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锚千斤顶自动找正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8278发布日期:2023-07-18 13:0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拆锚千斤顶自动找正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煤矿支护,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拆锚千斤顶自动找正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1、煤矿巷道综采工作面后,往往存在两端头采空区悬顶问题,为此,需要将两端头采空区顶板支护锚索拆卸下来,确保顶板及时垮落,避免瓦斯聚集等安全隐患影响正常回采和安全生产,但是巷道支护锚索锚具平均高度在6~8米,如果人工手持千斤顶进行拆卸,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锚千斤顶自动找正移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千斤顶拆锚时安全性便捷性低下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锚千斤顶自动找正移动装置包括升降装置、顶升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安装部和第一移动部,安装部连接于第一移动部;顶升装置的部分结构固定在安装部,第一移动部用于带动顶升装置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顶升装置包括第二移动部、第三移动部和拆锚千斤顶,拆锚千斤顶连接于第三移动部,第二移动部的部分结构固定于安装部,操作拆锚千斤顶可使第二移动部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三移动部与第二移动部连接,且操作拆锚千斤顶可使第三移动部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具有夹角地设置。

3、进一步地,第三移动部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滑轨、第一直线滑动膜。第一固定架与第二移动部连接,第一固定架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连接件,第一套筒和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滑轨穿设于第一套筒,第一滑轨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拆锚千斤顶;第一直线滑动膜设置于第一套筒内,第一直线滑动膜沿第一滑轨的周向设置。

4、进一步地,第二移动部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滑轨、第二直线滑动膜。第二固定架包括第二套筒和第二连接件,第二套筒和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二滑轨穿设于第二套筒,第二滑轨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第二直线滑动膜设置于第二套筒内,第二直线滑动膜沿第二滑轨的周向设置。

5、进一步地,第二安装板靠近安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件,卡接件与安装部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凹槽,第一连接件包括凸块,凸块与第一凹槽匹配,凸块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沿第二连接件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连接件设置有插入孔,插入孔内设置有延伸至第二凹槽内的插入件。

7、进一步地,顶升装置还包括防护网、把手。防护网包括第一防护片和第二防护片,第一防护片包围在拆锚千斤顶的周面,第二防护片可拆卸地设置于拆锚千斤顶的底面;把手与拆锚千斤顶连接,把手可伸出第一防护片,把手用于操作拆锚千斤顶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

8、进一步地,安装部上对应拆锚千斤顶的开口处设有激光定位机构。

9、进一步地,升降装置还包括底座,第一移动部设置于底座的表面,底座连接有至少三个滑轮和至少三个脚撑,脚撑用于将升降装置和顶升装置固定。

10、进一步地,第一移动部的上部设有顶尖,顶尖的高度大于拆锚千斤顶的高度。

11、进一步地,底座上设有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与第一移动部连接,液压控制系统用于驱动第一移动部在高度方向上移动。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升降装置上设置顶升装置,升降装置上的第一移动部用于带动顶升装置在高度方向上移动,操作顶升装置可使得拆锚千斤顶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为左右方向,第二方向为前后方向,从而使得顶升装置可以上下、左右、前后移动,顶升装置借助升降装置可根据锚索的位置进行前后、左右、上下位置的调整,以实现拆锚千斤顶的定位、找正、移动,方便拆锚千斤顶对锚索锚具进行拆卸,提高了拆卸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拆锚千斤顶自动找正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锚千斤顶自动找正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动部(2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锚千斤顶自动找正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部(21)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拆锚千斤顶自动找正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213)靠近所述安装部(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件(2131),所述卡接件(2131)与所述安装部(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拆锚千斤顶自动找正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112)包括第一凹槽(2113),所述第一连接件(2212)包括凸块(2213),所述凸块(2213)与所述第一凹槽(2113)匹配,所述凸块(2213)设置有第二凹槽(2214),所述第二凹槽(2214)沿所述第二连接件(2112)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2212)设置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内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2214)内的插入件(22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锚千斤顶自动找正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20)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锚千斤顶自动找正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1)上对应所述拆锚千斤顶(23)的开口处设有激光定位机构(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锚千斤顶自动找正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10)还包括底座(13),所述第一移动部(12)设置于所述底座(13)的表面,所述底座(13)连接有至少三个滑轮(131)和至少三个脚撑(132),所述脚撑(132)用于将所述升降装置(10)和所述顶升装置(20)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锚千斤顶自动找正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部(12)的上部设有顶尖(121),所述顶尖(121)的高度大于所述拆锚千斤顶(23)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拆锚千斤顶自动找正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上设有液压控制系统(133),所述液压控制系统(133)与所述第一移动部(12)连接,所述液压控制系统(13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部(12)在高度方向上移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拆锚千斤顶自动找正移动装置,包括升降装置、顶升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安装部和第一移动部,安装部连接于第一移动部;顶升装置的部分结构固定在安装部,第一移动部用于带动顶升装置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顶升装置包括第二移动部、第三移动部和拆锚千斤顶,拆锚千斤顶连接于第三移动部,第二移动部的部分结构固定于安装部,操作拆锚千斤顶可使第二移动部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三移动部与第二移动部连接,且操作拆锚千斤顶可使第三移动部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具有夹角地设置。顶升装置借助升降装置可根据锚索的位置进行前后、左右、上下位置的调整,方便拆锚千斤顶对锚索锚具进行拆卸,提高了拆卸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彩,王庆雄,郭爱军,李泰萌,王亚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