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12200发布日期:2024-04-18 17:26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梯门,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梯厅门是指电梯进出口的门,由横向开启门构成,以便乘客进出电梯,电梯门本身就是一种安全保护结构,可以防止人员误入开放的电梯井道,同时也保护电梯机械和设备不受外界环境和影响,除了电梯门本身,电梯厅门还配备了其他安全保护结构,以确保电梯乘坐的安全,比如在电梯厅门两侧安装光电门保护装置,当乘客进入门的区域时,光电门保护装置将扫描区域,如果有人正在通过,门就不会关闭,这种保护装置的作用是防止乘客受夹或被卡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电梯门夹持异物的情况,光电门保护装置并未能准确的检测到一些类似于牵狗绳等较为微细的物品,从而导致其意外事故的发生。

2、经检索,专利号为“cn217264152u”的实用新型提供了“该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通过设置的防夹伤机构,在电梯关门时,接触板接触乘客的肢体时会挤压两侧的连接杆,连接杆驱使滑筒相背移动挤压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伸缩可以缓冲挤压力,起到防止夹伤乘客的目的”。但是其仅仅可以将挤压力进行缓冲,当被夹物体同时夹在厅门与轿门之间且体积较小时,其光电保护装置也并未检测到,其电梯门会正常关闭,当电梯开始运作时,其被夹物品可能会给运行中的电梯带来安全隐患,从而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

3、于是,我们提供了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包括左厅门主体和防夹机构,所述左厅门主体的右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表面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防夹机构,所述弹簧槽的内部焊接有粗弹簧,所述粗弹簧的另一端焊接有左缓冲垫,所述左缓冲垫的另一侧开设有左感应槽,所述左厅门的右侧设置有右厅门,所述右厅门的左侧弹性连接有右缓冲垫,所述右缓冲垫的左侧安装有右感应块。

3、优选的,所述防夹机构包括粗弹簧、左缓冲垫、左感应槽、连接座、连接杆、连接轴、滑轮、固定板、卡座、滑块、导槽、第一感应槽、第二感应槽、感应模块、细弹簧、半球块和接触杆。

4、优选的,所述左缓冲垫通过粗弹簧与弹簧槽构成弹性结构,所述粗弹簧设置有七组。

5、优选的,所述左缓冲垫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

6、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螺钉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焊接有卡座,所述卡座的上下两侧均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滑槽与安装槽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卡座的一侧开设有导槽,所述滑轮与导槽之间为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导槽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感应槽,所述第一感应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感应槽,所述第一感应槽与第二感应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的外侧设置有细弹簧,所述细弹簧的上端焊接有半球块,所述半球块设置有两组,所述半球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接触杆。

8、优选的,所述感应模块与接触杆之间为感应连接,所述左感应槽与右感应块之间为感应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该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通过防夹机构的设置,当电梯厅门正常关闭时,左缓冲垫与右缓冲垫接触后,左感应槽与右感应块会相互贴合,此时电梯控制终端接收到关闭信号,当厅门继续关闭,左缓冲垫与右缓冲垫受到来自对方的挤压力,都会发生位移运动,此时滑轮通过第一感应槽上方时,第一感应槽内的感应模块将不再做出反应,当厅门关闭到位后,滑轮移动至第二感应槽上方,并将第二感应槽内的半球块进行挤压,此时第二感应槽内的接触杆与感应模块进行接触,代表厅门关闭到位,并将关闭到位的信号传递给电梯控制终端,电梯即可进行运作。

11、如果在厅门关闭时,厅门之间有人突然进来或厅门之间有异物时,当左感应槽与右感应块没有完全接触的情况下,第一感应槽内的感应模块就受到来自上方接触杆的接触信号,此时代表厅门内侧有异物或人,当左缓冲垫和右缓冲垫接触到人体后,由于左厅门主体与右厅门还在继续向内侧移动,左缓冲垫受到来自内侧的挤压后,通过连接座带动连接杆进行移动,连接杆通过连接轴带动滑轮在导槽内进行滑动,此时第一感应槽内的半球块受到来自滑轮的挤压力,从而带动接触杆发生向下的移动,此时接触杆下端与感应模块相接触,感应模块将接触信号传输给电梯控制终端,电梯控制终端会控制左厅门主体与右厅门迅速向反方向移动,避免了乘客发生夹伤的情况,当左厅门主体与右厅门之间夹有异物时,都会导致右感应块与左感应槽无法贴合,此时厅门继续关闭,就会使左缓冲垫与右缓冲垫发生移动,从而触发第一感应槽内的感应模块进行信号传递,进而控制厅门向反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厅门主体(1)和防夹机构(7),所述左厅门主体(1)的右表面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表面开设有弹簧槽(3),所述凹槽(2)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4),所述安装槽(4)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5),所述安装槽(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槽(6),所述凹槽(2)的内部设置有防夹机构(7),所述弹簧槽(3)的内部焊接有粗弹簧(701),所述粗弹簧(701)的另一端焊接有左缓冲垫(702),所述左缓冲垫(702)的另一侧开设有左感应槽(703),所述左厅门主体(1)的右侧设置有右厅门(8),所述右厅门(8)的左侧弹性连接有右缓冲垫(9),所述右缓冲垫(9)的左侧安装有右感应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夹机构(7)包括粗弹簧(701)、左缓冲垫(702)、左感应槽(703)、连接座(704)、连接杆(705)、连接轴(706)、滑轮(707)、固定板(708)、卡座(709)、滑块(710)、导槽(711)、第一感应槽(712)、第二感应槽(713)、感应模块(714)、细弹簧(715)、半球块(716)和接触杆(7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缓冲垫(702)通过粗弹簧(701)与弹簧槽(3)构成弹性结构,所述粗弹簧(701)设置有七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缓冲垫(70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04),所述连接座(704)的另一端焊接有连接杆(705),所述连接杆(705)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轴(706),所述连接轴(706)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7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6)的内部螺钉连接有固定板(708),所述固定板(708)的一侧焊接有卡座(709),所述卡座(709)的上下两侧均焊接有滑块(710),所述滑块(710)通过滑槽(5)与安装槽(4)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卡座(709)的一侧开设有导槽(711),所述滑轮(707)与导槽(711)之间为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711)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感应槽(712),所述第一感应槽(7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感应槽(713),所述第一感应槽(712)与第二感应槽(71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感应模块(714),所述感应模块(714)的外侧设置有细弹簧(715),所述细弹簧(715)的上端焊接有半球块(716),所述半球块(716)设置有两组,所述半球块(7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接触杆(7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714)与接触杆(717)之间为感应连接,所述左感应槽(703)与右感应块(10)之间为感应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涉及电梯门技术领域,包括左厅门主体和防夹机构,所述左厅门主体的右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表面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该电梯厅门安全保护结构,通过防夹机构的设置,在左缓冲垫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滑轮在导槽内进行滑动,依次通过第一感应槽与第二感应槽,当左感应槽与右感应块会相互贴合时,第一感应槽内的感应模块将不做出反应,当左感应槽与右感应块并未贴合时,第一感应槽内部的感应模块将做出相对反应,当厅门内侧夹有微小物品时,其电梯厅门将无法关闭,从而避免了运行中的电梯会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龚启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非凡世家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