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子结构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7233发布日期:2023-12-07 01:2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子结构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教学模型,具体为一种分子结构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1、分子结构是用以描述分子中原子的三维排列方式,分子结构涉及了原子在空间中的位置,而目前经济水平发展,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在分子结构教学时通常是在实验室借助分子结构教学模型来向学生们表达出分子结构的空间构造,有利于学生掌握其结构连接关系。

2、而实验室内分子结构教学模型都是直接放置在讲桌上,或者放置在其他平台上,这样容易积灰,且模型是不规律连接的,放置在讲桌或者其他平台上容易触碰摔落,导致连接断裂发生损坏,且模型放在讲桌或者其他平台上不利于后排的同学们观察,而由教学老师手拿举起模型展示时,教学老师不同方向展示模型增加教学老师的体力消耗,且手拿时无法进行在黑板上记录或者其他教学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子结构教学模型,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实验室内分子结构教学模型都是直接放置在讲桌上,或者放置在其他平台上,这样容易积灰,且模型是不规律连接的,放置在讲桌或者其他平台上容易触碰摔落,导致连接断裂发生损坏”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分子结构教学模型,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铰接有箱盖,所述箱体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圆套一,所述圆套一的左侧贯穿且滑动连接有滑杆一,所述滑杆一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杆一,所述拉杆一通过弹簧一与箱体弹性连接,所述圆套一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套二,所述圆套二的左侧外壁开设有圆槽一,所述圆套二的后表面贯穿且滑动连接有滑杆二,所述滑杆二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二,所述拉杆二通过弹簧二与圆套二弹性连接,所述圆套二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后表面开设有圆槽二,所述圆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分子结构模型。

5、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上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杆的前表面贯穿且滑动连接有滑杆三,所述滑杆三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三,所述拉杆三通过弹簧三与连接杆弹性连接,所述圆块的前表面开设有圆槽三。

6、优选的,所述弹簧一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拉杆一的右侧,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左侧,所述弹簧二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拉杆二的前表面,所述弹簧二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圆套二的后表面,所述弹簧三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拉杆三的后表面,所述弹簧三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前表面。

7、优选的,所述滑杆一滑动在圆槽一的内壁,所述滑杆二滑动在圆槽二的内壁,所述滑杆三滑动在圆槽三的内壁。

8、优选的,所述圆块转动连接在滑槽的内壁。

9、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壁靠近滑槽的顶端开设有螺纹槽。

10、优选的,所述圆槽一开设有多组,且多组所述圆槽一均开设在圆套二的左侧外壁,所述圆槽二开设有多组,且多组所述圆槽二均开设在圆杆的后表面,所述圆槽三开设有多组,且多组所述圆槽三均开设在圆块的前表面。

11、优选的,所述滑杆一贯穿且滑动连接在箱体的左侧。

12、(三)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子结构教学模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分子结构教学模型在使用时,通过将分子结构教学模型固定在支撑板上,然后将支撑板翻转,向下移动支撑板向下移动圆杆滑进圆套二的下端,然后向下移动圆套二滑进圆套一的下端,通过滑杆一、滑杆二、滑杆三将支撑板限位,此时支撑板收纳在箱体内同时分子结构模型也收纳在箱体内,防止放置在讲桌或者其他平台上触碰导致摔坏,提高了分子结构教学模型的使用寿命且不容易积灰。

15、(2)该分子结构教学模型在使用时,通过向上移动支撑板,然后向外拉伸滑杆二解除圆块的限位,然后可以转动圆块同时带动支撑板翻转,此时可以调整分子结构模型不同的观看视角,方便学生观看,且通过向下转动螺母解除支撑板的限位,然后转动支撑板可以调整分子结构教学模型的角度,且无需手拿模型即可展示模型,减少教学老师的体力消耗,也方便教学老师进行其他教学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分子结构教学模型,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铰接有箱盖(2),所述箱体(1)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圆套一(19),所述圆套一(19)的左侧贯穿且滑动连接有滑杆一(20),所述滑杆一(2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杆一(3),所述拉杆一(3)通过弹簧一(4)与箱体(1)弹性连接,所述圆套一(1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套二(6),所述圆套二(6)的左侧外壁开设有圆槽一(10),所述圆套二(6)的后表面贯穿且滑动连接有滑杆二(16),所述滑杆二(16)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二(15),所述拉杆二(15)通过弹簧二(17)与圆套二(6)弹性连接,所述圆套二(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杆(18),所述圆杆(18)的后表面开设有圆槽二(21),所述圆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块(8),所述圆块(8)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分子结构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子结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的外表面上端螺纹连接有螺母(9),所述连接杆(7)的底端开设有滑槽(22),所述连接杆(7)的前表面贯穿且滑动连接有滑杆三(13),所述滑杆三(13)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三(11),所述拉杆三(11)通过弹簧三(12)与连接杆(7)弹性连接,所述圆块(8)的前表面开设有圆槽三(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子结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一(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拉杆一(3)的右侧,所述弹簧一(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左侧,所述弹簧二(1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拉杆二(15)的前表面,所述弹簧二(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圆套二(6)的后表面,所述弹簧三(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拉杆三(11)的后表面,所述弹簧三(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7)的前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子结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一(20)滑动在圆槽一(10)的内壁,所述滑杆二(16)滑动在圆槽二(21)的内壁,所述滑杆三(13)滑动在圆槽三(14)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子结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块(8)转动连接在滑槽(22)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子结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的外壁靠近滑槽(22)的顶端开设有螺纹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子结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槽一(10)开设有多组,且多组所述圆槽一(10)均开设在圆套二(6)的左侧外壁,所述圆槽二(21)开设有多组,且多组所述圆槽二(21)均开设在圆杆(18)的后表面,所述圆槽三(14)开设有多组,且多组所述圆槽三(14)均开设在圆块(8)的前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子结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一(20)贯穿且滑动连接在箱体(1)的左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子结构教学模型,涉及教学模型技术领域。该分子结构教学模型,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铰接有箱盖,所述箱体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圆套一,圆套一的左侧贯穿且滑动连接有滑杆一,滑杆一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杆一,拉杆一通过弹簧一与箱体弹性连接,所述圆套一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套二,所述圆套二的左侧外壁开设有圆槽一,圆套二的后表面贯穿且滑动连接有滑杆二,滑杆二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二,所述拉杆二通过弹簧二与圆套二弹性连接。本技术通过将支撑板收纳在箱体内同时分子结构模型也收纳在箱体内,防止放置在讲桌或者其他平台上触碰导致摔坏,提高了分子结构教学模型的使用寿命且不容易积灰。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博明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