原则,配备生产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工人,负责完成某种产品(零、部件)的全部制造工作,对相同的劳动对象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其中在双物料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种双物料进行混合,因此需要一种双物料自动混合供料生产线。

2、目前,现有的双物料混合装置大多使用搅拌机,但由于在搅拌过程中,有些小颗粒状的物料会下沉,甚至结块,导致搅拌不均匀,造成物料混合不均匀,导致后续成品质量不好,使得整体搅拌机无法进行高效的连续加工工作,降低了整体混合效率,而混合后的物料大都原地倾倒堆放,再运送到运输设备上向生产场地输送,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或将其直接输送至传输机上,但由于输送口开口较大,物料粉尘外溢对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等问题,并且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影响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物料自动混合供料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双物料混合装置大多使用搅拌机,但由于在搅拌过程中,有些小颗粒状的物料会下沉,甚至结块,导致搅拌不均匀,造成物料混合不均匀,导致后续成品质量不好,使得整体搅拌机无法进行高效的连续加工工作,降低了整体混合效率,而混合后的物料大都原地倾倒堆放,再运送到运输设备上向生产场地输送,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或将其直接输送至传输机上,但由于输送口开口较大,物料粉尘外溢对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等问题,并且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影响了整体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物料自动混合供料生产线,包括:传送机构、混合机构、输出机构和调节机构;

3、所述传送机构上安装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下安装有输出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侧安装有调节机构。

4、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支脚、支撑架、第一转动电机、转动轴、主动轮、传送带、从动轮、防护板、调节架和操作器;

5、所述支脚上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侧安装有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电机输出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表面通过传送带连接有从动轮。

6、优选的,所述传送带外侧安装有防护板,所述支脚侧端安装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上安装有操作器。

7、优选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混合箱、入料口、电机箱、第二转动电机、转轴、转动叶片、刮板和出料口;

8、所述混合箱顶部开设有入料口,所述混合箱顶部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安装有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二转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安装有转动叶片。

9、优选的,所述转轴底部安装有刮板,所述出料口开设在混合箱底部。

10、优选的,所述输出机构,包括:输送管道、调节阀门、暂储漏斗、软管、接头和输出口;

11、所述输送管道安装在混合箱底部,所述输送管道上安装有调节阀门,所述输送管道底部安装有暂储漏斗。

12、优选的,所述暂储漏斗下安装有软管,所述软管底部通过接头连接有输出口。

13、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螺纹杆、移动块、丝杆和套管;

14、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调节架上,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贯穿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贯穿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通过套管连接在接头上。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物料自动混合供料生产线,防护板减少了由于物料粉尘外溢导致的污染问题,混合机构转轴底部设置的刮板将混合箱内的物料进行刮动,减少了由于底部物料板结或边缘的物料混合不充分的问题,整体混合均匀,减少了由于搅拌不均匀导致的成品质量较差的问题,输出机构减少了由于二次输送导致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调节机构方便使用者根据内部混合的物料调节输出口的高度,减少了由于物料传输时开口太高导致的物料导出时造成浪费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16、1.传送机构的支脚支撑的支撑架将传送带进行支撑,方便后期传送带的使用,打开第一转动电机,通过转动轴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主动轮与从动轮的配合使得传送带进行转动,方便进行传输操作,设置的防护板将内部传输的物料进行防护,减少了由于物料粉尘外溢导致的污染问题,设置的调节架上的操作器进行操作使用,使得装置整体自动化程度高;

17、2.混合机构通过混合箱的入料口将所需自动混合的双物料导入,方便后期进行搅拌混合操作,打开电机箱内的第二转动电机,通过转轴带动上端的转动叶片进行转动,转轴底部设置的刮板将混合箱内的物料进行刮动,减少了由于底部物料板结或边缘的物料混合不充分的问题,整体混合均匀,减少了由于搅拌不均匀导致的成品质量较差的问题,设置的出料口方便将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导出;

18、3.打开调节机构的伺服电机,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使得丝杆上的移动块进行上下移动,移动块上通过套管连接的接头方便进行上下移动,方便使用者根据内部混合的物料调节输出口的高度,减少了由于物料传输时开口太高导致的物料导出时造成浪费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物料自动混合供料生产线,包括:传送机构(1)、混合机构(2)、输出机构(3)和调节机构(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物料自动混合供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1),包括:支脚(101)、支撑架(102)、第一转动电机(103)、转动轴(104)、主动轮(105)、传送带(106)、从动轮(107)、防护板(108)、调节架(109)和操作器(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物料自动混合供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06)外侧安装有防护板(108),所述支脚(101)侧端安装有调节架(109),所述调节架(109)上安装有操作器(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物料自动混合供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2),包括:混合箱(201)、入料口(202)、电机箱(203)、第二转动电机(204)、转轴(205)、转动叶片(206)、刮板(207)和出料口(2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物料自动混合供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5)底部安装有刮板(207),所述出料口(208)开设在混合箱(201)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物料自动混合供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机构(3),包括:输送管道(301)、调节阀门(302)、暂储漏斗(303)、软管(304)、接头(305)和输出口(3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物料自动混合供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储漏斗(303)下安装有软管(304),所述软管(304)底部通过接头(305)连接有输出口(3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物料自动混合供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401)、第一锥齿轮(402)、第二锥齿轮(403)、螺纹杆(404)、移动块(405)、丝杆(406)和套管(40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物料自动混合供料生产线,包括:传送机构、混合机构、输出机构和调节机构;传送机构上安装有混合机构,混合机构下安装有输出机构,传送机构侧安装有调节机构。该双物料自动混合供料生产线,防护板减少了由于物料粉尘外溢导致的污染问题,混合机构转轴底部设置的刮板将混合箱内的物料进行刮动,减少了由于底部物料板结或边缘的物料混合不充分的问题,整体混合均匀,减少了由于搅拌不均匀导致的成品质量较差的问题,输出机构减少了由于二次输送导致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调节机构方便使用者根据内部混合的物料调节输出口的高度,减少了由于物料传输时开口太高导致的物料导出时造成浪费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陈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营市盛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