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可调的振动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66177发布日期:2024-01-23 10:5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载可调的振动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振动送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载可调的振动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1、螺栓在成型前,通常需要用到振动送料设备将其螺栓胚料运送至加工设备中进行加工。振动送料设备主要由电磁铁,磁吸部件,承载板和弹性件组成,通过使电磁铁吸附磁吸部件使与磁吸部件连接的承载板上的物料朝某一方向输送。但是现有的振动送料设备所承载的物料质量一般固定,若增加负载,则会导致弹性件产生的回复力小于运输物料所需的力,从而降低物料运输效率。

2、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进现有结构以适配不同质量的输送载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负载可调的振动送料机构及送料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运输物料的质量增加运输效率降低的问题,本申请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可以同等的输送效率适配不同的输送载荷。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可调的振动送料机构,包括:底座;承载板,所述承载板活动设置于底座上方,用于承载物料;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承载板下方,可驱动所述承载板振动;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承载板,且相对于底座倾斜设置,所述承载板振动可使弹性件受力形变产生弹性回复力;以及角度调节结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设置于承载板上,可调节弹性件的安装角度,以使得弹性件产生的弹性回复力的竖直分力与承载板上的载荷相匹配。

3、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多个设置于承载板上的第一调节孔位,所述第一调节孔位配置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安装角度,所述弹性件可选择性的安装于其中一个第一调节孔位,以调节弹性件相对底座的倾角。

4、进一步地,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的角度调节结构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可伸缩运动以调节所述弹性件相对底座的倾角。

5、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底座和承载板之间,可调节弹性件受力形变区域的面积大小,使得弹性件产生的弹性回复力大小可调;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设置于承载板上;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设置于底座上;以及第一间距调节结构,所述第一间距调节结构设置于第一安装块与第二安装块之间,可移动调节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之间的间距。其中,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上。

6、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间距调节结构包括:滑槽,所述滑槽设置于第一安装块或第二安装块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滑槽,且贯穿设置于第一安装块或第二安装块上,其中,所述固定件可选择性的连接于滑槽上的不同位置,以调节第一安装块与第二安装块之间的间距。

7、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电后具有一磁吸区域;磁吸部件,所述磁吸部件设置于电磁铁的磁吸区域内,用于与承载板连接,所述磁吸部件具有两个状态,第一状态下,磁吸部件受到电磁铁吸力与电磁铁吸合,第二状态下,磁吸部件受到弹性件弹性回复力而远离电磁铁,所述的电磁铁连接一安装座,所述电磁铁与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二间距调节结构,所述间距调节结构用于调节电磁铁与磁吸部件之间的间距。

8、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间距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设置于安装座上;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二连接单元设置于电磁铁上;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与第二连接单元通过螺纹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与安装座之间通过侧板连接,所述侧板使得底座与安装座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一致。

10、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可容置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可在容置空间内活动以调节底座和安装座的重心。

11、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调节孔位,所述配重块可选择性的安装于其中一个第二调节孔位,以调节底座和安装座的重心。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调节组件改变弹性件的受力形变区域大小,以调节弹性件回复力的大小,使得弹性件回复力大小与承载板上的物料质量适配;通过在底座上设置角度调节结构,使得弹性件相对底座的倾角可调,使得弹性件回复力的竖直分力可变,以适配不同的输送载荷,保证物料运输效率稳定;通过设置配重块调节底座的重心,使得承载板运输物料过程中保持平稳;通过设置第二间距调节结构调节驱动力大小,使得承载板运输物料的速度可调,以满足不同的输送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负载可调的振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可调的振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多个设置于承载板(200)上的第一调节孔位,所述第一调节孔位配置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安装角度,所述弹性件(400)可选择性的安装于其中一个第一调节孔位,以调节弹性件(400)相对底座(100)的倾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可调的振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承载板(200)上的伸缩件(210),所述伸缩件(210)设置于所述承载板(200)上,可伸缩运动以调节弹性件(400)相对底座(100)的倾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可调的振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组件(500),所述调节组件(500)设置于底座(100)和承载板(200)之间,可调节弹性件(400)受力形变区域的面积大小,使得弹性件(400)产生的弹性回复力大小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载可调的振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间距调节结构(53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可调的振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30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可调的振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间距调节结构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载可调的振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00)与安装座(321)之间通过侧板(700)连接,所述侧板(700)使得底座(100)与安装座(321)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负载可调的振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00)与所述底座(100)之间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可容置配重块(600),所述配重块(600)可在容置空间内活动以调节底座(100)和安装座(321)的重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载可调的振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32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调节孔位,所述配重块(600)可选择性的安装于其中一个第二调节孔位,以调节底座(100)和安装座(321)的重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负载可调的振动送料机构,属于振动送料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振动送料结构无法以同等输送效率适配不同输送载荷的问题。本技术由底座、承载板、弹性件、调节组件、驱动组件和角度调节结构组成。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承载板振动,承载板振动过程中弹性件产生弹性回复力,物料在承载板振动过程中产生惯性力。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组件调节弹性件的回复力大小,在底座上设置角度调节结构使得弹性件相对底座的倾角可调,使得弹性件的回复力竖直分力与物料质量适配,实现物料质量改变时运输效率不变。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王巍,沈兴潮,钱勇明,樊叶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晶鸿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