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载具移动导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8181发布日期:2023-10-21 23:3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载具移动导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导轨,尤其涉及一种移动载具移动导轨结构。


背景技术:

1、在自动化设备领域中存在流水线式设备,例如:需要通过多组定位治具不断循环,而在每个定位治具内则定位一组需要加工的产品,在治具的移动作用下,使得待加工零件能依次经过每个加工工位,从而依次对产品的加工,实现自动化加工,提高加工的效率。定位治具要实现循环和平移,则定位治具需要限位在导轨上,则可以沿着导轨输送。

2、目前用来实现定位治具输送的导轨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具有滑块,定位治具锁紧在滑块,因此定位治具是无法与导轨分离。也有一种导轨是可以对移动载具支撑和限位并实现循环。例如公开号为:cn210003684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双轴心滚轮可锁定导轨,具体公开了包括定位板,定位板顶端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定位板两侧中端均开设有导轨,定位板顶端中部均等距开设有螺孔,导轨外侧滑动连接有滚轮,滚轮外表面中部对应导轨外侧位置处开设有圆槽;述圆槽内壁顶端和底端均嵌入安装有圆珠,滚轮内壁中部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壁中部嵌入安装有滑轮,滑轮内壁中部安装有螺杆,螺杆底端中部安装有六角螺母,螺杆顶端中部粘结有垫片,垫片顶端中部安装有移动板。通过滚轮、圆槽、圆珠、限位槽、三角定位板和导轨,能够降低滚轮和导轨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进而便于移动板的移动,降低移动板的移动难度,且通过限位槽和三角定位板之间的间隙配合,能够对移动板进行限位,防止移动板的位置发生移动的现象。

3、然而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的导轨是一体结构,无法调节,在导轨出现磨损后,会导致载具松动的问题,影响载具的精度,并且由于导轨无法调节,则需要准确地控制两定位板底部的滑轮之间的间距,会增加组装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载具移动导轨结构,解决现有的载具通过滑轮支撑在导轨上的结构,该轨道无法调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载具移动导轨结构,用于支撑和引导移动载具移动,包括底座、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底座包括有底板,底板的一侧均设置有v型槽和支撑台阶,第二轨道设于底板的另一侧,第一轨道支撑在支撑台阶上,第一轨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且有两相邻面形成一夹角伸入到v型槽内,锁紧螺钉穿过第一轨道与支撑台阶连接;底板的顶面依次地设置有多个导向孔,导向孔靠近v型槽设置,使v型槽贯通至导向孔,各导向孔内设置有调节套,调节套的外侧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呈v型结构,第一轨道的两相邻面形成的夹角伸入环形槽内,且至少有一侧面与环形槽的侧壁贴合,调节螺栓穿过调节套与底板螺纹连接;移动载具底部的两侧设置有滑轮,滑轮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连接,使移动载具支撑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

3、进一步,底板的两相对侧均设置有v型槽和支撑台阶,第二轨道和第一轨道相对设置在对应的支撑台阶上;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为六方轴。

4、进一步,底板的顶端还设置有多个弹性阻尼件,弹性阻尼件包括有可上下浮动的阻尼块,用于与移动载具的底部弹性贴合。

5、进一步,弹性阻尼件还包括压缩弹簧和限位螺栓;底板的顶面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安装孔,压缩弹簧设于安装孔内,阻尼块的下端伸入安装孔内,且与压缩弹簧抵接;限位螺栓从底板的底部伸入到安装孔内与阻尼块螺纹连接。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载具移动导轨结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7、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载具移动导轨结构,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螺栓,则可以改变调节套在导向孔内的高度位置,由环形槽的斜面挤压和限位第一轨道的一侧面,进而可以调节第一轨道的位置来改变两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之间的间距;因此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出现磨损现象时,通过调节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间距,避免移动载具松动的问题,确保移动载具的精度。并且移动载具与导轨组装时,是可以根据两侧滑轮的间距来调整两导轨的间距,无需准确控制两组滑轮的间距与两导轨的间距非常的精准,可以降低降低加工和组装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载具移动导轨结构,用于支撑和引导移动载具移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底座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均设置有v型槽和支撑台阶,所述第二轨道设于所述底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轨道支撑在所述支撑台阶上,所述第一轨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且有两相邻面形成一夹角伸入到所述v型槽内,锁紧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支撑台阶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面依次地设置有多个导向孔,所述导向孔靠近所述v型槽设置,使所述v型槽贯通至所述导向孔,各所述导向孔内设置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的外侧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呈v型结构,所述第一轨道的两相邻面形成的夹角伸入所述环形槽内,且至少有一侧面与所述环形槽的侧壁贴合,调节螺栓穿过所述调节套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所述移动载具底部的两侧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连接,使所述移动载具支撑在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载具移动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两相对侧均设置有所述v型槽和所述支撑台阶,所述第二轨道和所述第一轨道相对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支撑台阶上;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均为六方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载具移动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顶端还设置有多个弹性阻尼件,所述弹性阻尼件包括有可上下浮动的阻尼块,用于与所述移动载具的底部弹性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载具移动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阻尼件还包括压缩弹簧和限位螺栓;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安装孔,所述压缩弹簧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阻尼块的下端伸入安装孔内,且与所述压缩弹簧抵接;所述限位螺栓从所述底板的底部伸入到所述安装孔内与所述阻尼块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导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移动载具移动导轨结构,用于支撑和引导移动载具移动,包括底座、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底座包括有底板,底板的一侧均设置有V型槽和支撑台阶,第二轨道设于底板的另一侧,第一轨道支撑在支撑台阶上,第一轨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且有两相邻面形成一夹角伸入到V型槽内,锁紧螺钉穿过第一轨道与支撑台阶连接;底板的顶面依次地设置有多个导向孔,导向孔靠近V型槽设置,使V型槽贯通至导向孔,各导向孔内设置有调节套,调节套的外侧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呈V型结构,第一轨道的两相邻面形成的夹角伸入环形槽内,且至少有一侧面与环形槽的侧壁贴合,调节螺栓穿过调节套与底板螺纹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杨太全,刘志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银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