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标本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3518发布日期:2023-10-06 12:4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标本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采血管检测输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动标本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1、现阶段,医院或体检中心等单位,基于检测或诊治的目的,需要对人体血液进行抽样,并对样本进行检测分析。抽样的采血管在由采样处送至检测中心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几种方式,一是人工集中输送,即人工将采血管送至检测中心,二是采用皮带输送方式,三是采用胶囊式气力输送的方式,就是护士将采血管装入一个定制的胶囊中,采用气动输送的方式将胶囊输送至检测中心,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将胶囊打开,取出采血管。

2、以上输送方式,人工输送时间长,容易丢失,工作效率低。皮带输送的方式输送速度较慢,工作效率低,改造工程量大,成本高。胶囊式气力输送的方式效率低,需人工反复拆装胶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动标本传输系统,来解决目前采血管输送到检测中心效率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气动标本传输系统,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采血管输送装置、位于采血管输送装置一侧的采血管排管段以及位于采血管排管段下方的采血管发送装置,采血管排管段用于将采血管输送装置上采血管逐一传递到采血管发送装置,采血管发送装置逐一将采血管发送。

4、进一步的,采血管输送装置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储料仓、单管提升装置和输送带,储料仓上端设有放置口且后侧设有出管口,储料仓底端朝向出管口倾斜向下设置,单管提升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提升架,提升架上设置有同步带,第一驱动电机与同步带传动连接,同步带外侧设置至少若干个与出管口底侧相平行的齿型托板,出管口外侧与齿型托板外侧之间的间隙小于采血管直径,输送带包括输送架和设置在输送架上的输送带,输送架上设置有与输送带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输送带传送方向与齿型托板外侧相平行,输送架上靠近齿型托板的一侧设有与齿型托板相适配的齿型衔接板,齿型衔接板朝向输送带倾斜向下设置。

5、进一步的,采血管排管段包括定向通道和设置在定向通道上方的放管组件,定向通道包括两条倾斜且平行设置的限位板,两条限位板之间距离大于采血管管体直径但是小于采血管管盖直径,限位板左端与采血管输送装置相接,限位板右端倾斜向下且位于采血管发送装置上方,两条限位板右端封闭且两条限位板内侧均设有与采血管管盖直径相适配的放管凹槽,放管凹槽位于采血管发送装置上方,放管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固定架、水平设置在固定架上的第一气缸和转动设置在固定架上的放管机构,第一气缸的伸缩端朝向限位板左端,放管机构位于放管凹槽上方,放管机构包括竖直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的固定转轴、水平固定在固定转轴底端的连接片以及垂直设置在连接片底端一侧的弧形挡板,固定转轴设置在第一气缸伸缩端一侧,第一气缸伸缩端与连接片底端另一侧转动连接。

6、进一步的,采血管发送装置包括位于采血管排管段下方的收管斗和位于收管斗下方的换位发送机构,收管斗上端和底端均设有开口,换位发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换位架、转动设置在换位架内的换位套组和设置在换位架下方的一级吹送组件,换位架上端设有与收管斗底端开口相适配的落管口和位于一级吹送组件垂直上方的送管口,换位架底端设有与送管口同轴的上管口,换位套组包括设置在换位架上的第三驱动电机和竖直转动设置在换位架内的换位转轮,第三驱动电机与换位转轮中部的转轴传动连接,换位转轮上设有至少一组相对称的通孔,通孔内均同轴滑动连接有密封管,密封管内开设有与采血管相适配的凹槽,密封管上端和底端均设有密封垫,一级吹送组件包括固设在换位架上的第二气缸和设置在第二气缸伸缩端上的一级送气管,第二气缸伸缩端朝向上管口,一级送气管底端封闭且设有与气源连通的第一进气口,一级送气管上固定套设有密封环,密封环滑动设置在上管口内,一级送气管、密封环和上管口同轴设置。

7、进一步的,送管口上设置有底端与送管口相连通的气动球阀,气动球阀上端连通有二级送气管,二级送气管侧面设有与气源连通的第二进气口。

8、进一步的,第一进气口上设置有电磁阀。

9、进一步的,机架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气动球阀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控制连接。

10、进一步的,采血管输送带远离提升架的一侧下方设置有回溜通道,回溜通道上端开口且右端盘旋向下设置,回溜通道右端与储料仓右侧连通。

11、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显著有益效果:

