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7190发布日期:2023-09-23 21:2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轿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电梯领域,涉及一种电梯轿顶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电梯与我们的生活日益密切,在居民住宅、酒店、商场等随处可见,是现代化发展必不可少的设备。电梯不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如何让让乘客在狭小的空间感到舒适,对电梯轿厢内部设计要求不断提高。目前电梯轿顶一般为双层结构(有顶板和底板组成)顶板起到支撑作用,可供维修人员踩踏,底板也是吊顶,用于美化电梯且安装照明系统。

2、现有的电梯轿顶上通常需布置电源线、电缆等,一般电梯轿顶顶部都是采用同一尺寸的单一结构的加强筋进行固定,由于现有就加强筋自身结构的限制,这些电源线、电缆散乱的放置在轿顶上,轿顶显得凌乱不整洁,当电梯轿顶在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容易被裸露在外的线给搬到,或者将裸露在外的线给踩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梯轿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梯轿顶结构,包括轿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本体前后两端焊接固定有成型角钢,所述轿顶本体顶部左右两端固定有第一成型钢槽,所述轿顶本体顶部固定有若干根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前端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成型钢槽内侧焊接固定,所述轿顶本体顶部固定有若干根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一端与其中一根所述第一加强筋一侧焊接固定,另一端与成型角钢一侧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的侧视图为几字型,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一成型钢槽分别具有第一走线槽、第二走线槽、第三走线槽,所述第一成型钢槽内侧开有连通第一走线槽和第三走线槽的过线孔,所述第二走线槽的高度大于第一加强筋和成型角钢。

3、进一步,若干个所述第二加强筋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成型钢槽,所述第二成型钢槽底部与若干个第二加强筋顶部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成型钢槽具有第四走线槽。

4、进一步,所述轿顶本体开有位于成型角钢和第一加强筋之间的通风口,所述轿顶本体顶部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风扇支架一,两个所述风扇支架一位于通风口前后两侧,所述轿顶本体顶部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风扇支架二,两个所述风扇支架二位于通风口左右两侧,两个所述风扇支架一一端与所述风扇支架二内侧焊接固定。

5、进一步,所述轿顶本体底部固定有照明灯,所述轿顶本体底部固定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荧光灯,所述照明灯位于四个所述荧光灯的中心处。荧光灯的设置,可在电梯意外断电时提供照明,缓解被困人员的情绪。

6、进一步,所述第一成型钢槽、第二成型钢槽均包括底板、两侧板和两顶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固定在底板上端两侧,所述顶板固定在侧板内侧,所述顶板上端面与侧板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7、进一步,所述第一成型钢槽、第二成型钢槽为一体式。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若干根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提高了轿顶本体的牢固程度,使得维修人员踩在轿顶本体顶部更具有安全保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成型钢槽和第一加强筋相配合,可使得裸露在轿顶本体外的电线经第三走线槽、过线孔、第一走线槽,实现外露电线的整齐收纳,同时对电线实现第一程度的保护作用,避免被维修人员踩到导致损坏,也有效避免了维修人员被电线绊倒,保障了维修人员的安全,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第二加强筋的第二走线槽的高度大于第一加强筋和成型角钢,使得裸露在外的电线可以穿过第二走线槽,避免裸露在外的电线发生打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成型钢槽,进一步增加了外露电线的走线空间,有效避免电线裸露在轿顶本体外而造成的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轿顶结构,包括轿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本体(1)前后两端焊接固定有成型角钢(2),所述轿顶本体(1)顶部左右两端固定有第一成型钢槽(3),所述轿顶本体(1)顶部固定有若干根第一加强筋(4),所述第一加强筋(4)的前端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成型钢槽(3)内侧焊接固定,所述轿顶本体(1)顶部固定有若干根第二加强筋(5),所述第二加强筋(5)一端与其中一根所述第一加强筋(4)一侧焊接固定,另一端与成型角钢(2)一侧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加强筋(4)与第二加强筋(5)的侧视图为几字型,所述第一加强筋(4)具有第一走线槽(6),所述第二加强筋(5)具有第二走线槽(7),所述第一成型钢槽(3)具有第三走线槽(8),所述第一成型钢槽(3)内侧开有连通第一走线槽(6)和第三走线槽(8)的过线孔(9),所述第二走线槽(7)的高度大于第一加强筋(4)和成型角钢(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二加强筋(5)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成型钢槽(10),所述第二成型钢槽(10)底部与若干个第二加强筋(5)顶部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成型钢槽(10)具有第四走线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轿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本体(1)开有位于成型角钢(2)和第一加强筋(4)之间的通风口(12),所述轿顶本体(1)顶部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风扇支架一(13),两个所述风扇支架一(13)位于通风口(12)前后两侧,所述轿顶本体(1)顶部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风扇支架二(14),两个所述风扇支架二(14)位于通风口(12)左右两侧,两个所述风扇支架一(13)一端与所述风扇支架二(14)内侧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轿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本体(1)底部固定有照明灯(15),所述轿顶本体(1)底部固定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荧光灯(16),所述照明灯(15)位于四个所述荧光灯(16)的中心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轿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钢槽(3)、第二成型钢槽(10)均包括底板(17)、两侧板(18)和两顶板(19),两个所述侧板(18)分别固定在底板(17)上端两侧,所述顶板(19)固定在侧板(18)内侧,所述顶板(19)上端面与侧板(18)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轿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钢槽(3)、第二成型钢槽(10)为一体式。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轿顶结构,属于电梯领域。包括轿顶本体,轿顶本体前后两端焊接固定有成型角钢,轿顶本体顶部左右两端固定有第一成型钢槽,轿顶本体顶部固定有若干根第一加强筋,所第一加强筋的前端两端分别与两个述第一成型钢槽内侧焊接固定,轿顶本体顶部固定有若干根第二加强筋,述第二加强筋一端与其中一根所述第一加强筋一侧焊接固定,另一端与成型角钢一侧焊接固定,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一成型钢槽分别具有第一走线槽、第二走线槽、第三走线槽,第一成型钢槽内侧开有连通第一走线槽和第三走线槽的过线孔,第二走线槽的高度大于第一加强筋和成型角钢。本技术结构牢固且有效避免轿顶本体顶部的电线裸露在外。

技术研发人员:郑俊康,窦红山,周春强,彭海,陈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兴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