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原木加工,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原木输送专用链条结构。
背景技术:
1、木材加工行业中,原木通常要先锯解再进行后续加工,一般小径级原木锯解较多采用多轴多片锯的方式进行加工。
2、目前,在多轴多片锯方式加工时,原木的进给系统一般采用链条沿链条导轨运动实现原木的进给。但是在原木进给过程中,由于链条与链条导轨的接触面较小,且链条与链条导轨的接触面集中于链条导轨的上表面,使得链条与链条导轨的安装不稳定,再加上原木具有天然不规则的特点导致原木重量不均衡,因此在原木进给过程中,链条容易受到原木重量不均衡的影响出现偏倒的现象,这样对原木同步锯解的锯解品质产生极大的影响,不仅降低木材出材率,而且影响木材的出材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原木输送专用链条结构;该原木输送专用链条结构可提高原木进给的稳定性,有效避免链条容易受到原木重量不均衡的影响出现偏倒的现象,从而大大提高木材出材率和出材质量。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原木输送专用链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链条导轨、若干个链条公头和若干个链条母头单元;相邻两个链条公头之间通过链条母头单元连接;所述链条导轨设置有带条,每个链条公头卡设在链条导轨上并与带条相触。
3、在上述方案中,链条公头和链条母头单元组成链条,本实用新型在链条导轨两侧加装带条,在链条公头运动过程中,使卡设在链条导轨的链条公头的紧贴带条运动,从而提高摩擦力,提高链条运动的稳定性,显著改善原木锯解加工中原木进给轨迹的稳定性,有效避免链条容易受到原木公头重量不均衡的影响出现偏倒的现象,从而大大提高木材出材率和出材质量。
4、所述链条公头与链条导轨的接触面的高度至少占链条导轨高度的四分之一。该设计增加了链条公头与链条导轨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链条公头运动的稳定性。
5、所述带条为耐磨条。该设计可以提高链条结构的使用寿命。
6、每个链条公头包括两块侧板和连杆一;两块侧板通过连杆一连接。
7、两块侧板之间作为卡设在链条导轨上的卡设空间。
8、两块侧板之间作为链条母头单元的连接空间。
9、两块侧板均设置有用于原木定位的尖齿。链条公头上的尖齿可扎入原木并托持原木,达到原木定位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原木进给的稳定性。
10、所述链条母头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链条母头。
11、所述链条母头单元包括两个链条母头时,该链条母头单元还包括连接件;相邻两个链条母头单元通过连接件连接。当链条导轨比较宽时,链条母头单元要采用两个以上的链条母头,来连接相邻两个链条公头。
12、每个链条母头包括母头本体和连杆二;所述母头本体设置有用于与两个相邻链条公头连接的两个连接孔,母头本体通过连接杆二分别与两个连接孔连接,实现与相邻链条公头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原木输送专用链条结构可提高原木进给的稳定性,有效避免链条容易受到原木重量不均衡的影响出现偏倒的现象,从而大大提高木材出材率和出材质量。
1.一种原木输送专用链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链条导轨、若干个链条公头和若干个链条母头单元;相邻两个链条公头之间通过链条母头单元连接;所述链条导轨设置有带条,每个链条公头卡设在链条导轨上并与带条相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木输送专用链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公头与链条导轨的接触面的高度至少占链条导轨高度的四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木输送专用链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条为耐磨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木输送专用链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链条公头包括两块侧板和连杆一;两块侧板通过连杆一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木输送专用链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侧板之间作为卡设在链条导轨上的卡设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木输送专用链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侧板之间作为链条母头单元的连接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木输送专用链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侧板均设置有用于原木定位的尖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木输送专用链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母头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链条母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原木输送专用链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母头单元包括两个链条母头时,该链条母头单元还包括连接件;相邻两个链条母头单元通过连接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原木输送专用链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链条母头包括母头本体和连杆二;所述母头本体设置有用于与两个相邻链条公头连接的两个连接孔,母头本体通过连接杆二分别与两个连接孔连接,实现与相邻链条公头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