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2988发布日期:2023-12-29 22:2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包装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包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1、盛放液态物料的包装容器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柔性材料制作柔性瓶身,另一种是采用硬质材料制作硬质瓶身。对于硬质瓶身而言,需要通过出液泵将物料从瓶口泵出,一方面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存在使用后期部分物料残留在瓶内,不能泵出的缺陷。对于柔性瓶身,通常通过按压瓶身将物料从瓶口挤出,由于按压瓶身时通常手部与瓶身的接触面积较大,导致按压时容易出现出液量过多的情况,用户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容器。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容器包括:内瓶,用于容装物料,内瓶由柔性材料制成,内瓶包括内瓶身和与内瓶身连接的内瓶口部;外瓶,套设于内瓶的外侧,外瓶包括外瓶身和与外瓶身连接的外瓶口部,外瓶身的周向侧壁相对地设有两个开口,以允许内瓶身面对两个开口的部分能够被按压;肩套,分别与内瓶口部和外瓶口部可拆卸地连接,肩套形成有与内瓶连通的中心通道;出液嘴,设置于中心通道,当内瓶身面对两个开口的部分被按压时,内瓶中的物料能够通过出液嘴向外流出;以及瓶盖,可拆卸地与肩套连接,用于打开或封闭出液嘴。

3、进一步地,外瓶身与外瓶口部相对的一端为封闭端,外瓶口部的内径大于内瓶的外径,以使内瓶能够经由外瓶口部向下进入外瓶。

4、进一步地,内瓶身的外径自上向下逐渐减小,外瓶的内径相应地自上向下逐渐减小,以便于内瓶身经由外瓶口部向下进入外瓶。

5、进一步地,肩套包括:环形段,形成在中心通道的径向外侧;和第一连接管段,形成在环形段的径向外侧,其中,外瓶口部和第一连接管段螺纹连接。

6、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管段的径向内侧表面形成第一内螺纹,外瓶口部的径向外侧表面形成与第一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外瓶口部的外径小于外瓶身的外径,当外瓶口部和第一连接管段螺纹连接时,第一连接管段的径向外侧表面基本与外瓶身的径向外侧表面平齐。

7、进一步地,肩套还包括:第二连接管段,与第一连接管段同轴设置,第二连接管段的内径小于第一连接管段的内径,第二连接管段与第一连接管段远离外瓶的一端通过环形面相接,环形段在第二连接管段的径向内侧与第二连接管段的另一端相接,其中,内瓶口部向上凸出于外瓶口部,以与第二连接管段螺纹连接。

8、进一步地,内瓶身与内瓶口部相接的一端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接管段的内径,内瓶身在环形面下方与环形面抵接。

9、进一步地,内瓶口部包括:第一瓶口部和连接在第一瓶口部与内瓶身之间的第二瓶口部,第二瓶口部的内径大于第一瓶口部的内径,第二瓶口部与第二连接管段螺纹连接;肩套还包括:插接管段,自环形段的面对内瓶的一侧表面朝内瓶的第一瓶口部延伸,以在第一瓶口部的径向内侧与第一瓶口部插接。

10、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管段的径向外侧形成外螺纹,瓶盖的径向外侧形成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11、进一步地,肩套还包括:中心管段,自环形段的径向内缘朝内瓶的方向延伸,中心管段限定形成中心通道,中心管段的下端形成有至少一个沿径向贯穿管壁的侧向通道;底部端面,将中心管段的下端口封闭;以及内塞,自底部端面向上延伸进入中心通道,其中,出液嘴面对内瓶的一侧形成开口端,出液嘴的开口端与内塞插接,出液嘴邻近开口端一侧的径向内壁向内凹陷形成开槽,开槽沿轴向贯穿开口端的端面,出液嘴的开口端与底部端面之间存在间距,以使内瓶中的物料能够经由侧向通道进入开槽,从而进入出液嘴的径向内侧。

1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内瓶通过内瓶口部与肩套可拆卸地连接,外瓶通过外瓶口部与肩套可拆卸地连接,从而通过肩套将内瓶和外瓶组装在一起。由于外瓶身设置两个开口,使内瓶身能够通过两个开口被按压,从而使得内瓶中的物料能够经由出液嘴向外挤出。由于仅能够通过两个开口按压内瓶身,减少了按压面积,从而在按压时能够避免出液量过大。在内瓶中的物料用完之后,只需将肩套拆下,即可实现内瓶的更换,操作简单便捷。

13、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本申请内容中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本身,本申请内容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本申请所有的、全部的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瓶身与所述外瓶口部相对的一端为封闭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身的外径自上向下逐渐减小,所述外瓶的内径相应地自上向下逐渐减小,以便于所述内瓶身经由所述外瓶口部向下进入所述外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套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段的径向内侧表面形成第一内螺纹,所述外瓶口部的径向外侧表面形成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套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身与所述内瓶口部相接的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段的内径,所述内瓶身在所述环形面下方与所述环形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口部包括:第一瓶口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瓶口部与所述内瓶身之间的第二瓶口部,所述第二瓶口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瓶口部的内径,所述第二瓶口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管段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段的径向外侧形成外螺纹,所述瓶盖的径向外侧形成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套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容器,包括:内瓶,用于容装物料,内瓶由柔性材料制成,内瓶包括内瓶身和与内瓶身连接的内瓶口部;外瓶,套设于内瓶的外侧,外瓶包括外瓶身和与外瓶身连接的外瓶口部,外瓶身的周向侧壁相对地设有两个开口,以允许内瓶身面对两个开口的部分能够被按压;肩套,分别与内瓶口部和外瓶口部连接,肩套形成有与内瓶连通的中心通道;出液嘴,设置于中心通道;以及瓶盖,可拆卸地与肩套连接,用于打开或封闭出液嘴。本申请实施例由于外瓶身设置两个开口,使内瓶身能够通过两个开口被按压,从而使得内瓶中的物料能够经由出液嘴向外挤出。由于仅能够通过两个开口按压内瓶身,减少了按压面积,从而在按压时能够避免出液量过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春,邹福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美全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