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型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4148发布日期:2024-01-26 23:1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型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设备上料,尤其涉及一种防护型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1、上料机构是一种可以辅助设备进行上料的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当金属压延需要加工时使用上料机构。

2、发明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上料机构在运输物料的过程中会出现剧烈抖动的情况,现有技术方案通过将物料放置在上料机构上,启动上料机构,以便上料机构对物料进行上料,但是上料机构在上料的过程中速度过快,导致物料会出现剧烈抖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物料会出现剧烈抖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护型上料机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型上料机构,包括加工机、运输轮和防护装置,所述运输轮与加工机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防护装置设置在加工机的表面上,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加工机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位于运输轮的上方,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螺纹连接有抵板,所述抵板位于运输轮的上方,所述抵板与加工机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抵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条,所述引导条位于运输轮的上方,所述引导条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加工机的内表面插接,所述引导条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位于运输轮的上方,所述限位条与定位杆的表面触接,限位条可以与引导条相配合以达到引导限位条滑动的目的。

3、优选的,所述定位杆与引导条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绕设在定位杆的表面上,所述复位弹簧位于运输轮的上方,复位弹簧可以与定位杆相配合以达到拉动定位杆滑动的目的。

4、优选的,所述加工机的表面设置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引导道,所述引导道与加工机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引导道位于运输轮的一侧,引导道可以与加工机相配合以达到引导清理条滑动的目的。

5、优选的,所述引导道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清理条,所述清理条位于抵板的一侧,所述加工机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托条,所述托条位于清理条的下方,清理条可以与托条相配合以达到清理物料的目的。

6、优选的,所述引导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位于托条的上方,所述气缸的驱动端与清理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清理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长条,所述长条与加工机的表面触接,气缸可以与清理条相配合以达到调节清理条滑动的目的。

7、优选的,所述加工机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轮,所述调节轮与长条的表面啮合连接,所述托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位于气缸的下方,所述齿条与调节轮的表面啮合连接,调节轮可以与齿条相配合以达到调节托条滑动的目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9、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防护装置,当上料机构使用时,防护工作者和设备,使用设备,设备通过运输轮转动将物料进行上料,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调节抵板,抵板受到加工机的引导,抵板滑动并抵住物料,当抵板滑动到指定位置时,推动定位杆,定位杆受到引导条的引导,定位杆插入加工机中,推动限位条,限位条抵住定位杆,完成防护,通过设置防护装置,有效的防护工作者和设备,当上料机构使用时使用装置,调节抵板,避免了上料机构在上料的过程中因为速度过快而导致物料发生抖动的情况,提高了上料机构的实用性,提高了上料机构的辅助性,提高了上料机构的防护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护型上料机构,包括加工机(1)、运输轮(2)和防护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轮(2)与加工机(1)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防护装置(3)设置在加工机(1)的表面上,所述防护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与加工机(1)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1)位于运输轮(2)的上方,所述驱动电机(31)的驱动端螺纹连接有抵板(35),所述抵板(35)位于运输轮(2)的上方,所述抵板(35)与加工机(1)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抵板(3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条(32),所述引导条(32)位于运输轮(2)的上方,所述引导条(3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定位杆(33),所述定位杆(33)与加工机(1)的内表面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条(3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条(36),所述限位条(36)位于运输轮(2)的上方,所述限位条(36)与定位杆(33)的表面触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33)与引导条(32)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4),所述复位弹簧(34)绕设在定位杆(33)的表面上,所述复位弹簧(34)位于运输轮(2)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1)的表面设置有清理装置(4),所述清理装置(4)包括引导道(43),所述引导道(43)与加工机(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引导道(43)位于运输轮(2)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护型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道(4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清理条(44),所述清理条(44)位于抵板(35)的一侧,所述加工机(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托条(45),所述托条(45)位于清理条(44)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护型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道(4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41),所述气缸(41)位于托条(45)的上方,所述气缸(41)的驱动端与清理条(4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清理条(4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长条(42),所述长条(42)与加工机(1)的表面触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护型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轮(46),所述调节轮(46)与长条(42)的表面啮合连接,所述托条(4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47),所述齿条(47)位于气缸(41)的下方,所述齿条(47)与调节轮(46)的表面啮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设备上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护型上料机构,包括加工机、运输轮和防护装置,运输轮与加工机的表面转动连接,防护装置设置在加工机的表面上,防护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加工机的两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位于运输轮的上方,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螺纹连接有抵板,抵板位于运输轮的上方,抵板与加工机的表面滑动连接,抵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条,引导条位于运输轮的上方。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护装置,有效的防护工作者和设备,当上料机构使用时使用装置,调节抵板,避免了上料机构在上料的过程中因为速度过快而导致物料发生抖动的情况,提高了上料机构的实用性,提高了上料机构的辅助性,提高了上料机构的防护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赵翊雄,黄洪彪,刘贤帮,杨泽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南钢金属压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