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16065发布日期:2024-01-06 23:1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收纳盒,特别涉及一种收纳盒。


背景技术:

1、收纳盒常用来收纳物品,是日常家居或工作常用的收纳用品。现有的收纳盒通常为抽屉式收纳盒,包括盒体和抽屉,抽屉的抽屉腔供物品放置,采用向外抽拉的方式打开抽屉腔。例如,公告号为cn20983318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抽屉式收纳盒,包括保护盒,保护盒内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矩形槽,矩形槽内设有收纳盒。

2、然而,现有的收纳盒多为单个的盒体,上下堆叠使用较为不便,空间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收纳盒,利用盒顶部和凹槽的凹凸配合,引导多个盒体上下层叠放置,使用较为方便,空间利用率较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纳盒,包括层叠设置的若干收纳结构,所述收纳结构包括盒体和抽屉,所述盒体的顶部设置有盒顶部,所述盒体的底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盒顶部相适配,层叠设置的相邻的两个盒体上的凹槽和盒顶部凹凸配合,所述抽屉的容腔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结构,所述抽屉的后端处开设有卡槽结构,所述分隔结构的第一侧形成有卡接于所述卡槽结构内的卡接部,所述分隔结构的第二侧与所述挡板的内侧壁相抵触。

3、优选的,所述盒体和所述盒顶部一体成型,所述盒顶部的内腔壁和所述盒体内腔配合形成供所述抽屉滑移连接的活动腔。

4、优选的,所述盒顶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盒体顶部的内腔壁设置有加强筋结构。

5、优选的,所述盒体和所述盒顶部为矩形结构,所述盒体的底部外沿设置有支撑框体,所述盒体的底面和所述支撑框体的内侧壁配合形成所述凹槽。

6、优选的,所述抽屉的前端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覆盖所述活动腔的开口。

7、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外侧壁设置有拉手部。

8、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抽屉的高度。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纳盒,分隔结构将抽屉的容腔分隔成多个置物腔,以便用户分类存放物品,利用盒顶部和凹槽的凹凸配合,引导多个盒体上下层叠放置,维持多个盒体上下堆叠后的整齐状态,盒顶部的内腔通过加强筋结构进行支撑,提高了盒顶部的抗变形性,确保盒顶部与凹槽的内槽壁抵触配合,使得多个盒体上下堆叠后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较好,该收纳盒使用较为方便,空间利用率较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收纳盒,其特征是:包括层叠设置的若干收纳结构,所述收纳结构包括盒体(1)和抽屉(2),所述盒体(1)的顶部设置有盒顶部(3),所述盒体(1)的底面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与所述盒顶部(3)相适配,层叠设置的相邻的两个盒体(1)上的凹槽(4)和盒顶部(3)凹凸配合,所述抽屉(2)的容腔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结构(10),所述抽屉(2)的后端处开设有卡槽结构(11),所述盒体(1)和所述盒顶部(3)一体成型,所述盒顶部(3)的内腔壁和所述盒体(1)内腔配合形成供所述抽屉(2)滑移连接的活动腔(5),所述抽屉(2)的前端处设置有挡板(8),所述挡板(8)覆盖所述活动腔(5)的开口,所述分隔结构(10)的第一侧形成有卡接于所述卡槽结构(11)内的卡接部(12),所述分隔结构(10)的第二侧与所述挡板(8)的内侧壁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是:所述盒顶部(3)为中空结构,所述盒体(1)顶部的内腔壁设置有加强筋结构(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是:所述盒体(1)和所述盒顶部(3)为矩形结构,所述盒体(1)的底部外沿设置有支撑框体(7),所述盒体(1)的底面和所述支撑框体(7)的内侧壁配合形成所述凹槽(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是:所述挡板(8)的外侧壁设置有拉手部(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盒,其特征是:所述挡板(8)的高度大于所述抽屉(2)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收纳盒,包括层叠设置的若干收纳结构,收纳结构包括盒体和抽屉,盒体的顶部设置有盒顶部,盒体的底面开设有凹槽,凹槽与盒顶部相适配,层叠设置的相邻的两个盒体上的凹槽和盒顶部凹凸配合,抽屉的容腔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结构,抽屉的后端处开设有卡槽结构,分隔结构的第一侧形成有卡接于卡槽结构内的卡接部。本技术利用盒顶部和凹槽的凹凸配合,引导多个盒体上下层叠放置,使用较为方便,空间利用率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马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华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