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造梯轿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47289发布日期:2024-01-23 10:31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造梯轿底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梯机械制造,尤其涉及一种改造梯轿底。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改造梯项目更换轿壁时,需工作人员下电梯底坑,测量原轿底长、宽的实际尺寸及样式,轿底空间狭小、亮度低、工作环境恶劣,测量难度大,容易出错,影响更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造梯轿底,解决了更换轿壁时测量难度大,容易出错,影响更换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改造梯轿底,包括桥底板和定位模块,所述桥底板具有多个焊接孔和多个安装孔,所述定位模块包括定位筒、定位柱和引导弧环,所述定位筒与所述桥底板固定连接,并嵌合于所述桥底板内,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筒相适配,所述引导弧环与所述定位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定位筒的一端。

3、使用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筒对桥壁和所述桥底板进行定位,所述引导弧环用于将所述定位柱引导至所述定位筒内,通过所述焊接孔与原轿底进行焊接;所述轿底板设计安装孔,根据所述安装孔直接在轿壁上配钻连接孔,无需定位划线,即可完成轿壁的更换,获得了提高轿壁更换效率的效果。

4、其中,所述定位模块还包括光滑片,所述光滑片与所述定位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定位筒的内侧壁。

5、所述光滑片设置于所述定位筒的内侧壁,减小所述定位柱在所述定位筒内受到摩擦,提高桥壁和所述桥底板之间定位过程中的顺畅效果。

6、其中,所述定位模块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所述定位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定位筒的内部。

7、所述缓冲垫设置于所述定位筒的内部,缓冲所述定位柱对所述定位筒的冲击力。

8、其中,所述改造梯轿底还包括照明模块,所述桥底板具有嵌合槽,所述照明模块设置于所述嵌合槽内。

9、所述照明模块用于提供光源。

10、其中,所述照明模块包括安装座、照明灯和保护盖,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嵌合槽内,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所述照明灯,所述保护盖设置于所述照明灯的上方。

11、所述安装座嵌合于所述嵌合槽内,所述照明灯用于发出光亮,所述保护盖由透明材质制作而成,光亮透过所述保护盖,进行照亮。

12、其中,所述照明模块还包括抵持弹簧、抵持块和拨动块,所述安装座具有安装腔,所述保护盖具有卡槽,所述抵持弹簧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抵持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抵持块和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拨动块与所述抵持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抵持块的外侧壁。

13、所述抵持块在所述抵持弹簧的作用下,卡入至所述卡槽内,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安装座相对固定,当对所述照明灯进行维修和更换时,拨动所述拨动块,将所述抵持块从所述卡槽移动至所述安装腔内,此时所述抵持弹簧压缩,此时可将所述保护盖取出,以便对所述照明灯进行维修和更换。

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造梯轿底,在更换桥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电梯轿厢内部测量轿厢的尺寸,根据轿厢尺寸设计并增加所述轿底板,所述轿底板设计所述焊接孔,将所述定位柱固定至桥壁的下方,使用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筒对桥壁和所述桥底板进行定位,通过所述焊接孔与原轿底进行焊接;所述轿底板设计安装孔,根据所述安装孔直接在轿壁上配钻连接孔,无需定位划线,即可完成轿壁的更换,获得了提高轿壁更换效率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改造梯轿底,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造梯轿底,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造梯轿底,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造梯轿底,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造梯轿底,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造梯轿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梯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造梯轿底;包括桥底板和定位模块,桥底板具有多个焊接孔和多个安装孔,定位模块包括定位筒、定位柱和引导弧环,定位筒与桥底板固定连接,并嵌合于桥底板内,定位柱与定位筒相适配,引导弧环与定位筒固定连接,并位于定位筒的一端,在更换桥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电梯轿厢内部测量轿厢的尺寸,根据轿厢尺寸设计并增加轿底板,轿底板设计焊接孔,将定位柱固定至桥壁的下方,使用定位柱和定位筒对桥壁和桥底板进行定位,通过焊接孔与原轿底进行焊接;轿底板设计安装孔,根据安装孔直接在轿壁上配钻连接孔,无需定位划线,即可完成轿壁的更换,获得提高轿壁更换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作贵,黎明,何大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富士电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