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装内外行星轮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1618发布日期:2023-11-17 14:1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拆装内外行星轮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内外行星轮拆装,具体涉及拆装内外行星轮的装置。


背景技术:

1、行星齿轮是指除了能像定轴齿轮那样围绕着自己的转动轴转动之外,它们的转动轴还随着行星架绕其它齿轮的轴线转动的齿轮系统。绕自己轴线的转动称为“自转”,绕其它齿轮轴线的转动称为“公转”,就象太阳系中的行星那样,因此得名,行星齿轮机构按行星架上安装的行星齿轮的组数不同,分为单行星排和双行星排,行星齿轮传动与普通齿轮传动相比,具有许多独特优点。行星齿轮在使用时通常是安装在对应装置(如耙矸机、掘进机等设备)的内部或者外部,需要进行拆取和安装。

2、常见的行星轮,行星齿轮机构是变速机构的基础,通常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机构都由两排或三排以上行星齿轮机构组成。简单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一个太阳轮、若干个行星齿轮和一个齿轮圈,其中行星齿轮由行星架的固定轴支承,允许行星轮在支承轴上转动。行星齿轮和相邻的太阳轮、齿圈总是处于常啮合状态,通常都采用斜齿轮以提高工作的平稳性,此为常见的行星轮结构及作用。常见的行星轮安装在耙矸机、掘进机等设备的内部或者外部后,在进行日常维护检修设备时,通常在对设备上内部或外部安装的对应行星轮,进行拆取和安装时,且通常都是人工进行拆取和安装操作的,在拆取和安装时容易使得工作人员发生挤伤或者碰伤手指等造成伤害人身事故的现象发生;同时无法在行星轮的拆取和安装时准确的进行找正、找平,从而影响到行星轮的安装质量;而且在拆取或者组装一套行星齿轮时至少需要三个人工耗时以及工作强度都很大,费时费力且不易进行操作,为此提出拆装内外行星轮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拆装内外行星轮的装置,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拆装内外行星轮的装置,包括支撑圆筒,所述支撑圆筒的顶部中心位置正上方纵向安装有起吊吊环,所述支撑圆筒的正面下部中心位置两侧与背面中心位置均铰接有卡爪,所述支撑圆筒的底部中心位置正下方纵向安装有可调节圆盘。通过起吊吊环起着与行车连接吊装的作用,支撑圆筒外部用于连接卡爪,内部用于固定可调节圆盘的轨道,防止吊装时内部出现偏斜影响卡爪的受力。可调节圆盘用于将卡爪撑起利用起吊的力量将卡爪撑开并且具有防脱的功能。卡爪用于卡住行星齿轮。使用时,只需使用行车的钩头挂住此装置,然后将卡爪卡住行星齿轮,调节好可调节圆盘,最后使用遥控器操作行车即可轻松的完成行星齿轮的拆取、安装作业。

3、进一步,所述支撑圆筒的顶部中心位置纵向安装有连接顶杆,所述连接顶杆的一侧中心位置横向加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外表面中心位置两侧套设有转动板,且起吊吊环的底端与转动板的顶部相连接。起吊吊环可通过第一螺固定在支撑圆筒顶部的连接顶杆上,便于进拆卸安装。

4、进一步,所述支撑圆筒的内部开设有轨道,且轨道对应位置纵向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端与可调节圆盘的顶部中心位置相连接,所述可调节圆盘的正面中心位置两侧与背面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凹槽。可调节圆盘的凹槽可与对应的卡爪之间进行贴合连接,并通过轨道,防止吊装时内部出现偏斜影响卡爪的受力。

5、进一步,所述卡爪的两侧均纵向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内侧面均与支撑圆筒的外表面对应位置相贴合,所述连接板的外侧上部中心位置均加设有第二螺栓,且卡爪的顶部中心位置均套设有第二螺栓的外表面中心位置处。卡爪通过第二螺栓与连接板相连接,并可通过第二螺栓进行转动调节。

