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9762发布日期:2023-11-17 23:0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装修是指对住宅、桥梁、体育馆、寺庙等等用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体用各种材料对其进行外部面貌或者内部环境的美化和改进,在装修建筑的时候需要进行对不同的高度的地方进行维修与装修,在装修建筑的时候需要进行对装修工人进行升降,便于进行装修,升降的同时保证工人的安全防护,且可以进行有效的使用;

2、升降装置又叫升降台,是一种将人或者货物升降到某一高度的升降设备,在工厂、自动仓库等物流系统中进行垂直输送时,升降平台上往往还装有各种平面输送设备,作为不同高度输送线的连接装置,一般采用液压驱动,故称液压升降台,除作为不同高度的货物输送外,广泛应用于高空的安装、维修等作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升降机构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的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难以将其底部车轮进行收起,导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因为车轮的滚动而造成不稳定,降低了本装置的安全性;

5、2、现有的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一般用作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底部没有缓冲结构,有时下降过快时,容易产生较大的震动,人站在上面难以保持平衡;

6、3、现有的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现有的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如果操作台上放置了油漆等液体容易发生倾倒散落到地面,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防护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腔设置有提升机构,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端设置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的上端设置有拉门,所述防护架的一侧设置有放置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与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端设置有提升板,所述提升板的下端设置有车轮;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与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内壁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侧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上端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上端设置有减震座。

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机的一侧与双向丝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杆的外表面与螺纹套的内壁螺纹连接。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纹套的下端与连接杆的上端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安装块的上端铰接连接,所述安装块的下端与提升板的上端焊接连接,所述提升板的下端与车轮的上端固定连接。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内壁两侧与固定杆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与弹簧的内壁固定连接。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簧的一侧与套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上端与活动杆的下端铰接连接,所述活动杆的上端与减震座的下端铰接连接。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支杆,所述支杆的一侧与防护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上端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设置有转杆一,所述转杆一的一侧设置有转杆二,所述转杆二的一侧设置有挡块。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杆的上端与复位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与转杆一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一的一侧与转杆二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二的一侧与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通过电机、双向丝杆、螺纹套、连接杆、安装块、提升板和车轮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此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具备对装置进行提升的功能,此改动通过电机固定安装与主体的一侧,电机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外表面套接有螺纹套,螺纹套的铰接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铰接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提升板,提升板的下端分别对称设有车轮,在使用时,通过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双向丝杆转动,使螺纹套相对反向运动,带动连接杆与螺纹套连接的一端相对反向运动,从而使连接杆通过安装块带动提升板向上运动,提升板带动车轮向上运动,车轮向上运动,从而使主体缓慢向下运动,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保持稳定。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通过固定板、固定杆、弹簧、套管、活动杆和减震座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此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具备对装置进行减震的功能,此改动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与主体的上端,固定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两侧对称设有弹簧,弹簧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套管,套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上端铰接连接有减震座,在使用时,通过启动折叠杆,使放置板下降,放置板带动支撑座下降并推动减震座,减震座向下移动并通过活动杆推动套管向一侧滑动,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套管作相反的力,使得活动杆向上移动,从而与放置板向下的力相抵,完成缓冲减震。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通过支杆、复位弹簧、转杆一、转杆二和挡块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此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具备对装置进行放置的功能,此改动通过支杆固定安装与防护架的一侧,支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杆一,转杆一的一侧连接有转杆二,转杆二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挡块,在使用时,通过工作人员顺时针转动转杆二,复位弹簧则被压缩,挡块不挡住拉门右侧向前转动,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进入防护架内,当需要锁定拉门右侧不向前转动时,让拉门归位,然后松开转杆二,复位弹簧则恢复原状带动转杆二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也就会使得挡块挡住拉门右侧不再向前转动,也就使得工作人员可以不用握住转杆一,也能防止拉门被轻易的打开。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腔设置有提升机构(2),所述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减震机构(3),所述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折叠杆(4),所述折叠杆(4)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座(5),所述支撑座(5)的上端设置有放置板(6),所述放置板(6)的上端设置有防护架(7),所述防护架(7)的上端设置有拉门(8),所述防护架(7)的一侧设置有放置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1)的一侧与双向丝杆(22)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杆(22)的外表面与螺纹套(23)的内壁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23)的下端与连接杆(24)的上端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杆(24)的下端与安装块(25)的上端铰接连接,所述安装块(25)的下端与提升板(26)的上端焊接连接,所述提升板(26)的下端与车轮(27)的上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1)的内壁两侧与固定杆(32)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32)的外表面与弹簧(33)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3)的一侧与套管(3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套管(34)的上端与活动杆(35)的下端铰接连接,所述活动杆(35)的上端与减震座(36)的下端铰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机构(9)包括支杆(91),所述支杆(91)的一侧与防护架(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杆(91)的上端设置有复位弹簧(92),所述复位弹簧(92)的上端设置有转杆一(93),所述转杆一(93)的一侧设置有转杆二(94),所述转杆二(94)的一侧设置有挡块(9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91)的上端与复位弹簧(9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92)的上端与转杆一(9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一(93)的一侧与转杆二(9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二(94)的一侧与挡块(95)的一侧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腔设置有提升机构,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放置板。本技术通过电机、双向丝杆、螺纹套、连接杆、安装块、提升板和车轮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此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具备对装置进行提升的功能,通过固定板、固定杆、弹簧、套管、活动杆和减震座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此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具备对装置进行减震的功能,通过支杆、复位弹簧、转杆一、转杆二和挡块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此建筑工程用装修升降装置具备对装置进行放置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孔祥辉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