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90968发布日期:2024-01-06 23:0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新能源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电芯配对是电池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电芯配对是指将来料电池进行姿态调整,从而调整电芯极耳方向,便于电芯的后序焊接操作。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将电芯输送至单独的电芯旋转配对机构处,对电芯进行旋转,以使电芯极耳方向发生改变,满足配对需求,并在配对完成后将电芯送回至输送线上,向下工位进行输送,因此会导致操作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并且,单独的电芯旋转配对机构需要占用单独的工位,电芯旋转配对机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芯旋转配对操作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需要占用单独的工位,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包括:输送线;升降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线的下方;承托部,与所述升降旋转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旋转机构适于驱动所述承托部顶升所述输送线上的电芯并使所述电芯在水平面内旋转预定角度。

3、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升降旋转机构和承托部,将电芯从输送线上顶升并进行旋转,从而对电芯极耳方向进行调整,当调整完成后再使用升降旋转机构驱动承托部下降,将调整完成的电芯放置于输送线上进行输送,因此,无需设置单独的工位,整体结构简单,减少空间的占用,并且,无需将电芯从输送线上转出进行电芯极耳方向调整后再将电芯送回至输送线,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旋转机构包括升降部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置于所述承托部的下方,所述升降部与所述旋转部传动连接并适于驱动所述旋转部和所述承托部同步升降;或者是,所述升降部设置于所述承托部的下方,所述旋转部与所述升降部传动连接并适于驱动所述升降部和所述承托部同步旋转。

5、有益效果:将升降部、旋转部和承托部由下至上依次传动连接,或者是,将旋转部、升降部和承托部由下至上依次传动连接,连接方式简单,简化整体结构。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旋转机构还包括顶升杆,所述顶升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部的驱动端或者是所述升降部的驱动端连接,所述顶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承托部连接。

7、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顶升杆,满足电芯顶升高度需求。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升降旋转机构与所述导向结构可滑动连接。

9、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导向结构,提高升降旋转机构和承托部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保证电芯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还包括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适于在所述升降旋转机构驱动所述电芯旋转时按压所述电芯。

11、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按压机构,在电芯旋转过程中对电芯进行辅助按压,保证电芯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电芯掉落风险。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按压机构包括驱动部、连接部和按压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的驱动端连接,所述驱动部适于驱动所述连接部升降,所述按压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处。

13、有益效果:将按压部可转动设置于连接部上,使电芯在旋转过程中带动按压部同步旋转,在保证了足够按压力的同时,不影响电芯的顺利旋转。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部适于驱动所述连接部旋转,所述按压部具有与所述承托部相对应的按压位置,以及转动至远离所述输送线上方的避让位置。

15、有益效果:当无需使用按压部进行按压时,利用驱动部驱动连接部并带动按压部转动至避让位置,使连接部和按压部离开输送线上方,避免对输送线的输送过程产生干涉。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线包括线体和电芯治具,所述电芯治具设置于所述线体上,所述电芯治具上具有允许所述承托部穿过的贯穿口。

17、有益效果:利用电芯治具承载电芯,保证电芯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在电芯治具上留有贯穿口,即可满足电芯的顶升,便于实施。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线包括两条并列设置的输送路径,所述升降旋转机构对应两条所述输送路径设置有两组,每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升降旋转机构,每个所述升降旋转机构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承托部。

19、有益效果:通过在输送线上形成两条输送路径,提高电芯的输送效率,并且,将升降旋转机构和承托部均对应设置有两组,使两条输送路径上的电芯均能够进行旋转从而调整电芯极耳方向,使两条输送路径上对应的两个电芯实现配对。

20、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生产设备,包括上述的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旋转机构(2)包括升降部(201)和旋转部(202);所述旋转部(202)设置于所述承托部(3)的下方,所述升降部(201)与所述旋转部(202)传动连接并适于驱动所述旋转部(202)和所述承托部(3)同步升降;或者是,所述升降部(201)设置于所述承托部(3)的下方,所述旋转部(202)与所述升降部(201)传动连接并适于驱动所述升降部(201)和所述承托部(3)同步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旋转机构(2)还包括顶升杆(203),所述顶升杆(203)的一端与所述旋转部(202)的驱动端或者是所述升降部(201)的驱动端连接,所述顶升杆(203)的另一端与所述承托部(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还包括导向结构(4),所述导向结构(4)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升降旋转机构(2)与所述导向结构(4)可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还包括按压机构(5),所述按压机构(5)适于在所述升降旋转机构(2)驱动所述电芯(10)旋转时按压所述电芯(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5)包括驱动部(501)、连接部(502)和按压部(503),所述连接部(502)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501)的驱动端连接,所述驱动部(501)适于驱动所述连接部(502)升降,所述按压部(50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部(502)的另一端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501)适于驱动所述连接部(502)旋转,所述按压部(503)具有与所述承托部(3)相对应的按压位置,以及转动至远离所述输送线(1)上方的避让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1)包括线体(101)和电芯治具(102),所述电芯治具(102)设置于所述线体(101)上,所述电芯治具(102)上具有允许所述承托部(3)穿过的贯穿口(102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1)包括两条并列设置的输送路径,所述升降旋转机构(2)对应两条所述输送路径设置有两组,每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升降旋转机构(2),每个所述升降旋转机构(2)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承托部(3)。

10.一种电池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芯输送、旋转配对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包括:输送线;升降旋转机构,设置于输送线的下方;承托部,与升降旋转机构传动连接,升降旋转机构适于驱动承托部顶升输送线上的电芯并使电芯在水平面内旋转预定角度。本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旋转机构和承托部,将电芯从输送线上顶升并进行旋转,从而对电芯极耳方向进行调整,当调整完成后再使用升降旋转机构驱动承托部下降,将调整完成的电芯放置于输送线上进行输送,因此,无需设置单独的工位,整体结构简单,减少空间的占用,并且,无需将电芯从输送线上转出进行电芯极耳方向调整后再将电芯送回至输送线,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敏,倪超强,吴彬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