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式顶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8746发布日期:2023-11-29 22:29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式顶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顶升结构,具体为一种螺旋式顶升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顶升结构大多数使用四个顶升丝杆分别带动底板运动或底板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组件带动底板进行运动,情况一每个顶升丝杆都对应设置一个驱动组件,如果某一驱动组件的作用力与其他顶升丝杆连接的驱动组件的作用力有差别时,容易造成顶升结构的某一角顶出距离较小或较大,进而影响顶升结构的平行性,情况二底板一侧安装的驱动组件产生的原动力带动底板另一侧产生的从动力存在不同步的情况,从而会导致顶升机构倾斜,造成平面顶升结构整体平面不平行的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一种螺旋式顶升结构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式顶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式顶升结构,包括顶升结构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两端分别焊接有支撑空腔板,所述支撑空腔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延伸板,两组所述延伸板之间焊接有顶升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顶升板的底部之间活动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便于将顶升板从支撑板上升起。

3、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连接件、第一支撑杆与铰接座,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焊接在支撑板的内部两端,四组所述铰接座分别螺丝固定在顶升板的底部,所述连接件分别铰接在两组第一支撑杆的两端与四组铰接座的内部,所述驱动组件活动安装在两组支撑空腔板之间且位于连接件之间。

4、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铰接板与第二铰接板,四组所述第一铰接板的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二铰接板的一端,四组所述第一铰接板与第二铰接板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组第一支撑杆的两端与四组铰接座的内部,同一组水平面两组所述第一铰接板与第二铰接板的铰接处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进行支撑,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两组第二支撑杆的底部。

5、优选的,两组所述支撑空腔板的中端分别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驱动组件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限位槽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支撑滑块、驱动电机、双向螺纹杆与螺纹块,两组所述支撑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嵌入式安装在其中一组支撑滑块的内部,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两端分别轴承连接在两组支撑滑块之间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双向螺纹杆的一端,两组所述螺纹块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螺纹杆的两端且两组螺纹块的顶部焊接在第二支撑杆的中端。

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四角分别螺丝固定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便于顶升结构进行移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开启驱动电机带动连接的双向螺纹杆进行旋转,双向螺纹杆旋转带动螺纹连接的螺纹块进行移动,利用两组螺纹块在双向螺纹杆上移动,使得两组螺纹块两侧焊接的第二支撑杆分别带动第一铰接板与第二铰接板进行移动,使得两组第二铰接板同时推动顶升板向上移动,提高定顶升板升降时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顶升结构顶升过程中平面不平行的问题。

10、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外侧滑块在支撑空腔板中端开设的限位槽内向上移动,利用两组滑块在限位槽内向上移动起到限位作用,同时也起到驱动组件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便于推动连接件,同时顶升板移动过程中带动两侧焊接的延伸板在支撑空腔板内向上移动,提高顶升板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支撑板底部四角螺丝固定的万向轮,使得万向轮带动顶升结构进行移动,增加顶升结构移动过程中的便携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螺旋式顶升结构,包括顶升结构的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两端分别焊接有支撑空腔板(2),所述支撑空腔板(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延伸板(3),两组所述延伸板(3)之间焊接有顶升板(4),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与顶升板(4)的底部之间活动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便于将顶升板(4)从支撑板(1)上升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式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组件、连接件、第一支撑杆(5)与铰接座(8),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杆(5)分别焊接在支撑板(1)的内部两端,四组所述铰接座(8)分别螺丝固定在顶升板(4)的底部,所述连接件分别铰接在两组第一支撑杆(5)的两端与四组铰接座(8)的内部,所述驱动组件活动安装在两组支撑空腔板(2)之间且位于连接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式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铰接板(6)与第二铰接板(7),四组所述第一铰接板(6)的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二铰接板(7)的一端,四组所述第一铰接板(6)与第二铰接板(7)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组第一支撑杆(5)的两端与四组铰接座(8)的内部,同一组水平面两组所述第一铰接板(6)与第二铰接板(7)的铰接处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9)进行支撑,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两组第二支撑杆(9)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式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支撑空腔板(2)的中端分别开设有限位槽(10),所述驱动组件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限位槽(10)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旋式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支撑滑块(11)、驱动电机(12)、双向螺纹杆(13)与螺纹块(14),两组所述支撑滑块(11)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限位槽(10)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12)嵌入式安装在其中一组支撑滑块(11)的内部,所述双向螺纹杆(13)的两端分别轴承连接在两组支撑滑块(11)之间且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在双向螺纹杆(13)的一端,两组所述螺纹块(14)分别螺纹连接在双向螺纹杆(13)的两端且两组螺纹块(14)的顶部焊接在第二支撑杆(9)的中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式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四角分别螺丝固定有万向轮(15),所述万向轮(15)便于顶升结构进行移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螺旋式顶升结构,包括顶升结构的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两端分别焊接有支撑空腔板,支撑空腔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延伸板,两组延伸板之间焊接有顶升板,支撑板的顶部与顶升板的底部之间活动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便于将顶升板从支撑板上升起,本技术开启驱动电机带动连接的双向螺纹杆进行旋转,双向螺纹杆旋转带动螺纹连接的螺纹块进行移动,利用两组螺纹块在双向螺纹杆上移动,使得两组螺纹块两侧焊接的第二支撑杆分别带动第一铰接板与第二铰接板进行移动,使得两组第二铰接板同时推动顶升板向上移动,提高定顶升板升降时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顶升结构顶升过程中平面不平行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萍萍,乔璐,王先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诚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