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储存腔的瓶盖及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8868发布日期:2023-08-14 02:0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具有储存腔的瓶盖及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饮料包装,涉及一种具有储存腔的瓶盖及使用该瓶盖的容器。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型的产品。目前的一类瓶盖可随配随用,如中国专利cn216612412u公开了一种饮料速泡包装瓶的冲泡结构,包括瓶体,瓶体上端形成有瓶口,瓶口上套有瓶盖,瓶盖上形成有通过瓶口伸入瓶体内的储存套,瓶盖中还设有伸入储存套内的活塞,活塞与储存套之间限定有封闭的容量仓,活塞可相对储存套下移并向下打开容量仓,瓶盖顶端形成有连通储存套内部的按压孔。当用户进行冲泡时,通过按压孔可将储存套内的活塞下压,当活塞封住储存套下端的部分向下伸出容量仓后,容量仓被打开,其中的冲泡物掉至下方瓶体内的溶解液体中,从而形成冲泡。该冲泡结构存在下列缺陷:容量仓无防盗设计从而不知道容量仓是否被打开过,容量仓内的灌装不够方便。而对于容量仓带防盗设计的瓶盖来说,大多是通过旋转的方式破坏防盗环,则需要先旋转破坏防盗环,再按压来打开容量仓,使用不够方便。而且,按压打开容量仓的方式较为不方便且对密封性有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储存腔的瓶盖以及具有此瓶盖的容器,储存腔具有防盗设计而且打开方便,密封性能较好,灌装方便。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具有储存腔的瓶盖,包括:

4、主体,其用于接合在瓶子的瓶口上,所述主体中空设置且具有开放的上端部和下端部;

5、螺杆,其能够上下移动地插设于所述主体内,所述螺杆的顶端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螺杆的底端部形成有能够将所述主体的下端部封闭的闷盖部;

6、旋盖,其将所述主体的上端部封闭并能够相对所述主体旋转,所述旋盖具有向下延伸至所述主体内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相互配合以将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螺杆连接;

7、外盖,其具有旋转部、第一防盗环及固定部,所述旋转部套在所述旋盖之外以带动所述旋盖旋转,所述固定部套在所述主体之外且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盗环设置于所述旋转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并配置为在所述旋转部旋转时断裂;

8、其中,所述瓶盖具有密封状态和打开状态,在所述密封状态时,所述闷盖部位于所述主体的下端部内以将其封闭,所述旋转部和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一防盗环连接,在所述主体内部形成封闭的储存腔;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防盗环断裂,所述旋转部和所述固定部相互分离,所述闷盖部和所述主体的下端部之间形成和所述储存腔连通的间隙。

9、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螺杆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下端部开放设置以能够和瓶子内部连通,所述螺杆的顶端部设有回气孔,所述旋盖还具有向下延伸的能够将回气孔封闭的密封件。

10、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为向下延伸的密封柱,所述瓶盖在所述密封状态时,所述密封柱插入所述回气孔中。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向下延伸的连接凸缘,所述连接凸缘环绕所述密封件,所述第二螺纹设置于所述连接凸缘的内壁上,所述螺杆的顶端部插入所述连接凸缘内。

12、在一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纹为内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为外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配置为所述旋盖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允许所述螺杆向下移动。

1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盗环包括沿其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缺口。

14、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盗环的壁厚小于所述旋转部和所述固定部。

15、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的外表面上设有易于抓握旋转的凸纹。

16、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具有能够露于瓶口之上的上段和位于所述瓶口下方的下段,所述螺杆自所述上段延伸至所述下段内;所述主体还具有连接裙边,所述连接裙边围绕所述下段设置,所述连接裙边的内侧表面上设有用于连接瓶口的内螺纹,所述连接裙边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防盗环。

17、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段的外表面上覆设有软胶密封层,在所述密封状态下,所述闷盖部插入所述下段的密封孔中,所述软胶密封层延伸至所述密封孔的孔壁上。

18、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内还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密封孔的上方,所述螺杆自所述定位部中穿过。避免螺杆偏离预定位置。可选地,定位部为定位环,所述定位环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筋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内表面,所述螺杆自所述定位环中穿过。可选地,定位环为设于主体上的定位孔。

19、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孔包括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上部的孔径小于其下部的孔径。

