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3342发布日期:2024-02-22 21:01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垃圾房,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


背景技术:

1、垃圾房是指专门用于收集和存放废弃物的房间,通常设在住宅区或公共场所内。它的主要作用是集中存放垃圾,便于垃圾分类、清运和处理,为了便于对垃圾房的遮挡门智能识别开门投放,因此提出一种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

2、经检索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16713977 u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房,包括:底座、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垃圾桶、清理组件、垃圾收集组件、距离传感器和控制器,第二挡板倾斜设置,第二挡板上设置有避让孔,垃圾桶穿过避让孔放置在底座上;清理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清理杆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分别固定在底座的两侧,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轴和清理杆组件连接;垃圾收集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收集箱,收集箱滑动安装在底座内,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垃圾进料孔,垃圾进料孔位于第二挡板的下端相应处,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轴和收集箱连接;距离传感器安装在垃圾桶的正面,距离传感器和控制器电连接。采用这样的方案后,能自动对掉落在垃圾桶外的垃圾进行清理,省时省力。

3、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使用时虽然能自动对掉落在垃圾桶外的垃圾进行清理,省时省力,但是垃圾房在实际使用时不能对垃圾房中一些垃圾产生的刺激性气味进行吸附过滤处理,容易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具备对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产生的刺激性气味进行辅助过滤处理的优点,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对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产生的刺激性气味进行辅助过滤处理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包括智能垃圾房体,智能垃圾房体的侧面设置有智能投放组件,智能投放组件的侧面设置有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括与智能投放组件侧面连接的辅助斗,辅助斗的侧面与智能垃圾房体内壁侧面连接,辅助斗的内壁两侧设置有多个伸缩杆,多个伸缩杆的伸缩端设置有辅助板,辅助板的侧面设置有与伸缩杆表面连接的辅助弹簧,辅助弹簧的连接端与辅助斗内壁侧面连接;

6、辅助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组件,智能垃圾房体侧面远离收集组件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与智能垃圾房体内壁上方设置的多个吸附罩,多个吸附罩的上方设置有吸附管,吸附管的输送端贯穿智能垃圾房体设置有过滤盒,过滤盒的内壁远离收集组件设置有多个活性炭板,过滤盒的侧面设置有吸附泵。

7、进一步的,为了对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的投放处进行智能自动遮挡,智能投放组件包括智能垃圾房体侧面开设的多个投放口,多个投放口的内部铰接有遮挡门,遮挡门的侧面设置有多个连接框一,多个连接框一的内壁通过转动杆设置有连接块一,连接块一的侧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设置有连接块二,连接块二的通过转动杆连接有连接框二,连接框二的侧面与辅助斗内壁侧面连接。

8、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更好的对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进行智能识别开门,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有多个红外传感器,多个红外传感器安装在智能垃圾房体的外部侧面。

9、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对辅助板附着或卡住的垃圾进行辅助振动处理,辅助板的侧面远离红外传感器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侧面靠近伸缩杆设置有振动电机。

10、进一步的,为了对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投放的垃圾进行收集,收集组件包括与辅助斗下方设置的收集管,收集管的输送端远离安装座、过滤盒设置有遮挡盖,遮挡盖的下方内壁连接有垃圾筒,垃圾筒的下方连接有限制框,限制框的下方与智能垃圾房体内壁连接。

11、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收集管的稳定性,收集管的下方表面穿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两端与智能垃圾房体内壁两侧连接。

12、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后工作人员取出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内的垃圾筒,智能垃圾房体的侧面靠近固定板开设有取出口,取出口的内壁铰接有多个密封门,多个密封门相对一侧交接。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在智能垃圾房体设置的过滤组件,可以对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中一些垃圾产生的刺激性气味进行吸附过滤处理,降低周围环境污染的情况,同时在智能投放组件设置的辅助组件,便于与辅助板设置的振动电机相互配合,便于对投放的垃圾进行辅助晃动,降低投放的垃圾堵塞的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内放置的垃圾筒。

16、(2)、通过在智能垃圾房体设置的智能投放组件,可以与智能垃圾房体设置的红外传感器相互配合,便于在投放垃圾时对投放处进行自动开门处理,降低投放者手部触碰到智能垃圾房体的情况,同时在辅助组件设置的收集组件,不仅可以对投放的垃圾进行收集,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处理,还可以对投放收集的垃圾进行遮挡,降低投放的垃圾掉落到垃圾筒外的区域内,减轻了工作人员后续的清理的麻烦。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垃圾房体(1),所述智能垃圾房体(1)的侧面设置有智能投放组件(2),所述智能投放组件(2)的侧面设置有辅助组件(3),所述辅助组件(3)包括与智能投放组件(2)侧面连接的辅助斗(301),所述辅助斗(301)的侧面与智能垃圾房体(1)内壁侧面连接,所述辅助斗(301)的内壁两侧设置有多个伸缩杆(302),多个所述伸缩杆(302)的伸缩端设置有辅助板(303),所述辅助板(303)的侧面设置有与伸缩杆(302)表面连接的辅助弹簧(304),所述辅助弹簧(304)的连接端与辅助斗(301)内壁侧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投放组件(2)包括智能垃圾房体(1)侧面开设的多个投放口,多个所述投放口的内部铰接有遮挡门(201),所述遮挡门(201)的侧面设置有多个连接框一(202),多个所述连接框一(202)的内壁通过转动杆设置有连接块一(203),所述连接块一(203)的侧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204),所述电动伸缩杆(204)的固定端设置有连接块二(205),所述连接块二(205)的通过转动杆连接有连接框二(206),所述连接框二(206)的侧面与辅助斗(301)内壁侧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204)电性连接有多个红外传感器(6),多个所述红外传感器(6)安装在智能垃圾房体(1)的外部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303)的侧面远离红外传感器(6)设置有安装座(7),所述安装座(7)的侧面靠近伸缩杆(302)设置有振动电机(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4)包括与辅助斗(301)下方设置的收集管(401),所述收集管(401)的输送端远离安装座(7)、过滤盒(503)设置有遮挡盖(402),所述遮挡盖(402)的下方内壁连接有垃圾筒(403),所述垃圾筒(403)的下方连接有限制框(404),所述限制框(404)的下方与智能垃圾房体(1)内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401)的下方表面穿设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两端与智能垃圾房体(1)内壁两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垃圾房体(1)的侧面靠近固定板(9)开设有取出口,所述取出口的内壁铰接有多个密封门(10),多个所述密封门(10)相对一侧交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包括智能垃圾房体,智能垃圾房体的侧面设置有智能投放组件,智能投放组件的侧面设置有辅助组件,通过在智能垃圾房体设置的过滤组件,可以对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中一些垃圾产生的刺激性气味进行吸附过滤处理,降低周围环境污染的情况,同时在智能投放组件设置的辅助组件,便于与辅助板设置的振动电机相互配合,便于对投放的垃圾进行辅助晃动,降低投放的垃圾堵塞的智能识别开门投放的垃圾房内放置的垃圾筒,通过在智能垃圾房体设置的智能投放组件,可以与智能垃圾房体设置的红外传感器相互配合,便于在投放垃圾时对投放处进行自动开门处理,降低投放者手部触碰到智能垃圾房体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王科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睿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0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