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送丝力的金属丝输送装置

文档序号:35889801发布日期:2023-10-28 19:3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送丝力的金属丝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属丝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送丝力的金属丝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1、我国重工业发达,金属丝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但金属丝在使用时需要从绕线盘卸下,包装时需要将其缠绕在绕线盘上,为了方便装卸需要利用送丝装置。目前国内现有的金属丝输送装置,送丝辊的摩擦送丝力调节困难,不能根据不同金属丝所需要的效果调节送丝力大小,导致使用环境单一,送丝效果不佳。另外在送丝过程,由于金属丝的平直度的影响,会出现送丝辊与金属丝接触不良的问题,导致送丝辊悬空使摩擦送丝力突然减小,影响金属丝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送丝过程中送丝辊与金属丝接触不良以及不同位置送丝辊的下压力不能调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调节送丝力的金属丝输送装置。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可调节送丝力的金属丝输送装置,其组成包括导丝管、被动送丝辊轴、被动送丝辊、压力调节装置、壳体、主动链轮、主动送丝辊、主动送丝轴、被动齿轮、主动齿轮、主动轴、链条、从动链轮和从动送丝轴,压力调节装置的上方连接壳体,压力调节装置的下方与被动送丝辊轴相连,被动送丝辊通过键连接在被动送丝辊轴上,主动送丝辊位于被动送丝辊的下方,且主动送丝辊与被动送丝辊之间具有间隙,主动送丝辊上沿圆周设置有下v型槽,被动送丝辊上沿圆周设置有上v型槽,上v型槽与下v型槽上下正对,主动送丝辊、主动链轮和被动齿轮均通过键连接在主动送丝轴上,从动送丝轴与主动送丝轴平行设置,从动送丝轴通过键连接从动链轮和主动送丝辊,链条绕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通过键连接在主动轴上,两个导丝管对称设置在壳体的左右端,且导丝管上的导丝孔与上v型槽和下v型槽正对。

4、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送丝辊与被动送丝辊之间的间隙为2mm~5mm。

5、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六角螺母、压紧座、门型下压座、螺旋弹簧、长螺栓轴、销轴、两个限位轮和两个限位轴,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挡板和六边形内孔,六角螺母设置在壳体的上壁与限位挡板之间,长螺栓轴的上端为六边形并穿过六角螺母后设置在六边形内孔中,且长螺栓轴与六角螺母螺纹连接,长螺栓轴的下端穿过门型下压座,长螺栓轴的中间设有圆形凸台,螺旋弹簧套装在长螺栓轴上,且螺旋弹簧的上端与圆形凸台焊接,螺旋弹簧的下端与门型下压座焊接,门型下压座的下端通过销轴与压紧座铰接,压紧座的下端与被动送丝辊轴通过轴承相互铰接,两个限位轮分别设置在门型下压座的左右端,限位轮套装在限位轴上,限位轴与壳体的内壁固接。

6、进一步的,所述压紧座包括连接梁、两个水平板、四个压板和四个压紧托板,两个水平板分别设置在连接梁的两端,且连接梁与水平板垂直设置,每两个压板对应一个水平板,且两个压板对称设置在水平板的前后端,连接梁、两个水平板和四个压板一体制成,每个压板下面对应一个压紧托板,且压板与压紧托板通过连接元件连接,压板与压紧托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安装孔。

7、进一步的,所述门型下压座包括上端板、两个竖板和两个下托板,两个竖板对称设置在上端板的前后端,每个竖板下面对应一个下托板,且竖板与下托板通过连接元件连接,竖板与下托板的连接处设置有销轴孔。

8、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调节装置的数量为三个,与压力调节装置4配套的被动送丝辊数量为六个,被动送丝辊配套的主动送丝辊的数量为六个。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一、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所需要的送丝力大小改变压力调节装置中的螺旋弹簧4-5的伸长量,控制被动送丝辊的下压力,从而实现调节摩擦送丝力。

