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8053发布日期:2023-09-21 04:17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吊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


背景技术:

1、轮毂组件为刹车盘、轮毂、螺栓、轴承外圈的组合状态。现有轮毂组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吊运、转移,而现有的轮毂组件吊装多为挂式垂放吊运,这在一些需要轮毂平放吊运的场合是不适用的。因此,急需设计一款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在吊运时受力稳固、夹持牢靠,能够满足轮毂组件的平放吊运需求,且吊运转运可靠性较高。

2、经检索,有关轮毂吊具的技术已有专利文献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783278x,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轮毂的吊具,公开了一种轮毂的吊具,包括倒“y”形的保持架,保持架具有竖直的吊装部和二个叉开的保持部,还包括二个夹板和二个油缸,二个夹板以吊装部为中心对称设置,每个夹板的中部和每个保持部的自由端铰接,每个夹板上具有接近另一个夹板的夹紧端,油缸的一端和保持架上近吊装部处铰接,每个油缸的另一端和对应夹紧部上远离夹紧端的端部铰接,通过油缸控制吊具的装拆动作,操作方便并且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拟提供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在吊运时受力稳固、夹持牢靠,能够满足轮毂组件的平放吊运需求,且吊运转运可靠性较高。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包括一对叉开的转动支撑件,一对所述转动支撑件的顶端共同铰接设置于上连接轴上,所述上连接轴上还设置吊装部;其中每个所述转动支撑件的底端均铰接设置有夹持臂,两侧夹持臂的中部共同铰接设置于下连接轴上,所述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之间设置有调节卡板,所述调节卡板的顶部铰接设置于上连接轴上,所述调节卡板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呈u型结构的上卡槽和下卡槽,所述上卡槽或下卡槽用于卡合于下连接轴外周。

6、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转动支撑件包括成对平行设置的支撑连杆,所述支撑连杆的顶端铰接套设于上连接轴外周,成对所述支撑连杆的底端铰接套设于同一支撑轴外周。

7、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成对平行设置的支撑连杆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连接杆。

8、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夹持臂包括成对平行设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部铰接套设于同侧的支撑轴外周,所述调节杆的中部铰接套设于下连接轴外周。

9、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夹持臂还包括设置于每个调节杆底部的夹持杆,所述夹持杆呈l型结构,所述夹持杆包括连接段和设置于连接段底部的夹持段。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夹持段的夹持内侧设有弧形限位卡槽,成对平行设置的夹持段的夹持内侧面之间连接设置有弧形夹持部,且所述弧形夹持部的一侧内嵌入限位卡槽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成对平行设置的调节杆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夹持连接杆,成对平行设置的夹持杆之间也间隔设置有多个夹持连接杆。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调节卡板包括顶部的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套设于上连接轴外周,所述第一安装环上还设置有转动调节部,且所述转动调节部与所述调节卡板之间的夹角为45°~90°。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吊装部包括套设于上连接轴外周的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二安装环上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吊装段,且所述吊装段的顶部设有吊环。

14、3、有益效果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当调节卡板的上卡槽卡合于下连接轴外周,两侧加持臂之间的开合角度较大,此时便于从轮毂组件的外侧对其进行卡合,当需要对轮毂组件进行夹紧时,将调节卡板的下卡槽卡合于下连接轴外周,此时两侧加持臂之间的开合角度收缩,能够稳定地夹持在轮毂组件的外周,保证在在吊运时受力稳固、夹持牢靠,能够满足轮毂组件的平放吊运需求,且吊运转运可靠性较高。

17、(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两侧的调节杆呈x交叉结构,且前后双层结构设计,不仅能够灵活调节底部夹持杆之间的开合角度,还能够保证吊具的结构强度以及吊装的稳定性。

18、(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四边形活动结构,且双层夹套结构,刚度强度更高,有利于轮毂组件的稳定吊装。

19、(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当调节卡板与下连接轴分离时,此时吊具整体的四边形活动结构能够调整加持臂的开合角度,当需要对较大的开合角度进行固定时,将调节卡板的上卡槽卡合于下连接轴的外周,当需要收紧开合角度固定时,将调节卡板的下卡槽卡合于下连接轴的外周即可,整体吊具夹持开合角度的调整非常灵活,且能够进行开合角度的限位固定,适应不同尺寸的轮毂组件夹持吊装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叉开的转动支撑件(140),一对所述转动支撑件(140)的顶端共同铰接设置于上连接轴(130)上,所述上连接轴(130)上还设置吊装部(110);其中每个所述转动支撑件(140)的底端均铰接设置有夹持臂(160),两侧夹持臂(160)的中部共同铰接设置于下连接轴(150)上,所述上连接轴(130)和下连接轴(150)之间设置有调节卡板(120),所述调节卡板(120)的顶部铰接设置于上连接轴(130)上,所述调节卡板(120)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呈u型结构的上卡槽(122)和下卡槽(123),所述上卡槽(122)或下卡槽(123)用于卡合于下连接轴(150)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撑件(140)包括成对平行设置的支撑连杆(141),所述支撑连杆(141)的顶端铰接套设于上连接轴(130)外周,成对所述支撑连杆(141)的底端铰接套设于同一支撑轴(143)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平行设置的支撑连杆(141)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连接杆(1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160)包括成对平行设置的调节杆(161),所述调节杆(161)的顶部铰接套设于同侧的支撑轴(143)外周,所述调节杆(161)的中部铰接套设于下连接轴(150)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160)还包括设置于每个调节杆(161)底部的夹持杆(163),所述夹持杆(163)呈l型结构,所述夹持杆(163)包括连接段和设置于连接段底部的夹持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段的夹持内侧设有弧形限位卡槽(1631),成对平行设置的夹持段的夹持内侧面之间连接设置有弧形夹持部(170),且所述弧形夹持部(170)的一侧内嵌入限位卡槽(163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平行设置的调节杆(161)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夹持连接杆(162),成对平行设置的夹持杆(163)之间也间隔设置有多个夹持连接杆(162)。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卡板(120)包括顶部的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套设于上连接轴(130)外周,所述第一安装环上还设置有转动调节部(121),且所述转动调节部(121)与所述调节卡板(120)之间的夹角为45°~9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部(110)包括套设于上连接轴(130)外周的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二安装环上设置有竖直分布的吊装段,且所述吊装段的顶部设有吊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属于吊具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一对叉开的转动支撑件,一对转动支撑件的顶端共同铰接设置于上连接轴上,上连接轴上还设置吊装部;其中每个转动支撑件的底端均铰接设置有夹持臂,两侧夹持臂的中部共同铰接设置于下连接轴上,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之间设置有调节卡板,调节卡板的顶部铰接设置于上连接轴上,调节卡板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呈U型结构的上卡槽和下卡槽,上卡槽或下卡槽用于卡合于下连接轴外周。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拟提供一种适用于轮毂组件的吊具,在吊运时受力稳固、夹持牢靠,能够满足轮毂组件的平放吊运需求,且吊运转运可靠性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詹晟,黄旭,于华宁,刘庆福,徐长喜,邓刚,孙玉龙,祝杨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一代汽车底盘系统(马鞍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