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ray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5557发布日期:2023-10-22 07:0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Tray盘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托盘,具体涉及一种tray盘。


背景技术:

1、目前tray盘在电子产品的盛放、包装以及运输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小型电子元件生产完成后,需要将元件进行暂时的存放,然后集中运输。传统的tray盘如图1所示,设有内框用于存放元件,但是内框边界骨架承载面宽度较窄,且挡墙为圆台型形,元件放入后形成点接触,容易崩边,而且水洗容易残留水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tray盘,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tray盘,包括主体盘和内盘;主体盘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边框以及与第一边框垂直连接的第二边框;内盘设有两组与第一边框平行的第一内框,以及多组与第二边框平行的第二内框;主体盘和内盘之间设有网格板,其中,第一内框与第二内框内侧设有多组骨架以及挡墙。

3、进一步,在位于主体盘的第一面上,挡墙垂直固接于第一内框与第二内框上,挡墙与骨架相邻设置。

4、进一步,相邻的两个骨架为一组,其中,挡墙位于每组骨架之间。

5、进一步,在位于与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上,骨架上设有第二挡墙。

6、进一步,在垂直于第一面的第一方向上,挡墙的高度大于第二挡墙的高度,挡墙与第一边框的端面齐平。

7、进一步,挡墙的截面呈梯形。

8、进一步,第二边框外侧设有手托板。

9、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将挡墙从圆锥形改为梯台形,以此增加了挡墙的宽度,增大元件边缘的接触棉结,降低元件崩边的风险。同时第二面上的第二挡墙低于承载面,反面承载时ic元件高于第二挡墙高度,从而使得本申请的托盘具有反面承载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tray盘 ,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盘和内盘;所述主体盘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边框以及与所述第一边框垂直连接的第二边框;所述内盘设有两组与所述第一边框平行的第一内框,以及多组与所述第二边框平行的第二内框;所述主体盘和所述内盘之间设有网格板,其中,所述第一内框与所述第二内框内侧设有多组骨架以及挡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ray盘,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主体盘的第一面上,所述挡墙垂直固接于所述第一内框与所述第二内框上,所述挡墙与所述骨架相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ray盘,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骨架为一组,其中,所述挡墙位于每组所述骨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tray盘,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上,所述骨架上设有第二挡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tray盘,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一方向上,所述挡墙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挡墙的高度,所述挡墙与第一边框的端面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tray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的截面呈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ray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外侧设有手托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Tray盘,包括主体盘和内盘;主体盘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边框以及与第一边框垂直连接的第二边框;内盘设有两组与第一边框平行的第一内框,以及多组与第二边框平行的第二内框;主体盘和内盘之间设有网格板,其中,第一内框与第二内框内侧设有多组骨架以及挡墙。本申请通过将挡墙从圆锥形改为梯台形,以此增加了挡墙的宽度,增大元件边缘的接触棉结,降低元件崩边的风险。同时第二面上的第二挡墙低于承载面,反面承载时IC元件高于第二挡墙高度,从而使得本申请的托盘具有反面承载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叶基新,蔡陆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智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