11、二、一个压力调节装置可以调节两个被动送丝辊的压力,减少调节装置的配置数量,减小了壳体轴向尺寸。

12、三、压力调节装置下方的压紧座可绕铰链转动,时刻保证金属丝与送丝辊接触,稳定送丝速度。

13、四、主动送丝辊由链条传动,避免了齿轮传动时转向不同的情况,不需要中间齿轮改变转向,时刻保证送丝辊正确转动,减少因传动带来的动力消耗,也能减小送丝装置的横向尺寸。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送丝力的金属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导丝管(1)、被动送丝辊轴(2)、被动送丝辊(3)、压力调节装置(4)、壳体(5)、主动链轮(6)、主动送丝辊(7)、主动送丝轴(8)、被动齿轮(9)、主动齿轮(10)、主动轴(11)、链条(12)、从动链轮(13)和从动送丝轴(14),压力调节装置(4)的上方连接壳体(5),压力调节装置(4)的下方与被动送丝辊轴(2)相连,被动送丝辊(3)通过键连接在被动送丝辊轴(2)上,主动送丝辊(7)位于被动送丝辊(3)的下方,且主动送丝辊(7)与被动送丝辊(3)之间具有间隙,主动送丝辊(7)上沿圆周设置有下v型槽(7-1),被动送丝辊(3)上沿圆周设置有上v型槽(3-1),上v型槽(3-1)与下v型槽(7-1)上下正对,主动送丝辊(7)、主动链轮(6)和被动齿轮(9)均通过键连接在主动送丝轴(8)上,从动送丝轴(14)与主动送丝轴(8)平行设置,从动送丝轴(14)通过键连接从动链轮(13)和主动送丝辊(7),链条(12)绕在主动链轮(6)和从动链轮(13)上,被动齿轮(9)与主动齿轮(10)啮合,主动齿轮(10)通过键连接在主动轴(11)上,两个导丝管(1)对称设置在壳体(5)的左右端,且导丝管(1)上的导丝孔与上v型槽(3-1)和下v型槽(7-1)正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送丝力的金属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送丝辊(7)与被动送丝辊(3)之间的间隙为2mm~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送丝力的金属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包括六角螺母(4-1)、压紧座(4-3)、门型下压座(4-4)、螺旋弹簧(4-5)、长螺栓轴(4-6)、销轴(4-7)、两个限位轮(4-2)和两个限位轴(4-8),所述壳体(5)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挡板(5-1)和六边形内孔(5-2),六角螺母(4-1)设置在壳体(5)的上壁与限位挡板(5-1)之间,长螺栓轴(4-6)的上端为六边形并穿过六角螺母(4-1)后设置在六边形内孔(5-2)中,且长螺栓轴(4-6)与六角螺母(4-1)螺纹连接,长螺栓轴(4-6)的下端穿过门型下压座(4-4),长螺栓轴(4-6)的中间设有圆形凸台(4-6-1),螺旋弹簧(4-5)套装在长螺栓轴(4-6)上,且螺旋弹簧(4-5)的上端与圆形凸台(4-6-1)焊接,螺旋弹簧(4-5)的下端与门型下压座(4-4)焊接,门型下压座(4-4)的下端通过销轴(4-7)与压紧座(4-3)铰接,压紧座(4-3)的下端与被动送丝辊轴(2)通过轴承相互铰接,两个限位轮(4-2)分别设置在门型下压座(4-4)的左右端,限位轮(4-2)套装在限位轴(4-8)上,限位轴(4-8)与壳体(5)的内壁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送丝力的金属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座(4-3)包括连接梁(4-3-1)、两个水平板(4-3-2)、四个压板(4-3-3)和四个压紧托板(4-3-4),两个水平板(4-3-2)分别设置在连接梁(4-3-1)的两端,且连接梁(4-3-1)与水平板(4-3-2)垂直设置,每两个压板(4-3-3)对应一个水平板(4-3-2),且两个压板(4-3-3)对称设置在水平板(4-3-2)的前后端,连接梁(4-3-1)、两个水平板(4-3-2)和四个压板(4-3-3)一体制成,每个压板(4-3-3)下面对应一个压紧托板(4-3-4),且压板(4-3-3)与压紧托板(4-3-4)通过连接元件连接,压板(4-3-3)与压紧托板(4-3-4)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安装孔(4-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送丝力的金属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型下压座(4-4)包括上端板(4-4-1)、两个竖板(4-4-2)和两个下托板(4-4-3),两个竖板(4-4-2)对称设置在上端板(4-4-1)的前后端,每个竖板(4-4-2)下面对应一个下托板(4-4-3),且竖板(4-4-2)与下托板(4-4-3)通过连接元件连接,竖板(4-4-2)与下托板(4-4-3)的连接处设置有销轴孔(4-4-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送丝力的金属丝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数量为三个,与压力调节装置(4)配套的被动送丝辊(3)数量为六个,被动送丝辊(3)配套的主动送丝辊(7)的数量为六个。


技术总结
一种可调节送丝力的金属丝输送装置,以解决送丝过程中送丝辊与金属丝接触不良及不同位置送丝辊的下压力不能调节的问题。压力调节装置的上方连接壳体,压力调节装置的下方与被动送丝辊轴相连,被动送丝辊通过键连接在被动送丝辊轴上,主动送丝辊位于被动送丝辊的下方,上V型槽与下V型槽上下正对,主动送丝辊、主动链轮和被动齿轮均固装在主动送丝轴上,从动送丝轴与主动送丝轴平行设置,从动送丝轴通过键连接从动链轮和主动送丝辊,链条绕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固装在主动轴上,导丝管上的导丝孔与上、下V型槽正对。本技术方便调节送丝辊的摩擦送丝力,保证送丝辊和金属丝实时接触。

技术研发人员:何富君,严海锋,游建盟,刘凯,屈如意,蒋雯钰,邹帅,夏胜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石油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