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63058发布日期:2023-12-30 07:0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激光切板机上料,具体涉及一种板材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在机械加工领域内,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针对板材领域的加工也越来越受重视,板材上料装置也是行业中需求量比较大的产品,各种针对板管的上料装置市面上已有不少。

2、目前在激光切板机上料的过程中,采用的上料设备通常是由工人近距离来操作的,例如简易悬臂吊等上料设备。但是,在设备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工人离设备较近,在上料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对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不可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激光切板机所使用的上料设备不能保证工人的安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板材上料装置,该板材上料装置结构简单、经济实用且安全可靠,并适合多种规格的板材,同时可以实现板材防坠落功能及气源故障警示功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板材上料装置,包括吸盘架组件,还包括立柱、悬臂梁以及气路组件,所述立柱竖直设置,所述悬臂梁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上端,所述悬臂梁与所述立柱垂直设置并能够绕所述立柱在水平面内转动,所述吸盘架组件设置于所述悬臂梁的下方并能够上下移动;所述气路组件包括储气罐、吸盘控制回路以及伸缩控制回路,所述吸盘控制回路与所述伸缩控制回路均与所述储气罐相连通,所述储气罐设置于所述立柱内,所述吸盘控制回路能够控制所述吸盘架组件吸取或放开板材,所述伸缩控制回路能够控制所述吸盘架组件的上下移动。本申请将储气罐设置于立柱内,可以降低成本,简化结构,同时通过储气罐、吸盘控制回路以及伸缩控制回路来控制吸盘架组件,可更好地保证工人在操作时的安全性。

3、优选的,所述立柱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下端设置有底板,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法兰能够与所述第二法兰固定连接,所述悬臂梁通过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将立柱做成分体式结构,可以减小包装体积,方便运输。

4、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转轴、拉杆以及转轴固定支撑,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上下间隔设置有所述转轴固定支撑,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转轴固定支撑之间,且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立柱的轴线平行,所述悬臂梁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的下侧,所述拉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转轴的上侧,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悬臂梁的中部。拉杆主要起到辅助支撑悬臂梁的作用,悬臂梁绕立柱的转动可实现对板材的转移。

5、优选的,还包括滑车以及气缸,所述悬臂梁设置有沿其轴线延伸的导轨,所述滑车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所述气缸的上端设置于所述滑车,所述气缸的下端与所述吸盘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控制回路能够控制所述气缸的伸缩以控制所述吸盘架组件的上下移动。滑车与导轨的配合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吸盘架组件,气缸的伸缩则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吸盘架组件。

6、优选的,所述吸盘架组件包括吸盘、支梁以及主梁,所述主梁的上侧与所述气缸固定,所述主梁的下侧间隔固定有多个支梁且所述支梁与所述主梁垂直设置,所述支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吸盘。可通过向吸盘内充气或抽真空来吸取或放下板材。

7、优选的,所述吸盘架组件还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的一端设置为操作盒,所述操作手柄的另一端为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与所述气缸固定,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主梁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以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工人可通过操作盒对上料装置进行操作。

8、优选的,所述气路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调压器a、单向阀b1、储气罐c以及第一多通管接头d,储气罐c的出口通过第一多通管接头d与吸盘控制回路、伸缩控制回路连接。

9、优选的,所述吸盘控制回路包括第一手控阀e、第一气控阀f1、真空发生器h、单向阀b2以及真空压力表j;第一多通管接头d分别与第一手控阀e和第一气控阀f1连接,第一手控阀e能够控制第一气控阀f1的阀芯动作。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控阀e的出气口分别连接第一气控阀f1的控制气口;第一气控阀f1具有两个出气口,其中一个出气口与真空发生器h连接,真空发生器的出口通过单向阀b2、真空压力表与多路气管及第一气控阀f1的另一出气口连接。