20、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储存腔中存储有蜂蜜。

21、本实施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2、一种容器,包括瓶子及连接在所述瓶子的瓶口上的瓶盖,所述瓶盖为如上述的具有储存腔的瓶盖,所述储存腔内存放有固体粉末或液体,所述瓶盖在密封状态时,所述固体粉末或液体与所述瓶子内的内容物相互隔离;所述瓶盖在打开状态时,所述固体粉末或液体和所述瓶子内的内容物相互混合。

2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储存腔中存储有蜂蜜。

2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25、本实用新型的储存腔的瓶盖,需要打开储存腔时,沿第一方向旋拧旋转部,使第一防盗环断裂,继续沿第一方向旋拧旋转部带动旋盖旋转,由于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配合作用,螺杆相对主体向下移动而将闷盖部顶出,闷盖部和主体的下端部之间形成间隙允许储存腔固体粉末或液体流出,操作较为方便,且在密封状态时,闷盖部将主体的下端部封闭,螺杆的顶端部和旋盖通过螺纹连接,使得瓶盖的密封性较好,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松动漏液的情况;具有防盗设计,若第一防盗环未断裂,表示储存腔未打开过,且打开时通过旋转外盖实现破坏第一防盗环和打开储存腔这两个功能,使用方便。向储存腔内灌装固体粉末或液体时,可将螺杆与主体组装后,从上方灌入固体粉末或液体,然后将旋盖旋拧到主体上,同时旋盖和螺杆的上部螺纹配合,将储存腔密封,灌装方便。储存腔还可借用瓶内空间,从而具有较大的容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储存腔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储存腔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具有内腔(22),所述内腔(22)的下端部开放设置以能够和瓶子内部连通,所述螺杆(2)的顶端部设有回气孔(23),所述旋盖(3)还具有向下延伸的能够将回气孔(23)封闭的密封件(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储存腔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32)为向下延伸的密封柱,所述瓶盖在所述密封状态时,所述密封柱插入所述回气孔(23)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储存腔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1)包括向下延伸的连接凸缘,所述连接凸缘环绕所述密封件(32),所述第二螺纹设置于所述连接凸缘的内壁上,所述螺杆(2)的顶端部插入所述连接凸缘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储存腔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为内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为外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配置为所述旋盖(3)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允许所述螺杆(2)向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储存腔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盗环(42)包括沿其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缺口,和/或,所述第一防盗环(42)的壁厚小于所述旋转部(41)和所述固定部(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储存腔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41)的外表面上设有易于抓握旋转的凸纹(4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储存腔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能够露于瓶口之上的上段(13)和位于所述瓶口下方的下段(14),所述螺杆(2)自所述上段(13)延伸至所述下段(14)内;所述主体(1)还具有连接裙边(15),所述连接裙边(15)围绕所述下段(14)设置,所述连接裙边(15)的内侧表面上设有用于连接瓶口的内螺纹(152),所述连接裙边(15)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防盗环(1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储存腔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14)的外表面上覆设有软胶密封层(141),在所述密封状态下,所述闷盖部(21)插入所述下段(14)的密封孔(142)中,所述软胶密封层(141)延伸至所述密封孔(142)的孔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储存腔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还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密封孔(142)的上方,所述螺杆(2)自所述定位部中穿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储存腔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孔(142)包括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上部的孔径小于其下部的孔径。

12.一种容器,包括瓶子及连接在所述瓶子的瓶口上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为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储存腔的瓶盖,所述储存腔(5)内存放有固体粉末或液体,所述瓶盖在密封状态时,所述固体粉末或液体与所述瓶子内的内容物相互隔离;所述瓶盖在打开状态时,所述固体粉末或液体和所述瓶子内的内容物相互混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储存腔的瓶盖及容器,所述瓶盖包括:主体;螺杆,其能够上下移动并旋转地插设于主体内;旋盖,其将主体的上端部封闭并能够相对主体旋转;外盖;其中,所述瓶盖具有密封状态和打开状态,在所述密封状态时,所述闷盖部位于所述主体的下端部内以将其封闭,所述旋转部和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一防盗环连接,在所述本主体内部形成封闭的储存腔;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防盗环断裂,所述旋转部和所述固定部相互分离,所述闷盖部和所述本主体的下端部之间形成和所述储存腔连通的间隙。本技术的瓶盖,储存腔具有防盗设计而且打开方便,密封性能较好,灌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雷贝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