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铁路油库,尤其涉及一种防渗油罐。
背景技术:
1、在普通速度铁路的油库设计中,油罐是完成油库储存、输转的关键,在现有技术中,常用100立方米和50立方米储量的油罐来满足必要的油品存储。
2、100立方米的油罐分为地上储罐和埋地储罐;其中,地上储罐占地面积大,需要设置防火堤,且与其他建、构筑物之间的安全间距大,消防设施多;而埋地储罐常年埋于地下,由于受到地下水汽的侵蚀而产生电解腐蚀,使用寿命较短,且油罐腐蚀后极易破裂,从而导致油品渗漏,往往还需要设置防渗罐池,工程造价较高。
3、50立方米的油罐通常为卧式油罐,但是其储量较小,往往需要设置多个油罐才能满足油库存储要求,例如,假设要设置500立方米的油库,则需要10个50立方米的卧式油罐,从而导致占地面积较大,输油管路过多。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渗油罐,从而可以提高油罐的防渗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防渗油罐,包括:罐体、至少一个人口和渗漏检测管;
4、所述罐体包括:筒体和两个封头,两个封头分别密封固定在筒体的两端;所述罐体的罐壁的外侧设置有玻璃钢层,玻璃钢层与罐壁间形成间隙;
5、所述渗漏检测管的第一端穿过玻璃钢层,并进入到玻璃钢层与罐壁间形成间隙中,其第二端与渗漏检测仪连接;
6、所述人口固定在罐体的顶部,并与罐体的内部连通。
7、较佳的,所述渗漏检测管的第一端设置在油罐底部的玻璃钢层与罐壁间形成的间隙内。
8、较佳的,所述玻璃钢层与罐壁之间固定有多个限位块,限位块的厚度与间隙的宽度相同。
9、较佳的,所述筒体的内部沿筒体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三角支撑结构。
10、较佳的,所述罐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爬梯,爬梯固定在罐体内的顶部,并位于人口的下方。
11、较佳的,所述油罐的筒体的外侧间隔设置有锚固带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在筒体下部的外表面,其两端支撑在地面上;所述锚固带环绕固定在筒体上部的外表面,其两端与支撑座固定连接。
12、较佳的,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静电接地装置。
13、较佳的,所述罐体的顶部还设置有阻火器接管。
14、较佳的,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气相部防滑层。
15、较佳的,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吊耳。
16、如上可见,在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渗油罐中,通过在罐壁的外侧设置玻璃钢层,形成双层结构,从而提高了油罐的防腐性能和防渗性能,延长了油罐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罐体的玻璃钢层与罐壁间形成的间隙中设置渗漏检测管,并将渗漏检测管与渗漏检测仪连接,从而能够对间隙进行实时检测,进而无需再设防渗罐池,降低了工程投资。
1.一种防渗油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至少一个人口和渗漏检测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漏检测管的第一端设置在油罐底部的玻璃钢层与罐壁间形成的间隙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层与罐壁之间固定有多个限位块,限位块的厚度与间隙的宽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沿筒体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三角支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爬梯,爬梯固定在罐体内的顶部,并位于人口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的筒体的外侧间隔设置有锚固带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在筒体下部的外表面,其两端支撑在地面上;所述锚固带环绕固定在筒体上部的外表面,其两端与支撑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静电接地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顶部还设置有阻火器接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气相部防滑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吊耳。