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卸料的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0793发布日期:2023-11-22 17:0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卸料的料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卸料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便于卸料的料斗。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港口建设及货物吞吐量也实现了较快的发展。在码头卸船作业中,物料存放在料斗内进行转移,将料斗转移至卸料现场再进行卸料。移动卸料装置为作业需求较大的现场卸料行业提供了许多便利,然而传统的移动卸料装置多为单方位卸料,料斗开口方向较为单一,且卸料时通常需要人工手动操作,以避免大量的物料残留在卸料装置内无法卸出,导致卸料效率低,劳动成本高,费时费力,而且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卸料的料斗,可以对物料实现便捷高效的卸料,卸料效率高,省事省力,且可以减少箱体底部货物的残留。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卸料的料斗,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可转动的侧板,通过所述侧板的转动实现所述侧板的打开和闭合;所述箱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可转动的支撑板、另一侧设有可转动的卸料板;所述支撑板可滑动配合在所述卸料板下方,所述支撑板用于对所述卸料板进行支撑;所述便于卸料的料斗卸料时,所述侧板转动至打开状态,所述卸料板转动至倾斜状态,且所述卸料板向着其中一侧的所述侧板倾斜;所述便于卸料的料斗装料时,所述侧板转动至闭合状态,所述卸料板转动至水平状态。

3、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相对应的两侧分别横梁,所述侧板的顶部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横梁上。

4、优选的,所述横梁上设有第一液压顶,所述第一液压顶的输出轴与所述侧板相连,通过所述第一液压顶实现所述侧板的转动。

5、优选的,所述底板上靠近其中一个所述横梁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卸料板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相转动配合。

6、优选的,所述底板上靠近另一个所述横梁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块相转动配合。

7、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长条状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二液压顶;所述第二液压顶的输出轴与所述卸料板的底部相连,通过所述第二液压顶实现所述卸料板的转动。

8、优选的,所述卸料板底部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板端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配合在所述滑槽内。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卸料的料斗,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可转动的侧板,通过所述侧板的转动实现所述侧板的打开和闭合;所述箱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可转动的支撑板、另一侧设有可转动的卸料板;所述支撑板可滑动配合在所述卸料板下方,所述支撑板用于对所述卸料板进行支撑;所述便于卸料的料斗卸料时,所述侧板转动至打开状态,所述卸料板转动至倾斜状态,且所述卸料板向着其中一侧的所述侧板倾斜;所述便于卸料的料斗装料时,所述侧板转动至闭合状态,所述卸料板转动至水平状态。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卸料的料斗可以对物料实现便捷高效的卸料,卸料效率高,省事省力,且可以减少箱体底部货物的残留。

10、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卸料的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卸料的料斗,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卸料的料斗,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卸料的料斗,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卸料的料斗,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卸料的料斗,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卸料的料斗,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卸料的料斗,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可转动的侧板,通过所述侧板的转动实现所述侧板的打开和闭合;所述箱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可转动的支撑板、另一侧设有可转动的卸料板;所述支撑板可滑动配合在所述卸料板下方,所述支撑板用于对所述卸料板进行支撑;所述便于卸料的料斗卸料时,所述侧板转动至打开状态,所述卸料板转动至倾斜状态,且所述卸料板向着其中一侧的所述侧板倾斜;所述便于卸料的料斗装料时,所述侧板转动至闭合状态,所述卸料板转动至水平状态。本技术的料斗可以对物料实现便捷高效的卸料,卸料效率高,省事省力,且可以减少箱体底部货物的残留。

技术研发人员:张琪,杨统刚,杨军,王宝君,门永德,朱贵升,薛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