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用超大加厚聚乙烯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36663发布日期:2023-10-25 13:04阅读:38来源:国知局
矿石用超大加厚聚乙烯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表,尤其是矿石用超大加厚聚乙烯编织袋。


背景技术:

1、在矿场中,一些矿渣、矿石经常会采用编织袋来包装,编织袋的种类较多,由于矿石存在尖角和棱角,普通的编织袋容易被划破,因此会采用聚乙烯编织袋来包装矿石和矿渣等。

2、目前应用在矿石、矿渣等包装的聚乙烯编织袋都是加大的,在将物料放入到编织袋内时,由于编织袋是加大的,且袋体本身是软质的,导致编织袋的袋口部分容易缩到一起,袋口缩小,影响进料速度,部分物料会从袋口部分散落出来,袋底也是如此,袋底缩到一起后,物料进入到会将缩到一起的袋底压住,在编织袋进料的过程中,就需要不断的向上提携,影响包装进料的速度。

3、为此,我们提出矿石用超大加厚聚乙烯编织袋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矿石用超大加厚聚乙烯编织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应用在矿石、矿渣等包装的聚乙烯编织袋都是加大的,在将物料放入到编织袋内时,由于编织袋是加大的,且袋体本身是软质的,导致编织袋的袋口部分容易缩到一起,袋口缩小,影响进料速度,部分物料会从袋口部分散落出来,袋底也是如此,袋底缩到一起后,物料进入到会将缩到一起的袋底压住,在编织袋进料的过程中,就需要不断的向上提携,影响包装进料的速度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矿石用超大加厚聚乙烯编织袋,包括袋体,袋体上端设有袋口,所述袋口的内侧及袋体的内底部均设有扩展装置,扩展装置将袋口及袋体的底部扩张,所述扩展装置由两根相对的长杆和两根相对的短杆组成,两根相对的长杆和两根相对的短杆依次连接组成一个矩形框。

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长杆和短杆之间通过转轴一连接。

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短杆由支杆一和支杆二对接而成,支杆一和支杆二之间通过转轴二组成。

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长杆的两端均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长度大于短杆的一半长度,所述转轴一处于的容纳腔的开口部分。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杆一相对于支杆二的一端设有容纳槽,转轴二处于容纳槽的开口端内,支杆二相对于支杆一的一端中部固定有l型的端板,该端板高度小于容纳槽的高度,且端板与转轴二连接。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内且背离支杆二的一侧固定有隔板,该隔板平行在容纳槽的内部,两个隔板相对的一面均设有凸起,支杆二相对于支杆一的一端设有定位片,该定位片与两个支杆二相对面平齐,且定位片上开设有槽孔,支杆一和支杆二对接成直线状时,定位片进入到容纳槽内,且隔板上的凸起紧密插入到定位片上的槽孔内。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袋体由外而内依次由聚乙烯层一、丙乙纶扁丝层一、泡棉层、丙乙纶扁丝层二及聚乙烯层二组成。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通过扩展装置可以将编织袋的袋口和袋底部分进行扩张,使得在编织袋内进料时,其袋口扩大,便于快速的进料,也不用通过外设设备来扩张袋口,编织袋的袋底扩大后,袋底不在缩到一起,进入编织袋的矿石及矿渣等可以快速进入到袋底,且避免矿石及矿渣等将缩到一起的袋底压住,且扩展装置可以折叠,不影响编织袋在不使用状态下的折叠收卷等,此外,编织袋的袋体内外层均为聚乙烯,且中间部分有泡棉,可以进一步提高编织袋的强度和耐磨度。



技术特征:

1.矿石用超大加厚聚乙烯编织袋,包括袋体(1),袋体(1)上端设有袋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口(2)的内侧及袋体(1)的内底部均设有扩展装置(3),扩展装置(3)将袋口(2)及袋体(1)的底部扩张,所述扩展装置(3)由两根相对的长杆(31)和两根相对的短杆(32)组成,两根相对的长杆(31)和两根相对的短杆(32)依次连接组成一个矩形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用超大加厚聚乙烯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31)和短杆(32)之间通过转轴一(3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用超大加厚聚乙烯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杆(32)由支杆一(321)和支杆二(322)对接而成,支杆一(321)和支杆二(322)之间通过转轴二(323)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石用超大加厚聚乙烯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31)的两端均设有容纳腔(311),容纳腔(311)的长度大于短杆(32)的一半长度,所述转轴一(33)处于的容纳腔(311)的开口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石用超大加厚聚乙烯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一(321)相对于支杆二(322)的一端设有容纳槽(324),转轴二(323)处于容纳槽(324)的开口端内,支杆二(322)相对于支杆一(321)的一端中部固定有l型的端板(328),该端板(328)高度小于容纳槽(324)的高度,且端板(328)与转轴二(32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石用超大加厚聚乙烯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324)内且背离支杆二(322)的一侧固定有隔板(325),该隔板(325)平行在容纳槽(324)的内部,两个隔板(325)相对的一面均设有凸起(327),支杆二(322)相对于支杆一(321)的一端设有定位片(326),该定位片(326)与两个支杆二(322)相对面平齐,且定位片(326)上开设有槽孔,支杆一(321)和支杆二(322)对接成直线状时,定位片(326)进入到容纳槽(324)内,且隔板(325)上的凸起(327)紧密插入到定位片(326)上的槽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用超大加厚聚乙烯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由外而内依次由聚乙烯层一(11)、丙乙纶扁丝层一(12)、泡棉层(13)、丙乙纶扁丝层二(14)及聚乙烯层二(15)组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矿石用超大加厚聚乙烯编织袋,包括袋体,袋体上端设有袋口,所述袋口的内侧及袋体的内底部均设有扩展装置,扩展装置将袋口及袋体的底部扩张,所述扩展装置由两根相对的长杆和两根相对的短杆组成,两根相对的长杆和两根相对的短杆依次连接组成一个矩形框。本技术通过扩展装置可以将编织袋的袋口和袋底部分进行扩张,使得在编织袋内进料时,其袋口扩大,便于快速的进料,也不用通过外设设备来扩张袋口,编织袋的袋底扩大后,袋底不在缩到一起,进入编织袋的矿石及矿渣等可以快速进入到袋底,且避免矿石及矿渣等将缩到一起的袋底压住,且扩展装置可以折叠,不影响编织袋在不使用状态下的折叠收卷等。

技术研发人员:罗会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润松塑业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