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机防风锚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77735发布日期:2024-01-16 11:1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大机防风锚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大型港口机械设备,更具体地说,特别是属于一种大机防风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1、港口大机设备,包括门座式起重机、装载机、斗轮机等,其防风锚固装置是应对恶劣天气的重要安全保证措施。然而现有的锚固装置应用时需要两人配合,一人为大机司机,另一人需要攀爬到锚固架顶部指挥大机司机操作悬臂,一方面由于锚固配合的精度高,而且还需要克服悬臂上下颤动的因素,导致锚固操作的过程难度高、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面由于锚固架高度约8米,指挥员在恶劣天气下攀爬锚固架,危险性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大机防风锚固装置,达到解决现有的锚固装置应用时操作难度高、工作效率低以及工作人员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机防风锚固装置,包括设置在大机悬臂一侧的锚固杆、锚固槽以及设置在锚固架顶部的底板;所述锚固杆包括延长部和工作部;延长部包括连接座和杆部,连接座设置在杆部的一端;所述工作部设置在杆部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工作部包括前挡板、后挡板和固定杆,前挡板和后挡板分别设置在固定杆的两端;所述杆部远离连接座的一端与前挡板远离固定杆的一侧连接;所述底板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上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呈环列分布的限位槽,限位槽为弧形槽,上底板的下方中央位置设置有转管;下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呈环列分布的限位块,限位块为与限位槽相配合的弧形块,下底板的上方中央位置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伸入转管内并旋转配合,使上底板旋转设置在下底板的上方,其中,限位块滑动配合在限位槽中,限位槽的弧度大于限位块的弧度;所述锚固槽包括两块倒j形板,倒j形板对称设置在底板的上方;倒j形板之间的窄距小于前挡板和后挡板的直径,并大于固定杆的直径;当处于锚固状态时,所述固定杆位于锚固槽内并与底板接触,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分别位于锚固槽的两侧。

3、进一步的,所述工作部固定设置在杆部远离连接座的一端;杆部远离连接座的一端与所述前挡板远离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悬臂一侧的链条牵引器,所述后挡板的上方设置有挂环,链条牵引器的链条一端与挂环连接;所述工作部铰接在杆部远离连接座的一端;所述延长部还包括铰接件,铰接件为u型板结构,铰接件的封闭端与杆部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固定连接,铰接件底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工作部还包括铰接板,铰接板设置在前挡板远离固定杆的一侧;铰接板远离前挡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铰接件中;当处于锚固状态时,铰接板与所述限位板接触。

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中设置有滑轮,滑轮伸出限位块并与上底板的底部接触。

6、进一步的,所述锚固槽靠近前挡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销。

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大机防风锚固装置,将锚固槽设计为倒j形,提高了锚固槽的开口尺寸,便于司机操作悬臂将锚固杆下落进入锚固槽内;本实用新型还在锚固槽下方设计有底板,底板由上底板和下底板旋转配合而成,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还设置有限位结构,使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限定在30度以内;当锚固杆下落与锚固槽发生干涉时,在有效的工作范围内,上底板通过与下底板的旋转配合,受力后能够带动锚固槽共同旋转,使锚固槽旋转至与锚固杆相配合的工作位置,实现锚固槽的工作位置自调节;此方案能够极大的提高锚固作业时司机的操作视野以及可操作性,进而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无需指挥员,一人即可完成锚固作业,节省了人力资源并解决了指挥员工作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还设计有人工辅助装置,将锚固杆的延长部和工作部设计为铰接结构,并通过链条牵引器与工作部连接,链条牵引器设置在大机悬臂一侧,当底板出现旋转故障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操作链条牵引器将锚固杆中与锚固槽配合的工作部暂时抬起,待底板维修完成后,再通过链条牵引器将工作部下落入锚固槽内即可,便于后期维护及备用操作。

9、由上述可见,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锚固装置应用时操作难度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大机司机一人操作即可,无需指挥员配合,解决了现有的锚固装置应用时,指挥员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大机防风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大机悬臂一侧的锚固杆(1)、锚固槽(2)以及设置在锚固架顶部的底板(3);所述锚固杆(1)包括延长部(11)和工作部(12);延长部(11)包括连接座(111)和杆部(112),连接座(111)设置在杆部(112)的一端;所述工作部(12)设置在杆部(112)远离连接座(111)的一端;工作部(12)包括前挡板(121)、后挡板(122)和固定杆(123),前挡板(121)和后挡板(122)分别设置在固定杆(123)的两端;所述杆部(112)远离连接座(111)的一端与前挡板(121)远离固定杆(123)的一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机防风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12)固定设置在杆部(112)远离连接座(111)的一端;杆部(112)远离连接座(111)的一端与所述前挡板(121)远离固定杆(123)的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机防风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悬臂一侧的链条牵引器,所述后挡板(122)的上方设置有挂环(1221),链条牵引器的链条一端与挂环(122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机防风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21)中设置有滑轮(323),滑轮(323)伸出限位块(321)并与上底板(31)的底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机防风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槽(2)靠近前挡板(12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销(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机防风锚固装置,属于大型港口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大机悬臂一侧的锚固杆、锚固槽以及设置在锚固架顶部的底板;所述锚固杆包括延长部和工作部;延长部包括连接座和杆部,连接座设置在杆部的一端;所述工作部设置在杆部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工作部包括前挡板、后挡板和固定杆,前挡板和后挡板分别设置在固定杆的两端;所述杆部远离连接座的一端与前挡板远离固定杆的一侧连接;所述底板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上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呈环列分布的限位槽。与现有技术相比只需要大机司机一人操作即可,无需指挥员配合,从而解决了现有的锚固装置应用时,指挥员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并且具有操作难度低、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田振东,杨阳,尚爱,张守波,侯学祥,马玉东,叶家何,张华,王新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