11、优选的,所述伸缩控制回路包括第二手控阀g、第二气控阀f2、单向节流阀l1以及单向节流阀l2;第一多通管接头d分别与第二手控阀g和第二气控阀f2连接;第二手控阀g的出气口分别连接第二气控阀f2的两个控制气口,第二手控阀g能够控制第二气控阀f2的阀芯动作;第二气控阀f2具有两个出气口,其中一个出气口通过单向节流阀l1与气缸m有杆腔连接,第二气控阀f2的另一个出气口通过单向节流阀l2与气缸m无杆腔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材上料装置将立柱做成分体式结构,可以减小包装体积,方便运输。

1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材上料装置将立柱与储气罐合并,可以降低成本,简化结构。

1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材上料装置通过优化气路结构,在外部气源突然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板材不掉落,同时可以监测压力变化,保证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板材上料装置,包括吸盘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柱、悬臂梁以及气路组件,所述立柱竖直设置,所述悬臂梁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上端,所述悬臂梁与所述立柱垂直设置并能够绕所述立柱在水平面内转动,所述吸盘架组件设置于所述悬臂梁的下方并能够上下移动;所述气路组件包括储气罐、吸盘控制回路以及伸缩控制回路,所述吸盘控制回路与所述伸缩控制回路均与所述储气罐相连通,所述储气罐设置于所述立柱内,所述吸盘控制回路能够控制所述吸盘架组件吸取或放开板材,所述伸缩控制回路能够控制所述吸盘架组件的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下端设置有底板,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法兰能够与所述第二法兰固定连接,所述悬臂梁通过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转轴、拉杆以及转轴固定支撑,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上下间隔设置有所述转轴固定支撑,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转轴固定支撑之间,且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立柱的轴线平行,所述悬臂梁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的下侧,所述拉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转轴的上侧,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悬臂梁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车以及气缸,所述悬臂梁设置有沿其轴线延伸的导轨,所述滑车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所述气缸的上端设置于所述滑车,所述气缸的下端与所述吸盘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控制回路能够控制所述气缸的伸缩以控制所述吸盘架组件的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架组件包括吸盘、支梁以及主梁,所述主梁的上侧与所述气缸固定,所述主梁的下侧间隔固定有多个支梁且所述支梁与所述主梁垂直设置,所述支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吸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架组件还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的一端设置为操作盒,所述操作手柄的另一端为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与所述气缸固定,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主梁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以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调压器a、单向阀b1、储气罐c以及第一多通管接头d,储气罐c的出口通过第一多通管接头d与吸盘控制回路、伸缩控制回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控制回路包括第一手控阀e、第一气控阀f1、真空发生器h、单向阀b2以及真空压力表j;第一多通管接头d分别与第一手控阀e和第一气控阀f1连接,第一手控阀e能够控制第一气控阀f1的阀芯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控阀e的出气口分别连接第一气控阀f1的控制气口;第一气控阀f1具有两个出气口,其中一个出气口与真空发生器h连接,真空发生器的出口通过单向阀b2、真空压力表与多路气管及第一气控阀f1的另一出气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控制回路包括第二手控阀g、第二气控阀f2、单向节流阀l1以及单向节流阀l2;第一多通管接头d分别与第二手控阀g和第二气控阀f2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激光切板机上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材上料装置,包括吸盘架组件、立柱、悬臂梁以及气路组件,立柱竖直设置,悬臂梁的一端设置于立柱的上端,悬臂梁与立柱垂直设置并能够绕立柱在水平面内转动,吸盘架组件设置于悬臂梁的下方并能够上下移动;气路组件包括储气罐、吸盘控制回路以及伸缩控制回路,吸盘控制回路与伸缩控制回路均与储气罐相连通,储气罐设置于立柱内,吸盘控制回路能够控制吸盘架组件吸取或放开板材,伸缩控制回路能够控制吸盘架组件的上下移动。本申请将立柱与储气罐合并,可以降低成本;通过优化气路结构,在外部气源突然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板材不掉落,保证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甄守哲,顾忠新,徐万鹏,刘贵伦,杨国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