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73557发布日期:2024-01-16 11:0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物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汽车内饰件部品运输时多采用专用料架,在专用料架上面做定位卡槽将内饰件前后左右限位住。目前的做法是内饰件都要用专用料架装载运输,特别是有的汽车内饰件零件比较大,只能收集少量容器零件,这样对料架的数量需求比较高,并且单个料架的尺寸较大,对场地的需求也是大的多,管理起来也比较繁琐,所以需要设置一种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

2、对于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结构使用的时候,现有技术中的料架的数量需求比较大,占用场地、容器和运输成本较高,另外在人工和制造成本存在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节省了工厂场内内部空间,容器数量和容器回收数量的增加,有效地降低了40%运输中的成本。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销轴,所述销轴上端分别对称设置有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一侧分别设置有左压杆和右压杆。

3、根据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所述销轴内侧贯穿设置有锁紧轴,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下端都设置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和锁紧轴之间相互锁紧。

4、根据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所述左压杆和右压杆下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eva压条。

5、根据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所述底座上端均匀设置有多个eva卡槽,所述eva卡槽设置于销轴之间。

6、根据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所述左立柱、左压杆和右立柱、右压杆之间都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

7、根据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所述左压杆和右压杆一侧都设置有弹扣。

8、有益效果:

9、左压杆、右压杆依次打开,然后用弹扣固定,再把左立柱和右立柱抽起来竖放置,将零件依次放满,最后把左右压杆将零件压住,并用弹扣固定,取件时和装载时为反向操作,先把弹扣打开,依次将左右压杆打开,再把零件依次取出,最后把左右立柱抽起来然后倒放在底座上,节省了工厂场内内部空间,容器数量和容器回收数量的增加,有效地降低了40%运输中的成本,并且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工成本和减轻了劳动强度。

1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销轴(8),所述销轴(8)上端分别对称设置有左立柱(2)和右立柱(4),所述左立柱(2)和右立柱(4)一侧分别设置有左压杆(3)和右压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8)内侧贯穿设置有锁紧轴(11),所述左立柱(2)和右立柱(4)下端都设置有转动孔(12),所述转动孔(12)和锁紧轴(11)之间相互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压杆(3)和右压杆(5)下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eva压条(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均匀设置有多个eva卡槽(7),所述eva卡槽(7)设置于销轴(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柱(2)、左压杆(3)和右立柱(4)、右压杆(5)之间都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压杆(3)和右压杆(5)一侧都设置有弹扣(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运输折叠料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销轴,所述销轴上端分别对称设置有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一侧分别设置有左压杆和右压杆。通过上述结构,将左压杆、右压杆依次打开,然后用弹扣固定,再把左立柱和右立柱抽起来竖放置,将零件依次放满,最后把左右压杆将零件压住,并用弹扣固定,取件时和装载时为反向操作,先把弹扣打开,依次将左右压杆打开,再把零件依次取出,最后把左右立柱抽起来然后倒放在底座上,节省了工厂场内内部空间,容器数量和容器回收数量的增加,有效地降低了40%运输中的成本,并且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工成本和减轻了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梁光,甘胜良,龚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云盛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