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钢管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3836发布日期:2023-12-21 12:4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现场钢管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钢管存放,具体是一种施工现场钢管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1、钢管是具有空心截面,其长度远大于直径或周长的钢材。按截面形状分为圆形、方形、矩形和异形钢管;按材质分为碳素结构钢钢管、低合金结构钢钢管、合金钢钢管和复合钢管;按用途分为输送管道用、工程结构用、热工设备用、石油化工工业用、机械制造用、地质钻探用以及高压设备用钢管等。

2、建筑施工用钢管一般直接堆放在地面或架体上进行存放备用,堆积在一起的钢管不仅占用面积较大,且在取用时一般优先取用最外侧的钢管,如果一次不能将钢管全部取走,则会导致内侧钢管因存放时间较长而生锈,影响部分钢管的使用寿命。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施工现场钢管存放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现场钢管存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现场钢管存放装置,包括支撑平台以及安装在位于支撑平台上端的下料箱,所述下料箱远离支撑平台的端部设有与其连通存放箱,所述下料箱的内部安装有转管,所述转管的外侧壁套设有旋转组件,下料箱的内部安装有与旋转组件配合使用的除锈组件。

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套设在转管外侧的旋转板,旋转板的侧壁安装有多组支撑块,相邻两组支撑块之间形成放置槽。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存放箱下端开设有与下料箱连通的下料口,下料箱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内部的出料口。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箱的内部安装有端部贯穿转管的转轴,且转轴与转管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位于下料箱内部的摩擦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平台的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件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传动件与转管传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存放箱上还安装有至少一组通风窗口,且通风窗口的内部均安装有通风风扇和电加热丝。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锈组件包括摩擦块和弹簧,所述摩擦块通过弹簧滑动安装在下料箱的内壁上,且摩擦块远离弹簧的一侧还设置有弧形凹面。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平台的侧视投影为l形结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平台与存放箱表面均设有防腐蚀涂层。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存放箱的上端安装有对存放箱顶部进行密封的压盖。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下料口能够将钢管排入到转管、支撑块和旋转板内,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传动件带动转管逆时针转动的方式,转管通过带动旋转板持续转动的方式,能够将钢管通过出料口排出,方便对位于内侧的钢管进行取用。

14、2、通过能够将落入相邻两组支撑块之间的钢管移动至除锈组件的工作位置,并配合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传动件带动转轴转动的方式,使得摩擦轮带动钢管发生转动,从而达到除锈的目的。

15、3、通过存放箱上设置有通风窗口、通风风扇和电加热丝,能够有效避免钢管在存放箱内生锈,确保钢管在存放箱内部存放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生锈的情况,提高了存放箱内的防锈效果。

16、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多个部件的相互配合设置,避免了堆放的钢管容易生锈,且取用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现场钢管存放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以及安装在位于支撑平台(1)上端的下料箱(2),所述下料箱(2)远离支撑平台(1)的端部设有与其连通存放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箱(2)的内部安装有转管(12),所述转管(12)的外侧壁套设有旋转组件,下料箱(2)的内部安装有与旋转组件配合使用的除锈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钢管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套设在转管(12)外侧的旋转板(14),旋转板(14)的侧壁安装有多组支撑块(13),相邻两组支撑块(13)之间形成放置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钢管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箱(7)下端开设有与下料箱(2)连通的下料口(17),下料箱(2)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内部的出料口(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钢管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箱(2)的内部安装有端部贯穿转管(12)的转轴(4),且转轴(4)与转管(1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4)上套设有位于下料箱(2)内部的摩擦轮(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现场钢管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的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6)和第二驱动电机(1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通过第一传动件(5)与转轴(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通过第二传动件(11)与转管(12)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钢管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箱(7)上还安装有至少一组通风窗口(19),且通风窗口(19)的内部均安装有通风风扇(9)和电加热丝(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钢管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锈组件包括摩擦块(16)和弹簧(18),所述摩擦块(16)通过弹簧(18)滑动安装在下料箱(2)的内壁上,且摩擦块(16)远离弹簧(18)的一侧还设置有弧形凹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钢管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的侧视投影为l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钢管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与存放箱(7)表面均设有防腐蚀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钢管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箱(7)的上端安装有对存放箱(7)顶部进行密封的压盖(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钢管存放装置,包括支撑平台以及安装在位于支撑平台上端的下料箱,下料箱远离支撑平台的端部设有与其连通存放箱,下料箱的内部安装有转管,转管的外侧壁套设有旋转组件,下料箱的内部安装有与旋转组件配合使用的除锈组件。本技术通过下料口能够将钢管排入到转管、支撑块和旋转板内,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传动件带动转管逆时针转动的方式,转管通过带动旋转板持续转动的方式,能够将钢管通过出料口排出,方便对位于内侧的钢管进行取用。通过能够将落入相邻两组支撑块之间的钢管移动至除锈组件的工作位置,并配合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传动件带动转轴转动的方式,使得摩擦轮带动钢管发生转动,从而达到除锈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博,李文龙,从永龙,杨承春,杨建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