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预制块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70004发布日期:2023-09-24 07:1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基于水利预制块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尤其涉及基于水利预制块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1、水利预制块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经过复配加入适量的交联剂、稳定剂和固化剂,在特定条件下,反应预制成的块状泡沫体。

2、在对大型水利预制块脱模后,为了保证后续的存放、运输和安装,需要对其进行翻转,而现有技术中,对于大型水利预制块的翻转,通常是多个工作人员合力对其进行翻转,这样的翻转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鉴于此,我们提出基于水利预制块翻转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基于水利预制块翻转装置,以解决当前不便对大型水利预制块进行翻转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基于水利预制块翻转装置,包括车体、伸缩组件和夹紧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布置于伸缩车体上;其中,所述伸缩组件包括驱动气缸、活动块和支撑架;两个所述驱动气缸对称设于所述车体上,且活塞杆穿过车体;所述活动块与所述驱动气缸活塞端连接;所述支撑架与两个所述活动块连接;所述夹紧组件布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3、优选地,所述活动块与支撑架转动配合。

4、优选地,所述活动块呈优弧结构,且所述活动块平面朝车体空腔方向设置,所述活动块超过一半体积位于所述支撑架上。

5、优选地,所述夹紧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双向丝杆、移动板和防滑垫;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双向丝杆两端与所述支撑架内壁连接,且一端穿过支撑架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板对称设于所述双向丝杆两端;所述防滑垫固设于两个所述移动板相对面上。

6、优选地,所述移动板与支撑架内壁滑动接触。

7、优选地,所述移动板呈波浪形结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缩组件和夹紧组件,利用伸缩组件和夹紧组件的作用,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便于对大型水利预制块进行翻转,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大型水利预制块的翻转,通常是多个工作人员合力对其进行翻转,这样的翻转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活动块设置成优弧结构,方便支撑架进行转动,且将活动块平面朝车体空腔方向设置,限制支撑架转动方向,以避免支撑架前后转动影响大型水利预制块的翻转,将活动块超过一半体积位于支撑架上,以避免活动块脱离与支撑架的配合。

1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双向丝杆、移动板和防滑垫,利用驱动电机的作用,使两个移动板能够相对或相背离发生移动,以起到夹紧和松开大型水利预制块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12、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移动板设置成波浪形结构,以减小移动板与大型水利预制块的接触面积,避免移动板对大型水利预制块造成损坏,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基于水利预制块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利预制块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202)与支撑架(203)转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水利预制块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202)呈优弧结构,且所述活动块(202)平面朝车体(1)空腔方向设置,所述活动块(202)超过一半体积位于所述支撑架(203)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水利预制块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3)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水利预制块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03)与支撑架(203)内壁滑动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水利预制块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03)呈波浪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基于水利预制块翻转装置,旨在解决当前不便对大型水利预制块进行翻转的技术问题,包括车体、伸缩组件和夹紧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布置于伸缩车体上;所述伸缩组件包括驱动气缸、活动块和支撑架;两个所述驱动气缸对称设于所述车体上,且活塞杆穿过车体;所述活动块与所述驱动气缸活塞端连接;所述支撑架与两个所述活动块连接;所述夹紧组件布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本技术通过设置伸缩组件和夹紧组件,利用伸缩组件和夹紧组件的作用,使本技术提供的装置便于对大型水利预制块进行翻转,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大型水利预制块的翻转,通常是多个工作人员合力对其进行翻转,这样翻转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力,孙启,汪同顺,于修胜,刘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伟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