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6445发布日期:2023-10-06 13:58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混凝土的传送过程中,输送带接料时倾倒在其端部的混凝土冲击力很大,输送带缓冲效果差,不能很好的吸收冲击力,会造成输送带运行不稳,容易使输送带撕裂损坏,且输送带的支承托辊与输送带为线接触,两辊之间为悬空,冲击力造成辊间的皮带下垂,使接料区间的皮带呈波浪形,易造成混凝土洒落到输送带外部,造成浪费且污染环境。

2、基于此,需要解决因输送装置整体对混凝土的缓冲能力不佳导致运行不稳定容易发生损坏和混凝土洒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送了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降低物料冲击力对输送带的影响,防止输送带大幅度变形,导致运行不稳和物料洒落,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支架、动力机构、输送机构和接料减震机构,所述接料减震机构设置在支架下端部,包括接料斗1和减震组件2,所述接料斗1设置在输送机构下端部上方,包括斗体1-1、缓冲板1-2和斗架1-3,所述缓冲板1-2顶部与斗体1-1铰接,缓冲板1-2与斗体1-1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部件1-2-2。

3、所述减震组件2设置在支架上支撑在输送机构下端部,包括支撑板2-1、减震座2-2、固定座2-3和连接架2-4,连接架2-4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撑板2-1呈v形角对称设置角度与输送机构夹角相同,减震座2-2设置在支撑板2-1和所述固定座2-之间,固定座2-3设置在连接架2-4上可沿连接架2-4移动。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减震组件2包括调距组件,所述调距组件包括丝杆2-5-1和把手2-5-2,所述丝杆2-5-1设置在所述连接架2-4上,其一端设置有把手2-5-2,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2-3上,转动把手2-5-2可移动所述固定座2-3,可调整所述支撑板1-1和所述输送机构之间的间距。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机构和升降机构,支撑机构倾斜设置,其上端的下部设置有导轨3-1,其中部设置有铰座一3-2,其下部有设置有铰座二3-3;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下方,其包括滚轮4-1、支撑杆一4-2、脚轮一4-3、支撑杆二4-4、支撑杆三4-5、支撑杆四4-6和脚轮二4-7,支撑杆一4-2上端部设置有滚轮4-1与导轨3-1相适配,其下端部与所述支撑杆二4-4下端部、所述脚轮一4-3铰接固定;所述支撑杆二4-4上端部与铰座一3-2铰接固定;所述支撑杆三4-5两端分别连接在撑杆二4-4和支撑杆四4-6上;所述支撑杆四4-6上端部与所述铰座二3-3铰接固定,其下端部设置有所述脚轮二4-7;固定脚轮一4-3不动,移动脚轮二4-7可使所述滚轮4-1沿所述导轨3-1移动,其移动可调节混凝土输送装置的输送高度。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支架顶端,其包括驱动电机5-1、主动链轮5-2、导链5-3和电机架5-4;输送机构设置在支架上部,其包括输送带6-1、动力辊组件6-2、上托辊组件6-3、下导辊组件6-4、涨紧机构6-5和从动辊组件6-6,输送带6-1环绕在所述支撑机构外,其环内沿支撑机构上表面阵列设置有上托辊组件6-3,输送带6-1上表面沿上托辊组件6-3涨紧成v形,其角度与上托辊组件6-3相同,输送带6-1下表面设置有阵列固定在支架上的下导辊组件6-4;所述动力辊组件6-2设置在支架上端部,通过导链5-3与主动链轮5-2联动;所述从动辊组件6-6与设置在支架下端部的涨紧机构6-5固定连接,调节涨紧机构6-5可推动从动辊组件6-6沿支架移动,使所述输送带6-1涨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缓冲板1-2下部设置有与输送带6-1的v形夹角相应的倒角。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2-1为超高分子聚乙烯耐磨板,且其与所述输送带6-1适配面的棱边设置为圆滑倒角。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减震座2-2为橡胶复合弹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架2-4包括平板2-4-1和立板2-4-2,平板2-4-1平行设置,立板2-4-2对称设置在平板2-4-1两端,平板2-4-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4-1-1和第一固定槽孔2-4-1-2,所述立板2-4-2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2-4-2-1。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性提供的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通过设置在接料区的接料减震机构,解决了输送装置输送混凝土时缓冲能力不佳,导致装置运行不稳定,容易发生损坏和物料洒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亦可广泛使用安装在输送带需要支撑的其它部位。