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形式超薄重型液压缸起吊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08521发布日期:2024-01-06 23:12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形式超薄重型液压缸起吊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起吊梁,具体为一种新形式超薄重型液压缸起吊梁。


背景技术:

1、目前我国煤炭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矿井建设规模及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相应的服务系统和设备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全国煤矿采煤、掘进机械化程度已分别达到78.5%、60.4%,然而用于运输矿井设备材料和工作人员的辅助运输装备相对落后,起吊梁是煤矿辅助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煤矿最后一公里的运输问题,随着辅助运输所占比重和工作量的增大,未来将严重制约采掘设备的发挥效率,起吊梁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煤矿现代化建设,已成为煤炭生产环节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48t液压马达起吊梁是以单轨吊机车为牵引,靠泵源提供的液压油为动力的起吊设备,由于使用液压葫芦驱动,一层梁与二层梁需要垂直分层布置,且梁体均需要一定强度,因此具有一定厚度,占用大量高度空间,在巷道高度一定时,对载运的重物尺寸限制较大,使用过程中局限性明显。

3、常规48t液压缸起吊梁采用将一层梁与二层梁相互嵌套方式节省了部分垂直空间,吊点下的连接梁为通长刚性梁体,也需占用部分垂直空间,因此与传统液压马达起吊梁相比,设备减薄效果不明显,通长连接梁在设备过水平弯道时极易与重物干涉,影响运输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形式超薄重型液压缸起吊梁,具备提升力大、故障率低、成本低廉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煤矿用液压马达起吊梁占用空间高度大,成本较高,只能在大巷道作业运输。液压缸起吊梁提升行程小,占用空间高度大,无法在巷道起伏较大的工况下使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形式超薄重型液压缸起吊梁,包括起重梁装置,所述起重梁装置的内部固定有起吊钩,所述起重梁装置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接链条,所述起重梁装置的上方设有z字梁,所述z字梁的上表面设有负载分担机构,所述z字梁的上方设有连接机构;

3、所述负载分担机构包括固定在z字梁上表面的连杆,所述连杆的顶端固定有固定h梁,所述z字梁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连接链条,所述第二连接链条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上方设有旋转h梁,所述旋转h梁的左侧内壁与右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与连接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h梁的内侧设有第一承载梁,所述旋转h梁的内侧设有第二承载梁,所述第一承载梁和第二承载梁的上表面均固定有承载车装置。

4、进一步,所述起重梁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起重梁装置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

5、进一步,所述z字梁的数量为两个,且以两个起重梁装置之间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

6、进一步,每个所述固定h梁的内侧均设有两个第一承载梁,且以固定h梁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

7、进一步,每个所述旋转h梁的内侧均设有两个第二承载梁,且以旋转h梁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

8、进一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固定h梁和旋转h梁的正面均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第一承载梁和第二承载梁的正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的前端固定有转把,右侧所述第一承载梁的右侧与左侧所述第二承载梁的左侧之间固定有第一万向节,左侧所述第一承载梁的右侧和右侧所述第一承载梁的左侧之间固定有第二万向节。

9、进一步,每个所述固定h梁上均分布有四个螺纹杆,且两个为一组,以固定h梁的中轴线前后对称分布。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新形式超薄重型液压缸起吊梁,通过连杆和第二连接链条的配合,可以对z字梁上的负载进行分担,从而减少z字梁所承受的重力,通过固定h梁和旋转h梁的配合,可以对连杆和第二连接链条上的负载再次进行分担,通过承载车装置的配合,可以均匀分担负载压力,减小对轨道的损伤,同时可避让重物转弯时自身的偏移现象,保证运输安全。

12、2、该新形式超薄重型液压缸起吊梁,通过转把的配合,可以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在固定h梁和旋转h梁上移动,通过螺纹杆的转动,可以进入第一承载梁和第二承载梁上的螺纹孔,从而将固定h梁与第一承载梁和旋转h梁与第二承载梁之间分别连接起来,通过第一万向节和第二万向节的配合,可以便于承载车装置在转向时调节移动角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形式超薄重型液压缸起吊梁,包括起重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梁装置(1)的内部固定有起吊钩(2),所述起重梁装置(1)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接链条(3),所述起重梁装置(1)的上方设有z字梁(4),所述z字梁(4)的上表面设有负载分担机构(5),所述z字梁(4)的上方设有连接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形式超薄重型液压缸起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梁装置(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起重梁装置(1)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形式超薄重型液压缸起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z字梁(4)的数量为两个,且以两个起重梁装置(1)之间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形式超薄重型液压缸起吊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h梁(502)的内侧均设有两个第一承载梁(507),且以固定h梁(502)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形式超薄重型液压缸起吊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旋转h梁(505)的内侧均设有两个第二承载梁(508),且以旋转h梁(505)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形式超薄重型液压缸起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与固定h梁(502)和旋转h梁(505)的正面均螺纹连接的螺纹杆(601),所述第一承载梁(507)和第二承载梁(508)的正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601)的前端固定有转把(602),右侧所述第一承载梁(507)的右侧与左侧所述第二承载梁(508)的左侧之间固定有第一万向节(603),左侧所述第一承载梁(507)的右侧和右侧所述第一承载梁(507)的左侧之间固定有第二万向节(6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形式超薄重型液压缸起吊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h梁(502)上均分布有四个螺纹杆(601),且两个为一组,以固定h梁(502)的中轴线前后对称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形式超薄重型液压缸起吊梁,包括起重梁装置,所述起重梁装置的内部固定有起吊钩,所述起重梁装置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接链条,所述起重梁装置的上方设有Z字梁,所述Z字梁的上表面设有负载分担机构,所述Z字梁的上方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负载分担机构包括固定在Z字梁上表面的连杆。该新形式超薄重型液压缸起吊梁,通过连杆和第二连接链条的配合,可以对Z字梁上的负载进行分担,从而减少Z字梁所承受的重力,通过固定H梁和旋转H梁的配合,可以对连杆和第二连接链条上的负载再次进行分担,通过承载车装置的配合,可以均匀分担负载压力,减小对轨道的损伤,同时可避让重物转弯时自身的偏移现象,保证运输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财,冯帆,田季英,张芝国,周茂普,杨晓军,李俊庆,宋之占,王新栋,白伟杰,黄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冀凯河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