6、进一步,所述卡爪整体分为上半爪与下半爪,所述上半爪的内腔中心位置均纵向开设有螺纹孔。卡爪整体可分离为上半爪与下半爪。

7、进一步,所述下半爪的顶部中心位置均纵向加设有螺纹升降杆,且螺纹升降杆均与对应上半爪的螺纹孔内腔螺纹连接。下半爪通过螺纹升降杆与对应的上半爪的螺纹孔相连接,从而可调整上半爪与下半爪之间的长度,使得下半爪在吊装时,对行星轮卡紧的范围提升,可对不同大小的行星轮进行卡紧吊装。

8、有益效果

9、1、该拆装内外行星轮装置的制作与应用,通过起吊吊环起着与行车连接吊装的作用,支撑圆筒外部用于连接卡爪,内部用于固定可调节圆盘的轨道,防止吊装时内部出现偏斜影响卡爪的受力,可调节圆盘用于将卡爪撑起利用起吊的力量将卡爪撑开并且具有防脱的功能,卡爪用于卡住行星齿轮,使用时,只需使用行车的钩头挂住此装置,然后将卡爪卡住行星齿轮,调节好调节圆盘,最后使用遥控器操作行车即可轻松的完成行星齿轮的拆取、安装作业,采用此种方式,此装置与行车很好的结合的一起,可实现半自动化操作使用,可调节圆盘的支撑力随着起吊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作用于撑开卡爪,保证卡爪卡住行星齿轮的牢固性,起吊圆筒内部固定的轨道,可保证起吊和卡爪的稳定性,保证齿轮拆取、安装的平稳,三个卡爪卡在行星齿轮上,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保障安装的质量,此装置之间各组成紧密配合,具有对行星齿轮自动找平、找正的功能。



技术特征:

1.拆装内外行星轮的装置,包括支撑圆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筒(1)的顶部中心位置正上方纵向安装有起吊吊环(2),所述支撑圆筒(1)的正面下部中心位置两侧与背面中心位置均铰接有卡爪(3),所述支撑圆筒(1)的底部中心位置正下方纵向安装有可调节圆盘(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内外行星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筒(1)的顶部中心位置纵向安装有连接顶杆,所述连接顶杆的一侧中心位置横向加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外表面中心位置两侧套设有转动板,且起吊吊环(2)的底端与转动板的顶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内外行星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筒(1)的内部开设有轨道,且轨道对应位置纵向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端与可调节圆盘(4)的顶部中心位置相连接,所述可调节圆盘(4)的正面中心位置两侧与背面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内外行星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3)的两侧均纵向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内侧面均与支撑圆筒(1)的外表面对应位置相贴合,所述连接板的外侧上部中心位置均加设有第二螺栓,且卡爪(3)的顶部中心位置均套设有第二螺栓的外表面中心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内外行星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3)整体分为上半爪(5)与下半爪(6),所述上半爪(5)的内腔中心位置均纵向开设有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拆装内外行星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爪(6)的顶部中心位置均纵向加设有螺纹升降杆(7),且螺纹升降杆(7)均与对应上半爪(5)的螺纹孔内腔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拆装内外行星轮的装置,包括支撑圆筒,所述支撑圆筒的顶部中心位置正上方纵向安装有起吊吊环,所述支撑圆筒的正面下部中心位置两侧与背面中心位置均铰接有卡爪,所述支撑圆筒的底部中心位置正下方纵向安装有可调节圆盘。该拆装内外行星轮装置的制作与应用,通过起吊吊环起着与行车连接吊装的作用,支撑圆筒外部用于连接卡爪,内部用于固定可调节圆盘的轨道,防止吊装时内部出现偏斜影响卡爪的受力。可调节圆盘用于将卡爪撑起利用起吊的力量将卡爪撑开并且具有防脱的功能。卡爪用于卡住行星齿轮。采用此种方式,可实现半自动化操作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朱栋栋,王李鹏,王飞,张佳浩,王彬宇,杨忠南,郭敬福,李阳阳,侯唱,舒可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