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动力机构、输送机构和接料减震机构,所述接料减震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下端部,包括接料斗(1)和减震组件(2),所述接料斗(1)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下端部上方,包括斗体(1-1)、缓冲板(1-2)和斗架(1-3),所述缓冲板(1-2)顶部与所述斗体(1-1)铰接,所述缓冲板(1-2)与所述斗体(1-1)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部件(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2)包括调距组件,所述调距组件包括丝杆(2-5-1)和把手(2-5-2),所述丝杆(2-5-1)设置在所述连接架(2-4)上,其一端设置有把手(2-5-2),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2-3)上,转动把手(2-5-2)可移动所述固定座(2-3)调整所述减震组件(2)和所述输送机构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机构上端的下部设置有导轨(3-1),中部设置有铰座一(3-2),下部有设置有铰座二(3-3),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下方,包括滚轮(4-1)、支撑杆一(4-2)、脚轮一(4-3)、支撑杆二(4-4)、支撑杆三(4-5)、支撑杆四(4-6)和脚轮二(4-7),所述支撑杆一(4-2)上端部设置有所述滚轮(4-1)与所述导轨(3-1)配装,所述支撑杆一(4-2)下端部与所述支撑杆二(4-4)下端部、所述脚轮一(4-3)铰接;所述支撑杆二(4-4)上端部与所述铰座一(3-2)铰接;所述支撑杆三(4-5)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二(4-4)和所述支撑杆四(4-6)上;所述支撑杆四(4-6)上端部与所述铰座二(3-3)铰接,下端部设置有所述脚轮二(4-7);固定所述脚轮一(4-3)不动,移动脚轮二(4-7)可使所述滚轮(4-1)沿所述导轨(3-1)移动调节混凝土输送装置的输送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顶端,包括驱动电机(5-1)、主动链轮(5-2)、导链(5-3)和电机架(5-4);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部,包括输送带(6-1)、动力辊组件(6-2)、上托辊组件(6-3)、下导辊组件(6-4)、涨紧机构(6-5)和从动辊组件(6-6),所述输送带(6-1)环绕在所述支撑机构外,所述支撑机构上表面与所述输送带(6-1)之间阵列设置有所述上托辊组件(6-3),所述上托辊组件(6-3)对称设置呈v形,所述输送带(6-1)上表面沿所述上托辊组件(6-3)涨紧呈v形,所述输送带(6-1)下表面阵列设置有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下导辊组件(6-4);所述动力辊组件(6-2)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端部,通过所述导链(5-3)与所述主动链轮(5-2)联动;所述从动辊组件(6-6)与设置在所述支架下端部的所述涨紧机构(6-5)固定连接,调节所述涨紧机构(6-5)可推动所述从动辊组件(6-6)沿所述支架移动使所述输送带(6-1)涨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1-2)下部设置有与所述输送带(6-1)v形夹角相应的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为超高分子聚乙烯耐磨板,且其与所述输送带(6-1)适配面的棱边设置为圆滑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2-2)为橡胶复合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4)包括平板(2-4-1)和立板(2-4-2),所述平板(2-4-1)平行设置,所述立板(2-4-2)对称设置在所述平板(2-4-1)两端,所述平板(2-4-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4-1-1)和第一固定槽孔(2-4-1-2),所述立板(2-4-2)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2-4-2-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涉及混凝土加工设备领域,解决了因输送装置整体对混凝土的缓冲能力不佳导致装置运行不稳定,容易发生损坏的问题。所述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支架、动力机构、输送机构和接料减震机构,接料减震机构设置在支架下端部,包括接料斗和减震组件,接料斗设置在输送机构上方,减震组件对称设置在支架上,减震组件与输送机构的支撑间距可调。所述混凝土输送装置接料时,具有缓冲减震和防洒落作用,有利于输送装置的稳定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亮,张献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中咨智行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