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线传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2839发布日期:2023-09-21 01:5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线传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保温板生产,涉及一种生产线传送结构。


背景技术:

1、保温板作为建筑材料中的一种,因其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防火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保温板的生产和传送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碎料,这对于生产企业和施工方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首先,保温板传送过程中产生碎料的原因有多种。一方面,是因为生产过程中的切割、刨削等操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碎料;另一方面,是因为传送过程中的振动、摩擦等因素也会导致保温板产生碎料。

3、其次,保温板传送过程中产生碎料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首先,碎料会增加生产成本,因为这些碎料不能再次用于生产新的保温板,只能作为废料处理。其次,碎料在传送过程中容易散落,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最后,碎料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影响施工质量,因为碎料会影响保温板的平整度和密度,从而影响保温效果。

4、针对保温板传送过程中产生碎料的弊端,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采用高质量的保温板生产设备和工艺,减少碎料的产生。这需要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如切割和刨削等操作时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减少碎料的产生。

5、采用合适的传送工具和设备,减少碎料的散落。这可以通过调整传送带的速度和振动等参数,减少碎料的散落,或者采用封闭式的传送设备,防止碎料散落。

6、加强废料的回收和处理,降低生产成本。这可以通过对碎料进行初步处理和筛选,将可回收的碎料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废料的产生,因此,现在亟需一种生产线传送结构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线传送结构,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生产线传送结构,包括:罩盖、观察窗、传送辊、支脚、下料板、存料屉、进气管、抽气泵、导气管、出气头、吹洗仓、底座、振动马达、支撑板以及旋转阻尼,所述罩盖前端中间安装有观察窗;

3、所述罩盖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传送辊,所述罩盖下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脚,所述传送辊下端中间位置安装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下端安装有存料屉,所述罩盖右侧后端安装有进气管;

4、所述进气管左侧上端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前端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下端安装有出气头,所述出气头下端开设有吹洗仓,所述下料板下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中间位置安装有旋转阻尼,所述底座右侧下端安装有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下端设有支撑板。

5、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罩盖横截面为一种凹形结构,且罩盖与观察窗连接固定,所述观察窗为一种透明钢化玻璃,所述观察窗在罩盖前端内部内嵌方式安装。

6、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传送辊设有若干组,且若干组所述传送辊均与罩盖内侧活动连接,且连接处外侧均设有密封轴承,若干组所述传送辊均规格相同。

7、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气管右端内侧设有阻尘网,所述进气管内部与抽气泵内部以及导气管内部均相互连通,所述导气管内部与若干组出气头。

8、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每两组所述传送辊之间距离20-30mm,所述传送辊下端为中空结构,所述下料板为一种活动机构,所述下料板与底座之间安装有若干组活动支杆,通过下料板将保温板传送过程中产生的碎渣进行汇集。

9、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振动马达与底座右侧下端中间位置连接,所述底座与活动支杆之间连接处内部均设有一组旋转阻尼,所述支撑板与底座之间还连接有一组活动支杆,所述活动支杆与底座连接处内部设有一组旋转阻尼,能够缓释下料板的振动幅度,同时防止碎渣进溅。

10、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进气管、抽气泵、导气管以及出气头,能够将保温板外侧的碎料吹落,通过使用下料板以及振动电机,能够便于使保温板掉落的碎料收集。



技术特征:

1.一种生产线传送结构,包括:罩盖(1)、观察窗(2)以及旋转阻尼(15),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1)前端中间安装有观察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1)横截面为一种凹形结构,且罩盖(1)与观察窗(2)连接固定,所述观察窗(2)为一种透明钢化玻璃,所述观察窗(2)在罩盖(1)前端内部内嵌方式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辊(3)设有若干组,且若干组所述传送辊(3)均与罩盖(1)内侧活动连接,且连接处外侧均设有密封轴承,若干组所述传送辊(3)均规格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7)右端内侧设右阻尘网,所述进气管(7)内部与抽气泵(8)内部以及导气管(9)内部均相互连通,所述导气管(9)内部与若干组出气头(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两组所述传送辊(3)之间距离20-30mm,所述传送辊(3)下端为中空结构,所述下料板(5)为一种活动机构,所述下料板(5)与底座(12)之间安装有若干组活动支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线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马达(13)与底座(12)右侧下端中间位置连接,所述底座(12)与活动支杆之间连接处内部均设有一组旋转阻尼(15),所述支撑板(14)与底座(12)之间还连接有一组活动支杆,所述活动支杆与底座(12)连接处内部设有一组旋转阻尼(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生产线传送结构,包括:罩盖、观察窗、传送辊以及旋转阻尼.所述罩盖前端中间安装有观察窗,所述罩盖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传送辊,所述罩盖下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脚,所述传送辊下端中间位置安装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下端安装有存料屉,所述罩盖右侧后端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左侧上端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前端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下端安装有出气头,所述出气头下端开设有吹洗仓,所述下料板下端安装有底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进气管、抽气泵、导气管以及出气头,能够将保温板外侧的碎料吹落,通过使用下料板以及振动电机,能够便于使保温板掉落的碎料收集。

技术研发人员:柳忠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九屋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