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存放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4267发布日期:2023-11-30 12:0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束存放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缆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存放支架。


背景技术:

1、线束卷是一种用于将线缆缠绕在一起,并且方便下一次使用线缆的一种设置,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通电普及的越来越广,线缆的年生产量逐年增加,线束卷放置架适用于钢筋冷拔丝、冷轧带肋钢筋的收线打捆,可与钢筋拔丝机,钢筋冷轧带肋机,钢筋延伸机配套使用,采用可调速电机或是人工拉动,自动收线放线,操作简便,因此,线束卷放置架的需求日益增加。

2、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线束存放支架的线束孔是保持固定的,且由于线束为平铺状进行收纳,进而在线束进行收纳或放线时,线束无法始终保持垂直状态进行收纳或放线,即线束会因倾斜而与线束孔的侧壁相抵接,即形成摩擦,长时间的摩擦会导致线束发生损坏。

3、因此,需要一种线束存放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存放支架,以使得线束在收纳或放线过程中始终保持垂直状态,以避免线束与线束孔发生摩擦,延长线束使用寿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存放支架,包括具有线束孔的放置架、丝杆、收卷套筒、转盘以及伸缩连接件;

3、所述丝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放置架的内壁上;

4、所述收卷套筒螺纹安装在所述丝杆的外壁上;

5、所述转盘转动安装在所述放置架的外部,且一端延伸至所述放置架内部,并通过所述伸缩连接件与所述收卷套筒连接;

6、所述转盘与所述丝杆能够相对转动。

7、进一步的,当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收卷套筒绕轴向转动,且能够沿水平方向逐步进给。

8、进一步的,所述转盘具有一t型套筒;

9、所述t型套筒延伸至所述放置架内部,且套接在所述丝杆的外部。

10、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连接件设置为伸缩杆。

11、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架外侧设置有用于对线束进行清洁的清洁构件。

12、进一步的,所述清洁构件包括清洁筒、多个铰接杆以及清洁球;

13、所述清洁筒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放置架外部,且与所述线束孔连通;

14、多个所述铰接杆呈环状等距铰接在所述清洁筒的端部;

15、所述清洁球设置在所述铰接杆的端部,以与线束抵接。

16、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球设置为弹性材质。

17、进一步的,所述铰接杆与所述清洁筒之间通过扭簧铰接。

18、进一步的,所述清洁构件还包括限位筒;

19、所述限位筒螺纹安装在所述清洁筒外壁上,且包裹所述铰接杆;

20、当所述限位筒沿所述清洁筒方向进给时,挤压所述铰接杆沿线束方向偏转贴合。

2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筒内部具有一圆台型腔室,且横截面积自远离所述清洁筒方向依次递减。

2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通过设置丝杆、收卷套筒、转盘以及伸缩连接件,使得转盘转动时,所述收卷套筒绕轴向转动,且能够沿水平方向逐步进给,进而使得线束始终处于垂直状态穿入或穿出线束孔,即线束不会与线束孔内壁之间形成较大的摩擦,从而避免线束发生损坏的情况,延长线束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束存放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线束孔的放置架、丝杆、收卷套筒、转盘以及伸缩连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存放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收卷套筒绕轴向转动,且能够沿水平方向逐步进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存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具有一t型套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存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连接件设置为伸缩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存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外侧设置有用于对线束进行清洁的清洁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存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构件包括清洁筒、多个铰接杆以及清洁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存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球设置为弹性材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存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杆与所述清洁筒之间通过扭簧铰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存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构件还包括限位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束存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内部具有一圆台型腔室,且横截面积自远离所述清洁筒方向依次递减。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线束存放支架,包括具有线束孔的放置架、丝杆、收卷套筒、转盘以及伸缩连接件;所述丝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放置架的内壁上;所述收卷套筒螺纹安装在所述丝杆的外壁上;所述转盘转动安装在所述放置架的外部,且一端延伸至所述放置架内部,并通过所述伸缩连接件与所述收卷套筒连接;所述转盘与所述丝杆能够相对转动。本技术通过设置丝杆、收卷套筒、转盘以及伸缩连接件,使得转盘转动时,所述收卷套筒绕轴向转动,且能够沿水平方向逐步进给,进而使得线束始终处于垂直状态穿入或穿出线束孔,即线束不会与线束孔内壁之间形成较大的摩擦,从而避免线束发生损坏的情况,延长线束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孙贤甫,关正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柔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