12、本申请通过采血管输送装置将采血管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采血管排管段,采血管排血管逐一将采血管输送到采血管发送装置,采血管发送装置逐一将采血管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到检测中心,可以实现采血管的不间断实时输送且可以单独进行输送,无需等待人工集中输送,气动吹送采血管的速度快于输送带缓慢输送,无需其他防护措施,有效解决了目前采血管输送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标本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采血管输送装置(2)、位于采血管输送装置(2)一侧的采血管排管段(3)以及位于所述采血管排管段(3)下方的采血管发送装置(4),所述采血管排管段(3)用于将采血管输送装置(2)上采血管逐一传递到采血管发送装置(4),所述采血管发送装置(4)逐一将采血管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标本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输送装置(2)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储料仓(5)、单管提升装置(6)和输送带(7),所述储料仓(5)上设有放置口(81)且后侧底部设有出管口(8),所述储料仓(5)底端朝向出管口(8)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单管提升装置(6)包括第一驱动电机(9)和提升架(10),所述提升架(10)上设置有同步带(1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9)与所述同步带(11)传动连接,所述同步带(11)外侧设置至少若干个与所述出管口(8)底侧相平行的齿型托板(12),所述出管口(8)外侧与所述齿型托板(12)外侧之间的间隙小于采血管直径,所述输送带(7)包括输送架(13)和对称设置在所述输送架(13)上的两条输送环(14),所述输送架(13)上设置有与所述输送环(14)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15),所述输送环(14)传送方向与所述齿型托板(12)外侧相平行,所述输送架(13)上靠近所述齿型托板(1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齿型托板(12)相适配的齿型衔接板(16),所述齿型衔接板(16)朝向所述输送环(14)倾斜向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标本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排管段(3)包括定向通道和设置在定向通道上方的放管组件,所述定向通道包括两条倾斜且平行设置的限位板(17),两条所述限位板(17)分别与两条所述输送环(14)相衔接,两条所述限位板(17)之间距离大于采血管管体直径但是小于采血管管盖直径,所述限位板(17)右端倾斜向下,两条所述限位板(17)右端封闭且两条所述限位板(17)内侧均设有与采血管管盖相适配的放管凹槽(18),所述放管凹槽(18)位于采血管发送装置(4)上方,所述放管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固定架(19)、水平设置在固定架(19)上的第一气缸(20)和转动设置在固定架(19)上的放管机构,所述第一气缸(20)的伸缩端朝向所述限位板(17)左端,所述放管机构位于所述放管凹槽(18)上方,所述放管机构包括竖直转动连接在固定架(19)上的固定转轴(21)、水平固定在固定转轴(21)底端的连接片(22)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连接片(22)底端后侧的弧形挡板(23),所述固定转轴(21)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20)伸缩端一侧,所述第一气缸(20)伸缩端与所述连接片(22)前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动标本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发送装置(4)包括位于所述限位板(17)下方的收管斗(24)和位于收管斗(24)下方的换位发送机构,所述收管斗(24)上端和底端均设有开口,所述换位发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换位架(25)、转动设置在换位架(25)内的换位套组和设置在换位架(25)下方的一级吹送组件,所述换位架(25)上端设有与收管斗(24)底端开口相连通的落管口(34)和与所述落管口(34)对称设置的送管口(36),所述换位架(25)底端设有与所述送管口(36)同轴的上管口(35),所述换位套组包括设置在换位架(25)上的第三驱动电机(26)和竖直转动设置在所述换位架(25)内的换位转轮(27),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6)与所述换位转轮(27)中部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换位转轮(27)上设有至少一组相对称的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落管口(34)和所述上管口(35)相对应,所述通孔内均同轴滑动连接有密封管(28),所述密封管(28)内上部设有内径小于采血管端盖直径的限位环,所述密封管(28)上端和底端均设有环形密封垫(29),所述一级吹送组件包括固设在换位架(25)上的第二气缸(30)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30)伸缩端上的一级送气管(31),所述第二气缸(30)伸缩端朝向所述上管口(35),所述一级送气管(31)底端封闭且设有与气源连通的第一进气口(32),所述一级送气管(31)上固定套设有密封环(33),所述密封环(33)滑动设置在所述上管口(35)内,所述一级送气管(31)、所述密封环(33)和所述上管口(35)均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动标本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管口(36)上设置有底端与所述送管口(36)相连通的气动球阀(39),所述气动球阀(39)上端连通设有二级送气管(37),所述二级送气管(37)侧面设有与气源连通的第二进气口(3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动标本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32)上设置有电磁阀(4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动标本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5)内下部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45),所述限位板(17)上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44),所述落管口(34)底端两侧设置有第三光电传感器(4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动标本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9)、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5)、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6)、所述第一气缸(20)、所述第二气缸(30)、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气动球阀(39)均与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标本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输送带(7)远离所述提升架(10)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用回溜通道(42),所述回溜通道(42)上端开口且右端盘旋向下设置,所述回溜通道(42)右端与所述储料仓(5)右侧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标本传输系统,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采血管输送装置、位于采血管输送装置一侧的采血管排管段以及位于采血管排管段下方的采血管发送装置,采血管排管段用于将采血管输送装置上采血管逐一传递到采血管发送装置,采血管发送装置逐一将采血管发送。本申请通过采血管输送装置将采血管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采血管排管段,采血管排血管逐一将采血管输送到采血管发送装置,采血管发送装置逐一将采血管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到检测中心,可以实现采血管的不间断实时输送且可以单独进行输送,无需等待人工集中输送,气动吹送采血管的速度快于输送带缓慢输送,无需其他防护措施,有效解决了目前采血管输送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高贵存,许东迪,杜浩泽,赵少鹏,王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江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